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的石头》学案
一、学习目标
1、朗读全文,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感受作品的思想内涵。
2、品味语言,提高对语言的感受能力。
二、学习重点
品味语言,感受思想内涵。
三、学习建议
学习时要准确把握基本内容和作者对古代文物古迹的主要观点,理清思路,根括要点,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做好读书笔记。
四、知识梳理
1、正字音
炯炯(jiǒng)有神 暧(ài)昧(mèi) 亢(kàng)奋
坚不可摧(cuī ) 葱茏(lǒng) 头颅(lú)
五采缤(bīn)纷 神谕(yù) 呵(hē)护 坍(tān)塌
废墟(xū) 磨砺(lì) 甬(yǒng)道 泯(mǐn)灭
2、多音字
(bō) 剥夺 剥落 剥蚀 剥削
(bāo) 剥花生 剥皮
(guī ) 龟趺 龟甲 龟鉴
(jūn) 龟裂
(qiū ) 龟兹
(cáng)藏躲 藏龙卧虎 藏匿 藏头露尾
(zàng)宝藏 x藏 藏青 藏族
3、解词义
炯炯有神:目光明亮。
暧昧:①(态度、用意)含糊,不明白;②(行为)不光明,不可告人。
坚不可摧:非常坚固,摧毁不了。
气宇轩昂:气度、气概不平凡。
4、辩词义
因而 从而 进而
因而:因果连词。
从而:连词;强调根据上文的条件或者原因推出结果。
进而:表递进,表示在原有基础上前进、深入或者扩大。
竟然 果然
竟然:出乎意料之外。
果然:在意料中。
发现 发明
发现:事物或规律本身早已存在。
发明:事物或方法是新创造的。
启示 启事
启示:动词,启发指示,使有所领悟。
启事:名词,为了说明某事而登在报刊上或贴在墙壁上的文字。
贯穿 贯串
贯穿:多指具体事物。
贯串:多指抽象事物。
5、交流作者与作品信息
中国文坛之子——冯骥才
冯骥才,1942年生,当代作家。原籍浙江慈溪,生于天津。1960年高中毕业后到天津市书画社从事绘画工作,对民间艺术、地方风俗等产生浓厚兴趣。曾任天津市文联主席、国际笔会中国中心会员、《文学自由谈》和《艺术家》主编等职。著有长篇小说《义和拳》(与李定兴合著)、《神灯前传》,中篇小说集《铺化的歧路》《啊!》,短篇小说集《雕花烟斗》《意大利小提琴》,小说集《高女人和她和矮丈夫》,系列报告文学《一百个人的十年》,电影文学剧本《神灯》,文学杂谈集《我心中的文学》,以及《冯骥才中短篇小说集》《冯骥才小说集》《冯骥才选集》等。短篇小说《雕花烟斗》,中篇小说《啊!》《神鞭》,分获全国优秀短篇、优秀中篇小说奖。部分作品已被译成英、法、德、日、俄等文字在国外出版。冯骥才以写知识分子生活和天津近代历史故事见长。注意选取新颖的视角,用多变的艺术手法,细致深入的描写,开掘生活的底蕴,咀嚼人生的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