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教案

时间:2025-04-05

《元日》优秀教案(通用13篇)

《元日》优秀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识字渠道,认字与识字。

  2、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过年的习俗,表达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情感的最追求,通过引导学生自学,学习古诗,提出疑问。

  3、朗读课文,通过各种方式的以读悟情。

  4、指导学生查找资料,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调动查找资料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自学提出疑问,通过各种方式以读悟情。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过年吗?谁来说说咱们过年都是怎么过的啊?(各抒己见)

  2、(出示图片) 过年的时候,我们的主要活动有贴对联,吃团圆饭,看春晚,放烟花,舞龙。那还有送压岁钱,贴盗福,接财神,吃饺子,拜年等等。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与年有关系的古诗《元日》

  (二)引出诗题:元日

  1、解题

  师:元日的元是开始的意思。元日就是开始的日子。我们中国人把过春节时,正月初一作为一年的开始。这里的元日指的就是春节。

  2、简介诗人

  师:王安石是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文学上以散文著名。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创作也很有成就。

  3、回忆古诗学法

  师:我们要学会一首古诗你什么基本方法吗?

  读准字音,读通诗句,理解诗意,展开想象。

  师:你们有信心读好它吗?(1)自由读(2)指名读

  4、深入古诗

  师:要读懂古诗还要先理解词语的意思,你理解了哪些词语的意思呢?你还有什么不懂的或不理解的吗?告诉大家,让大家来帮帮你。(学生提出疑问)

查看全文

《元日》教案最新(精选16篇)

《元日》教案最新 篇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认识生字23个。

  3、完成“语文天地”中“学习显身手”。

  4、理解诗句内容,感受诗句中渲染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气氛。

  教学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诗。

  2、理解语句的意思。

  教学准备:

  小黑板,生字、词卡片。

  课型:

  古诗。

  教学方法:

  讨论、小组合作式。

  教学步骤:

  一、导入活动:

  1、学生们,十二月份结束了,我们将迎来新的一年。新岁月的第一天是什么节日?

  2、板书课题。

  3、从课题里。你联想到什么?

  二、学习新课

  1、初读课文

  ⑴、指导看书上的插图,问:这篇课文图上有什么?

  ⑵、出示小黑板上的诗句,指定学生读。

  ⑶、全班齐读。

  ⑷、出示生字5个,(开火车读)

  爆 屠 曈 换 符

  ⑸、出示生词,同桌读。

  爆竹 屠杀 苏醒 交换 符号

  2、熟读课文,理解诗句。

  ⑴、学生自由读诗句。

  ⑵、小组讨论:“说说你知道哪句诗的意思?

  ⑶、指定学生说诗意。

  ⑷、全班齐读全诗。

  ⑸、分组接背诗句。

  ⑹、指定学生背诵。

  ⑺、小组比赛,哪组背得好。

  ⑻、同桌互相背。

  三、作业布置: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四、板书设计:

  12、过年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户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教案最新 篇2

  一、教学目的:

  1、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当堂读熟,熟读成诵。

查看全文

《元日》教案(通用15篇)

《元日》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识字渠道,认字与识字。

  2、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过年的习俗,表达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情感的最追求,通过引导学生自学,学习古诗,提出疑问。

  3、朗读课文,通过各种方式的以读悟情。

  4、指导学生查找资料,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调动查找资料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自学提出疑问,通过各种方式以读悟情。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过年吗?谁来说说咱们过年都是怎么过的啊?(各抒己见)

  2、(出示图片) 过年的时候,我们的主要活动有贴对联,吃团圆饭,看春晚,放烟花,舞龙。那还有送压岁钱,贴盗福,接财神,吃饺子,拜年等等。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与年有关系的古诗《元日》

  (二)引出诗题:元日

  1、解题

  师:元日的元是开始的意思。元日就是开始的日子。我们中国人把过春节时,正月初一作为一年的开始。这里的元日指的就是春节。

  2、简介诗人

  师:王安石是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文学上以散文著名。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创作也很有成就。

  3、回忆古诗学法

  师:我们要学会一首古诗你什么基本方法吗?

