《认识猫》教案

2023-09-03

《认识猫》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让幼儿床边老鼠跑、吃、睡的动作,并有效的进行游戏

  2、学习游戏的玩法,在老师的提醒下学会遵守游戏规则

  3、让幼儿体验和伙伴一起玩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1、跟音乐节奏做相应的动作

  2、规范的进行游戏

  活动准备

  老鼠、猫头饰各一个,米一小袋

  活动过程

  1、进场

  2、律动:小老鼠跳舞——幼儿模仿小老鼠的动作听音乐进场,当音乐一停,老鼠马上不动摆出各种定型动作。

  3、学习新游戏

  (1)鼓励幼儿大胆创编小老鼠“跑、吃米、睡觉”的动作和造型A、创编小老鼠跑得动作。

  “刚才小老鼠表演得不错,我看见有的小老鼠跑起来很好看,动作很可爱,请他给你们表演一下。”(老师鼓励幼儿大胆上来创编表演)集体模仿比较好的动作跟音乐做一次,提醒幼儿听音乐一拍一下做动作。

  “咦!小老鼠你们看那边有许多米,我们过去吃米好吗?但是在过去的时候看看那只小老鼠的动作最好看最可爱。”

  B、创编小老鼠吃米的动作“好多的米啊!我想一定很好吃,你是怎样吃的?”(请个别幼儿创编吃米动作)集体听音乐模仿小老鼠吃米的动作,提醒幼儿按一拍一下做动作。

  C、创编小老鼠睡觉的动作和造型“哎哟哟,白米真好吃,吃得我肚子饱饱的,真想睡一会儿,小老鼠你是怎样睡的,摆一个造型给我看看!”

  (2)在老师提醒下知道遵守游戏规则“你们知道老鼠最怕是谁呀?喵------,对了!你看有一只老猫来了,小老鼠你们千万别动,一动就会被老猫发现的”

  要求幼儿睡觉摆好造型就不要随便移动,等大猫唱完最后一句时,才能跑回座位上。

  4、让幼儿自己跟音乐重复练习游戏

  教学反思

  活动终于完成了,让我感到欣慰的地方:

  1、匆忙的准备没想到能够按照我的预想较顺利的完成。

  2、没想到在第三段时部分的孩子能够运用已有经验自行唱出第三段歌曲。

  同时也发现了值得更深入的地方:

  整首歌曲孩子都是在运动中学习,当孩子边唱歌边游戏时,孩子更加关注的是游戏而非歌曲本身,我可以做哪些调整?

  (1)步骤上的调整。分段学习后,为孩子创设更多的演唱的情景,引发孩子对唱歌的兴趣。

  (2)引导语上的调整。把引导更为细致的、准确的将孩子的唱歌做一要求。

  (3)形式上的调整。将歌曲设置为动画,让孩子通过动画加强对歌曲的理解。

  很多的想法,只能通过日后的实践中进一步去摸索了,还有很多不足,请老师多给点意见啊!

《认识猫》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较生动的讲述图象的内容。

  2、积极参与问题的讨论,理解故事中简单的教育意义。

  3、喜欢欣赏漫画。

  二、活动准备:

  数码相机拍摄的图象。(图象内容:(老师的手掌部分)一只手拿着一根笔,在纸上画出两猫相争的图案。)学习包相应的小图书幼儿人手一册。纸张、笔若干。

  三、活动过程

  1、师引导幼儿提出看电视的要求。

  a、观看的过程中不影响别人观看。

  b、注意观看图象中的内容。

  2、组织幼儿观看电视图象并讲述。

  a、让幼儿观看手与笔的图象并定格,激发幼儿观看的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看到了什么?猜猜接下去会出现什么呢?

  b、引导幼儿完整欣赏图象。

  c、鼓励幼儿大胆讲述图象中的内容。

  3、组织幼儿讨论:

  a、两猫相争的结果是什么?

  b、为什么它们都吃不到鱼呢?

  c、他们要怎么做才能吃到鱼?

  4、组织幼儿再次观看图象并讲述,师重点引导幼儿学习词语:难解难分、满头大汗。

  5、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推测并讲述:鱼到哪儿去了?

  四、活动延伸:

  让幼儿大胆的将自己创编的故事结局用漫画的形式画出。

  五、活动反思

  直接利用材料也可以开展好本次的讲述活动,但是,为了更好的激发幼儿的兴趣,选择了利用数码相机拍摄图象,这是在组织活动中教师灵活运用工具与大胆创新的体现。

  一、取得成效

  1、拍摄的图象有效的激发了幼儿讲述的兴趣,因为有了绘画过程的体现,所以幼儿的讲述内容更生动了。

  2、幼儿在电视画面的刺激下都很积极的参与讨论,大胆的说出自己的观点。

  二、不足之处

  1、引导幼儿学习词语“难解难分”时师解释不清楚,幼儿比较不理解。如果利用两只手握在一起,用力拉也拉不开,让幼儿在简单而明了的过程中理解——小猫如何争得难解难分。

  2、活动延伸中师没有充分利用幼儿创编的故事,只是做了简单的收尾。可以将幼儿创编的故事进行展示,可以是将幼儿的绘画作品进行装订,也可以让幼儿在同伴面前讲述自己创编的故事。

《认识猫》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猫的外形特征及相应的生活习性。

  2、感受猫的各种趣事、,激发幼儿爱小动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

  图片:各种形态动作的猫。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引起兴趣

  教师:今天有一只小动物要来我们班做客,你们想知道是谁吗?

  2.出示小猫

  (提醒小猫怕生,怕噪音,小朋友别发出很大的声音)

  二、展开

  1、观察小猫脚部特征

  (1)小猫的爪子是什么样的?

  观察小猫的爪子,尖尖的、弯弯的。

  (鼓励幼儿用好听的词说说)

  (2)你知道小猫尖尖的爪子有什么作用呀?

  (幼儿学学爪子抓老鼠的样子。)

  (3)尖尖的爪子长在哪里呀?(脚上)小猫有几只脚?

  (4)小猫的脚上除了爪子还有什么?说说那块肉垫

  (5)小猫为什么走路要静悄悄。

  2、观察小猫脸部特征

  (1)看看小猫的嘴巴有什么特别吗?(三瓣嘴)

  (2)小猫的嘴边长着什么呀?(胡子)

  怎样的胡子?(细细长长)

  (3)小猫的胡子有什么本领你知道吗?

  (4)这些都长在小猫的哪里啊?(脸上)

  3、感受猫的生活习性

  (1)教师:小猫主人给小猫拍了些照片,看看小猫在家都干什么呢?

  (2)欣赏图片

  调皮的小猫

  睡觉的猫

  爱干净的猫

  它为什么老舔自己的毛呢?说明小猫怎么样?

  三、结束

  小猫可以做我们的小伙伴,我们都要保护爱护它们,不要伤害它们,只有你去伤害它它才会攻击你。

  小猫还有很多品种,让我们来看看其他种类的小猫是怎么样的?

  (看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