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梦想教案

时间:2025-04-05

《我有一个梦想 》教案(通用15篇)

《我有一个梦想 》教案 篇1

  我有一个梦想

  教学目标:

  1、了解本文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2、在诵读中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3、体会全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并学习运用到写作中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1、结合语境,联系时代背景,揣摩重点语段和词语的深层含义及强烈的感情色彩;

  2、鉴赏课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

  学习全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并运用到写作中去。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感悟体会重点句段,从而更好地理解全文;

  2、共同鉴赏,讨论交流,同时提供有关的图片、文字拓宽学生视野,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在仿写中进一步体会演讲的要求。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前准备:

  1、熟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要点,写出每段大意;

  2、查找有关马丁•路德•金的生平资料及本次演讲的背景;

  3、以“我有一个梦想”为题写一篇作文(字数500左右)。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两千两百多年前亚圣孟子曾经说过:“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意思是爱别人的人别人永远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永远尊敬他,而在此两千年后的1963年在美国也有一个人高喊出“爱心是我们唯一的武器”,他就是人类良知的代表,黑人世界的明星——马丁•路德•金。

  请同学介绍马丁•路德•金。(多媒体同时展示相关图片)

  二、基础——我们今天学习《我有一个梦想》这篇演讲稿,以纪念这位伟大的黑人民权运动领袖。课前大家已经预习过了,作为一位黑人民权运动领袖和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马丁•路德•金的梦想一定是与众不同的,下面请一位同学讲一下你对他的梦想的理解?

查看全文

《我有一个梦想》优秀教案(精选16篇)

《我有一个梦想》优秀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 联系时代背景,揣摩重点句段的深层含义及强烈的感情色彩。  

  2. 反复诵读,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体会并学习全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

  4.体悟马丁•路德•金的崇高献身精神。树立远大的理想,为崇高而伟大的事业奋斗。 

  教学难点: 

  1.对本文背景的了解和对非暴力抵抗主义的认识。 

  2.演讲词的特点及运用。 

  教学方法: 

  1.诵读法。感悟体会重点句段,更好地理解全文。 

  2.问答、讨论与拓展。 

  教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公开课)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课文:

  投影:一次使全世界永难忘怀的大游行,一场令全世界刻骨铭心的演说。

  导入语: 

  在2003年8月酷热的一天,数千人汇聚在美国华盛顿林肯纪念碑前,纪念缅怀一位伟人。人们又记起了那一次使全世界永难忘怀的大游行,那一场令全世界刻骨铭心的演说。四十年前的8月28日,约25万人的游行队伍汇聚在此,聆听马丁•路德•金博士的演说。金博士慷慨陈词,演说感人至深。其中“我有一个梦想”的名句更是脍炙人口,流传至今。今天,我们就来赏析这篇激情洋溢的演说词——《我有一个梦想》。

  二、介绍作者与背景:(补充一些图片,加深印象。如林肯纪念堂前的纪念活动、被刺的情景、墓地、故居等图片)

  三、原音重现:金博士为何会有如此魅力?他的演讲究竟有什么迷人之处?我们先欣赏原音重现,对照课后练习英文片段听演讲录音,体会演讲的语调、激情。(播放录音)

查看全文

我有一个梦想教案(通用15篇)

我有一个梦想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安之若素”“义愤填膺”等词语。

  2.了解演讲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3.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能力目标

  1.揣縻重要词句,结合文体特点与语境辨析。品味语言的深层含义和表达作用,提高理解能力。

  2.体会全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并学习运用到写作中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德育目标

  1.体悟马丁路德.金的那种生命不息、为人民请命不止的崇高献身精神

  2.自由、平等、民主是人类追求的一个永恒主题,我们应树立远大的理想,为崇高而伟大的事业奋斗。

  教学重点

  1.结合语境,联系时代背景,揣摩重点语段和词语的深层含义及强烈的感情色彩。

  2.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

  1.对本文背景的了解和认识。

  2.深层理解本文演讲后产生的意义及其影响。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感悟体会重点句段,从更好地理解全文。

  2.问答与拓展。在设疑的前提下,点拨、解答难题;同时提供有关的图片、文字拓宽学生视野,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教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教学磁带、马丁•路德•金遗像.

