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时间:2025-04-05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精选16篇)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篇1

  1、不用种子也能繁殖吗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根据需要查阅资料,选择合适的方式搜集有关信息

  2、能用植物的根、茎、叶进行营养繁殖

  知识与技能:

  知道一些植物可以用营养繁殖的方式繁殖后代,知道常见的营养繁殖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到营养繁殖中栽种一种植物的乐趣对栽种的植物感兴趣、愿意照顾栽种的植物

  教学重点:

  知道植物除了种子繁殖外,还可以通过哪些方式繁殖。

  教学难点:

  利用一些植物的根茎叶进行营养繁殖。

  教学准备:

  让学生带一些常见的植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提问:植物怎样繁殖后代的,你能举几个例子说一说吗?你在家看到过父母种菜或是种花吗?他们又是怎样繁殖这些植物的?

  2、学生小组内交流。

  3、提出问题:植物不用种子也能繁殖吗?(出示课题)

  4、学生先写下自己了解的知识,然后再小组讨论交流。

  5、全班交流师生共同归纳:有些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如白菜、萝卜、油菜、向日葵等,还有些植物不用种子繁殖,例如天竺葵、吊兰、马铃薯、生姜、菊花、落地生根、水仙等,这些植物分别是用植物的根、茎、叶来繁殖的。

  二、研究营养繁殖的方式

  1、教师用大屏幕展示课文中的五种植物:落地生根、马铃薯、吊兰、生姜和水仙球。还可以展示更多营养繁殖的例子。带领学生一一分析:落地生根的边缘向下会长出一些不定根,向上会萌发出一些小叶子,摘下带有不定根的小叶子,直接插入土中就可以成活。马铃薯切块繁殖,只要上面有一个芽,就会长出一个新的植株来。吊兰的茎上会结出小苗,小苗下部带有不定根,所以落在土中就能繁殖。生姜是块茎,在他的.茎节上向上能“冒出”小芽向下能长出不定根,所以不用种子也能繁殖。水仙鳞茎旁边会长出小的鳞茎,植入土中又可以发育成一株新的水仙,所以水仙用鳞茎繁殖。

查看全文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精选15篇)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篇1

  一、交通问题

  1.乘坐起来还不够舒适、方便 2. 在水上航行的不能上岸

  3.在陆地上行驶的不能下水、遇到堵车它就没办法

  4.在空中行驶的还不够安全 5.不够环保和节能。

  二设计未来的交通工具

  1、但科技毕竟在不断地发展,这些缺陷也将会逐渐得到改善。今天,老师收到一封未来科技城的信。

  亲爱的小朋友:

  你们好!

  我是未来科技城的眼镜博士,我最近接收了一项任务,研究开发新型的未来交通工具。可我现在太忙了,一直抽不出时间。听说小朋友特别聪明,很有创意。所以我想请小朋友帮我一下,你们能不能设计出一种未来的`交通工具?如果你有好的创意,请画张设计图,并在图下用几句话介绍一下它的名字、样子、优点等等。我在未来科技城等你们的好消息。再见!

  未来科技城 眼睛博士

  20xx年6月1日

  2、小朋友,请细细读读这封信。

  (1)、说说眼镜博士请我们帮什么忙?(板书:未来的交通工具)

  (2)、还有其他要求吗?(板书:画、话)

  3、大家有信心完成吗?好,先四人一小组讨论讨论,简单的谈谈自己的设想。 生汇报。

  4、大家愿意把自己的设想变为图画和文字吗?那就快快动笔吧!生画图、写话。师巡视辅导。

  5、作品展示,师评讲。

  三、小结

  这节课,各位小朋友开动了脑筋,设计出了许多未来的交通工具,真不愧是未来的发明家。

  其实呀,我们世界上的很多设计家也和大家一样,收到了未来科技城眼镜博士的来信了,他们也设计了一些未来的交通工具,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是(幻灯片出示)无人驾驶车、代人蹬车的机器人、带“鳞片”的电动太阳能豪车、 堆叠式电动汽车、飞翔列车 、太阳能风能列车 、磁悬浮车等等。

查看全文

鄂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鄂教版五年级下期科学教案(一单元)
一单元 有趣的动物
1、形形色色的动物
教学目标:
1.   知道生活中常见动物的名称,能用不同的标准对动物进行分类。
2.   了解更多的动物种类,感受动物世界的纷繁复杂。
3.   懂得交流与讨论可以引发新的想法。
4.   会查阅书刊及其它信息源。
5.   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教学准备:
1.  图片:各种不同环境下生活的动物。
2.  动物适应环境的相关资料或影片。如保护色、迁徙、饮食、身体形态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  教师出示一组动物图片,让学生认识这些动物。让学生分别谈一谈这些动物的生活习性,生活环境等。
2.  引导学生分类。
二、新授
1.  出示第二组图片。让学生观察、交流。
2.  让学生将情况整理后记录下来。
动物名称 生活的环境
…… ……
…… ……
3.  学生分小组汇报。
4.  学生阅读p4小资料。
三、课外及延伸。
1.查阅资料,填写下面的表格。
动物特点 动物名称 资料来源
最大的动物  
最高的动物  
在寒冷地方生活的动物  
夜间活动的动物  
3.  搜集资料、图片。办一期“有趣的动物”展览。
 