  读准字音,读通诗句,理解诗意,展开想象。

  师:你们有信心读好它吗?(1)自由读(2)指名读

  4、深入古诗

  师:要读懂古诗还要先理解词语的意思,你理解了哪些词语的意思呢?你还有什么不懂的或不理解的吗?告诉大家,让大家来帮帮你。(学生提出疑问)

查看全文

《元日》教案(通用16篇)

《元日》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思想感情。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王安石既是家,又是诗人。他的不少描景绘物诗都寓有强烈的内容。本诗就是通过新年元旦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全诗文笔轻快,色调明朗,眼前景与心中情水乳交融,确是一首融情入景,寓意深刻的好诗。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默写课文。

  3.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4.查字典,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提出不懂的问题,了解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春节激趣入课题:

  1.出示一组春联和过年的画面

  2.学生们,还记得去年的春节吗?

  3.回忆春节的情景,除夕,大年初一……

查看全文

《元日》教案(通用14篇)

《元日》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过年的习俗,表达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情感的追求。

  2、幼儿喜欢朗读古诗,并能通过声音和动作进行表演。

  3、理解故事古诗,丰富相关词汇。

  4、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元日”动画课件、古诗诵读(MP3)、乐曲两首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你喜欢过年吗?我国传统的过年是哪一天呢?你想知道过年的习俗是怎么来的吗?

  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一说过年的来历。

  今天我们一起欣赏王安石所写的古诗《元日》,看看古人是怎样过年的。

  二、学习古诗

  幼儿欣赏古诗课件。

  你知道古人怎样过春节的吗?从诗中哪些地方知道呢?

  师幼共同讨论古诗中这些词的意思。

  你还有什么不懂的或不理解的吗?告诉大家,让大家帮帮你。

  三、巩固古诗

  请幼儿对古诗情境进行想象

  现在请你们闭眼听古诗朗诵,在头脑中想象。

  你听到了什么?好像看到了什么?请幼儿说一说

  教师带领幼儿朗读。

  四、表现古诗

  教师播放两首不同的乐曲,请幼儿说一说,可以用那首来配古诗,为什么?

  请幼儿对古诗进行动作创编

  师:多喜庆,多热闹呀。你能把这首古诗的热闹和喜庆通过读表现出来吗?把热闹和喜庆通过动作表现出来。

  幼儿通过自己的理解对古诗进行表达。

《元日》教案 篇2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仍旧对显性的画面较感兴趣,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在读诗时能将诗中的画面与自身生活体验联系起来理解,从而感受诗中的欢快气氛,体会一系列春节传统习俗背后蕴含着的人们对幸福美好的期盼之情。但对于王安石的执政理想,大部分三年级的学生还无法理解,因此,只稍作了解。

查看全文

《元日》教案(精选12篇)

《元日》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诵背诵古诗,了解古代人民过年的节日习俗和热爱生活、向往美好的情感。

  2.能用自身的话解释古诗。

  3.能用简单概括的语言描述现在的过年方式。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课

  同学们,时间过得真快!很快就要过年了,新的一年马上来到了。在这段时间人们都在干什么?说一说你是怎样过新年的?(学生发言)

  同学们非常喜欢过年,了解了很多过年的习俗。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一起学习一首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描写有关春节的古典诗歌。板书课题:《元旦》。(齐读课题)让学生质疑问难。了解“元旦”的含义。(我国古代以正月七年级为元旦,为一年的第一天。)

  过渡:你能想像王安石在诗中都会写些什么吗?自身读读古诗看看。

  (二)新授

  1.请同学们利用你手中的字典,自读古诗体会含义,找出自身不懂的问题。

  2.小组讨论不理解的词句。

  3.班交流解决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

  估计学生会对下列词语不理解:屠苏、曈曈日 千门万户、新桃、旧符。

  4.一读古诗,你能自身说出这首诗的意思吗?人们都在这一天做什么?

  5.从古诗当中你能感受出怎样一种气氛?你是从哪句话或者哪一个词语中感受到的?让我们带着这些心情齐读古诗。然后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和同位一起背诵。

  6.在这首古诗当中你感觉哪些字对你来说记住有些困难?找出来我们一起解决。(学生互相协助,交流记字,写字心得)

  教师总结讲解:

  “爆”是一个形声字,左边表示它的意思,右边表示它的读音,在写起来的时候需要注意右下局部共有5笔完成(教师示范)。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