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滴水穿石的启示》(精选15篇)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滴水穿石的启示》 篇1
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滴水穿石的启示》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它通过一些现象和事实说明一个道理。作为本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它进一步深化了 “坚持才能成功”这一单元主题,同时又是这一主题的总结与升华。本文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运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先由“滴水穿石”这一现象入手,提出“只有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才能获得成功”的观点,并以古今中外的名人艰苦奋斗、克服困难、成就事业的例子来证明这一观点,让学生从中获得启示。
本文结构严谨、脉络分明、有理有据,适宜体现高年段“篇章”教学的特点,通过深刻领会关键词体会课文的内容和思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把握文章脉络,初步掌握通过事实说明道理的方法,并将这种能力和方法进行迁移。
二、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掌握抓关键词理解内容、把握思路的学习方法,感悟体验“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可贵精神。
3.初步掌握整理文章脉络以及用事实说明道理的方法,并尝试列阅读提纲和习作提纲。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抓关键词理解内容、把握文章思路的学习方法,感悟体验“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可贵精神。
教学难点:初步掌握整理文章脉络以及用事实说明道理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1.准备字典、词典等工具书。
2.搜集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等名人的相关资料。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数学教案(精选5篇)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数学教案 篇1
各位老师晚上好,《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是初中六年级第一学期第二章的内容。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本节中的第三课时。下面我将从以下七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
运算是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而分数、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更作为其基础的内容。而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是在学习了分数和小数的互换以及分数、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的一般顺序后,把整数的运算律推广到分数的运算中,使得分数运算更为简便化、从而提高运算的准确率,也为学生的日后的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学生分析
对于进入初中学习不久的六年级学生来说,他们还处于小学学习和中学学习的过渡阶段,他们的认知能力和分析能力还处于一个启蒙阶段,但他们有着很强的求知欲、探索欲以及表现欲。所以我在设计这节课时适当的扩大了学生的参与度以及探究空间。
三、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经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获得并掌握分数的运算律,使得分数、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简便化,从而提高计算的准确率。从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及观察、分析能力,进而理解选用合理方法的重要性。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相互合作的乐趣。
四、教学重、难点
在学生的积极探究和教师的正确引导后功克本节课的难点:获得并掌握分数的运算定律。准确运用适当的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化则是本节课的重点。
五、教学方法与学法
教学方法:
传统的计算题的教学方法多数采用老师讲,学生练的方法,虽然这样的课有一定的练习量,但往往会非常枯燥、很难吸引学生。为使课堂有趣、生动、高效、思维量大,又符合六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学习情绪易于调动,但分析能力还比较薄弱的特点。我采用比较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创设问题的情景,精心设问,适时、适度采用激励性的语言,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愉快地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中来,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找规律》案例分析(通用16篇)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找规律》案例分析 篇1
教学内容:苏教版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59~60页例1及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使学生主动经历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体会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教学难点:用计算的方法确定周期现象中某个序号所代表的物体或图形。
教学过程:课前谈话,欣赏图片:听音乐欣赏日出、日落和春、夏、秋、冬四季轮回的图片。
【评析:课前,教师通过生动的画面配以悠扬的乐曲,让学生感受日出东方日落西山、四季的交替等自然现象,使学生直观感知大自然的周期变化,为新课的学习做了巧妙铺垫】
一、观察情境图,找规律
1、情境导入。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找规律。(板书:找规律)
元旦快到了,为了营造节日的气氛,请看:公园里摆放了(盆花),插上了(彩旗)。
2、观察规律
⑴初步感受物体的排列规律
师:观察这些物体的排列顺序,你有什么发现?