 
2、动物吃什么
教学目标:
1.  知道不同的动物吃不同的食物,动物要维持生命就要消耗这些食物作为能量。
2.  知道动物按食性可分为肉食动物、草食动物和杂食动物。
3.  能制定简单的调查计划收集证据。

查看全文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   沉和浮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   沉和浮
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过程与方法:
1、对物体沉浮做出预测,并用实验验证,做好记录。
2、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用实验验证猜想,能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学重点:
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实验:水槽1个,大小相近的砖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一。
小组实验一:水槽1个,物体7种(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实验记录表(教材第2面)。
小组实验二:水槽,萝卜,橡皮(与实验一共用),小刀1把,回形针10枚,木块3块,实验记录表(教材第3面)。
教学过程:
一、观察物体的沉浮:
1、谈话: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下沉的,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上浮的呢?
(预设:在自由发表的前提下,及时抓住学生的错误概念或不完整表述,引发认知冲突,激发探究沉浮的兴趣。)
 
2、把砖块和木块分别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操作过程:把水槽放在展示台上。出示砖块,轻轻从水面放入水中,观察它的下沉过程,板书:沉。再出示木块,同样轻轻从水面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情况,板书:浮。
(活动要点:规定放物体的操作要求,确定判断沉浮的标准。)

查看全文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四单元  地球的运动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四单元  地球的运动
1、昼夜交替现象
教学目标:
1、对昼夜交替现象能作出自己的解释。
2、和小组同学合作设计模拟实验,研究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
3、和小组同学分工协作,做好模拟实验。
4、在实验过程中实事求是,严谨认真。
5、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合理的解释。
教学重点:设计模拟实验验证假设。
教学难点:解释地球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的原理。
教学准备:小皮球(乒乓球)、手电筒(蜡烛)、白纸、水彩笔、小组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引入学习:
1、谈话:每天早上,太阳从东边冉冉升起,每天晚上,太阳又从西边落下……就这样,白昼和黑夜交替出现。
2、思考:地球上为什么会有昼夜?昼夜为什么交替出现?关于昼夜,你知道哪些?还有什么问题?
二、提出问题:
1、交流:地球上为什么会有昼夜现象?昼夜现象为什么交替出现?
2、解释:哪些情况可能出现昼夜交替?
①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②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③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自转;④地球自转。
3、讨论:哪一种解释是正确的?我们怎样知道哪种解释是正确的呢?
三、实验探究:
1、 演示实验:
(1)如果让乒乓球当作地球,手电筒当作太阳,被“太阳”照亮的一面相当于一天中的什么时间?(白昼),背着太阳的一面呢?(黑夜)。
(2)在“地球”上贴(或画)一个小纸人,怎样才能让小人在同一地点(例如贴小纸人的地方)出现昼夜交替现象?用实验的方法检验每一种假设。
2、学生分组实验。
(1)对以上四种假设进行模拟实验验证,看这四种假设能不能解释昼夜交替现象,并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查看全文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二单元   热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二单元   热
1、热起来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有多种方法可以产生热。
2、加穿衣服会使人感觉到热,但并不是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
过程与方法:
1、自主设计实验探究衣服是否能为身体增加热量。
2、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并由此形成合乎逻辑的实验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对热现象产生探究的兴趣。
2、尊重客观事实。
教学重点:自主设计实验探究衣服是否能为身体增加热量。 
教学难点:设计、验证“衣服能不能自己产生热”的活动
教学准备:温度计、毛巾、实验记录单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与学生握手感觉手凉手热。
师:你有什么办法使我(或你)的手热起来吗?(板书课题:热起来了)

师:大家思考过没有,为什么搓手能使我们的手热起来?(摩擦产生了热)
二、讨论使我们身体热起来的原因
1、冬天,我们觉得很冷时,有什么办法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
2、小组讨论交流(老师板书时分四类板书1、外界物质直接给予热;2、外界物质吃进我们身体变成热;3、自身运动产生热的;4、保温的)
3、分析使我们身体热的原因
师:分析这些方法是怎么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的?
板书:晒太阳、温泉、烤火……(外界物质给予热量)
         吃食物                (外界物质吃进身体产生热量)
         跑步等运动            (血液循环加快)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