  课时安排:      2课时

  预习提纲

  1.熟读课文,2. 积累字词。

  3.结合演讲词的特点,4. 整体把握文章要点。

  5.初步揣摩关键词语,尝试完成练习一,6. 列出预习中发现的问题。

查看全文

《我有一个梦想》教案(精选13篇)

《我有一个梦想》教案 篇1

  [教学要点]

  在文段和语境中揣摩重点词语与修辞方法的运用,体会文中奔涌的激情,掌握演讲词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阅读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用讨论的形式探讨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及本段的内容要点

  1.多媒体显示:

  2.学生讨论,互助合作,共同探究。教师给必要的提示。

  教师出示有关林肯的图片及相关文字资料。资料内容如下:

  林肯(abraham lincoln.1809~1865),美国总统(1861~1865)。共和党人。曾任律师,1848~1849年当选为众议员。主张维护联邦统一,逐步废除奴隶制度。当选总统后,南方各州相继宣布脱离联邦,内战爆发。战争初期,曾竭力设法与南方诸州妥协,遭拒绝;在群众运动高涨和军事失利的情况下,1862年开始采取革命措施,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奴宣言》,使战争成为群众性的革命斗争,保证了战争的胜利。内战结束时,即被南方奴隶主指使的暴徒刺杀。

  《解放黑奴宣言》,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林肯总统于1862年9月22日颁布的宣言。它规定自1863年1月1日起,南方叛乱各州的黑人奴隶成为自由人,但没有明确废除奴隶制,也没有规定给黑人以土地。宣言当时受到国内外人民群众的支持,并使战争形势转向有利于北方。1865年的宪法修正案的第十三条例废除了奴隶制,但战后的黑人依然受到歧视。

  关于第三个问题,学生明确:本次的游行集会目的很清楚,就是要求自由,要求平等,而这个主题早在一个世纪前就被当时的一位伟人写在了《解放黑奴宣言》里,而时至今日,黑人的权利不能够得到保障。因此有必要重提历史,一方面表示对政府的不满,另一方面昭示明众:我们并非无理取闹;我们必须奋斗,也许前边的路还很长。

查看全文

《我有一个梦想》教案(精选14篇)

《我有一个梦想》教案 篇1

  [教学要点]

  在文段和语境中揣摩重点词语与修辞方法的运用,体会文中奔涌的激情,掌握演讲词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阅读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用讨论的形式探讨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及本段的内容要点

  1.多媒体显示:

  2.学生讨论,互助合作,共同探究。教师给必要的提示。

  教师出示有关林肯的图片及相关文字资料。资料内容如下:

  林肯(abraham lincoln.1809~1865),美国总统(1861~1865)。共和党人。曾任律师,1848~1849年当选为众议员。主张维护联邦统一,逐步废除奴隶制度。当选总统后,南方各州相继宣布脱离联邦,内战爆发。战争初期,曾竭力设法与南方诸州妥协,遭拒绝;在群众运动高涨和军事失利的情况下,1862年开始采取革命措施,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奴宣言》,使战争成为群众性的革命斗争,保证了战争的胜利。内战结束时,即被南方奴隶主指使的暴徒刺杀。

  《解放黑奴宣言》,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林肯总统于1862年9月22日颁布的宣言。它规定自1863年1月1日起,南方叛乱各州的黑人奴隶成为自由人,但没有明确废除奴隶制,也没有规定给黑人以土地。宣言当时受到国内外人民群众的支持,并使战争形势转向有利于北方。1865年的宪法修正案的第十三条例废除了奴隶制,但战后的黑人依然受到歧视。

  关于第三个问题,学生明确:本次的游行集会目的很清楚,就是要求自由,要求平等,而这个主题早在一个世纪前就被当时的一位伟人写在了《解放黑奴宣言》里,而时至今日,黑人的权利不能够得到保障。因此有必要重提历史,一方面表示对政府的不满,另一方面昭示明众:我们并非无理取闹;我们必须奋斗,也许前边的路还很长。

查看全文

《我有一个梦想》教案(通用17篇)

《我有一个梦想》教案 篇1

  从容说课

  1863年《解放奴隶宣言》发表100周年,8月28日,20万黑人和白人和平抗议者汇聚在林肯纪念堂前,为争取民权举行声势浩大的集会,马丁•路德•金发表了他的举世闻名的演说《我有一个梦想》。这篇演讲词的逻辑非常严密。作者首先陈述了在签署解放黑奴宣言一百年后黑人悲惨的现状,并用三个排比句以比喻的方式分别从黑人所受的精神歧视、物质压榨和政治排挤三个方面进行描述,水到渠成地提出了集会的目标——兑现诺言,并以一系列排比和比喻强调这一目标;接着话锋一转,提醒人们讲究斗争策略,强调斗争的决心;最后,饱含深情地展望前景,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自由、平等、民主的画面,唤起全人类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文质兼美是这篇演讲词的特点。

  教学本文,在了解演讲的背景及主要内容的前提下,引导学生揣摩重要词句,结合文体特点和语境辨析、品味语言的深层含义和表达作用,体会本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感受文章的感染力与号召力;通过美读课文,仿写句子,品味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课堂教学以诵读法为主,细读课文,理解文意;品读课文,感受文章的气势美;美读课文,再现文章的语言美;悟读课文,体会马丁•路德•金的崇高献身精神;延读课文,激情表达,畅谈梦想,拥抱未来。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安之若素”“义愤填膺”等词语。

  2.了解演讲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3.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