生1:它们排列都是有规律的。
生2:盆花是按照蓝、红、蓝、红这样排列下去的。
生3:彩旗是按照红、黄、绿的顺序一直排下去的。
师:看来同学们对盆花和彩旗的排列规律有了初步的认识。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找规律》教学设计(精选12篇)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找规律》教学设计 篇1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上册59页-62页
教材分析:
本课研究的是一些简单周期现象中的规律,并要求学生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周期现象表现为一种周而复始,循环出现的结构。周期规律的本质就是一组元素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依次不断”是一组接着一组,一个元素接着一个元素,不间断,“重复出现”实际上是第一周期平移运动的结果,相当于电子文档中的复制粘贴,因此从第二周期开始每一个周期在重复第一周期的“故事”,所以,在周期规律探寻中,引领学生发现每一个周期中元素的个数相同,各元素的排列次序也相同,据此,可以根据已有的有限元素所呈现规律,预测无限的趋势。周期现象的教育价值在于培养学生发现规律,遵循规律,利用规律,通过眼前预料以后,通过有限想象无限。学生首先要通过观察发现现象中的规律,初步认识周期现象,然后对现象的后续发展作出判断。
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在二年级时已经学习过有余数的除法,并且已经初步接触根据余数判断的知识,在四年级时还学习了找一一间隔排列的规律。而且前面几个学年的思维拓展已经不同程度地初步学习了周期规律,所以大部分学生能够顺利解答周期问题,不过学生没有深入研究过周期现象。
设计意图:
对于本课的教学,教材采用了两个一组(一一间隔)作为例题呈现。对于这一规律,要预测其后续发展,学生可能会有三种方法:列举法、奇偶法和除法计算的方法。但这三种方法在这一例题中无法择优,并且其中观察奇偶的方法并不通用。所以我在例题设计上采用音乐中的节奏,从三个一组的周期现象开始研究。本设计力图基于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基础,在游戏、故事、音乐、美术、自然、生活等各个角落悉心找寻学生熟悉的素材,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的同时,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诺贝尔》教学实录(通用14篇)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诺贝尔》教学实录 篇1
一、【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1课,――诺贝尔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文章第一段,主要给我们介绍了诺贝尔奖的授奖仪式。二、【学习第二段】
1、想一想课文第二段主要写什么内容?
2、谁来具体地说说他分别发明了什么炸药。
3、诺贝尔为什么要发明炸药呢,请你到文中找一找。
4、谁来读一读?
【投影第4小节】小时候,诺贝尔看到工人们在荒山野岭用铁锤砸石头,他想,为了开通一条铁路或公路,要付出多么艰苦的劳动啊!要是能够发明一种东西,一下子就把大山劈开,该有多好!
5、你能不能用为了什么他要发明炸药这样的句式概括地说一说呢?
【投影】:为了什么他要发明炸药?
生:为了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他发明了炸药。
6、诺贝尔小小年纪就知道关心劳动者,诺贝尔发明炸药的动机是来自于对人民的关心与同情,
他在他的理想中也是这么说的:“【我的理想是为人类过上更幸福的生活而发挥自己的作用。】”
7、齐读。师(大声的读一读,读出他的心声)(他要为谁发挥自己的作用?再来一遍,读)
板书:读了他的理想我们知道了,他发明炸药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类,为了科学
过渡:【投影课文5至9小节详细的描写了他发明炸药的经历,请同学们默读,划出让你感动的词句,在旁边写写自己的感受。】
生开始边读边划边写。
师(不动笔墨不读书、边读边画是我们读文章的一种好的方法。)
1、同学们哪些词句让你感动?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找规律》教学设计(精选15篇)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找规律》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让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3.让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体会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教学难点:用计算的方法确定周期现象中某个序号所代表的物体或图形。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感知规律
1.男、女生快速记忆pk赛。
课件分两次快速闪现数字,男生记男生题,女生记女生题。
第一次数字: 男生1625 女生1234
第二次数字: 男生162536496481 女生123412341234
2.校验男、女生完整记数内容,女生记对的人数多。宣布:女生获胜!(男生称不公平,说女生记的数字有规律。)
追问:女生记的数字有什么规律呢?
3 .小结揭题:看来,要赢得比赛不光要靠我们的记忆力,发现规律尤为重要。其实像这样有规律的现象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这节课咱们就一起来学习 “找规律”。 (板书课题:找规律)
二、自我发现,探究规律
1、观察教材例1场景图
(1)谈话:国庆节的时候,小明到森林公园去玩了。公园里彩旗招展,花团锦簇,一排五颜六色的灯笼更为节日增添了不少喜庆的气氛。你能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盆花、彩灯、彩旗的摆放规律吗?把你观察后的发现在小组里说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