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则运算教案

时间:2025-04-05

《有关0的运算》教案(通用14篇)

《有关0的运算》教案 篇1

  一、考试要求:

  (1)导数概念及其几何意义

  ①了解导数概念的实际背景

  ② 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

  (2)导数的运算

  ① 能根据导数定义,求函数 的导数.

  ② 能利用下面给出的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和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求简单函数的导数,能求简单的复合函数(仅限于形如 的复合函数)的导数.

  二、知识梳理:

  1、如果当 时, 有极限,就说函数 在点 处可导,并把这个极限叫做 在点 处的导数(或变 化 率)。记作 或 ,即 。 的几何意义是曲线 在点 处的切线;瞬时速度就是位移函数 对时间 的导数。

  2、几种常 见函数的导数

  (1) (其中 为常数);(2) ( );(3) ;

  (4) (5) (6) ;

  3、可导函数的四则运算的求导法则

  (1) ; (2) ; (3) ( );

  (4) 的导数 (其中 );

  三、基础检测:

  1、设 是函数 的导函数,将 和 的图象画在同一个直角坐标系中,不可能正确的是 ( )

  2、已知曲线 的一条切线的斜率为 ,则切点的横坐标为 ( )

  A.1 B.2 C.3 D.4

  3、设函数 是R上以5为周期的可导偶函数,则曲线 在 处的切线的斜率为 ( ) A. B.0 C. D.5

  4、已知对任意实数 ,有 ,且 时, ,则 时( ) A. B.

  C. D.

  5、若 ,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 B. C. D.

  6、点 是曲线 上任意一点,则 到直线 的距离的最小值是 ;

  7、若函数 的图像与直线 只有一个公共点,则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

  8、若点 在曲线 上移动,则过 点的切线的倾斜角取值范围是

查看全文

四则运算教案(通用13篇)

四则运算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计算小数连乘、乘加、乘减类型运算顺序

  2让学生认识到小数的四则运算顺序和整数一样

  3让学生通过整数四则运算到小数四则运算的学习,培养其知识的迁移学习、应用能力

  重难点

  连乘、乘加、乘减题型中小数四则运算顺序

  教学用具

  电子幻灯PPT

  教学过程

  教学方法和手段

  引入

  我们已经学过了整数的四则运算,也就是关于整数的加、减、乘、除,下面大家判断屏幕上每一小题的运算顺序(板书)

  (1)连乘:103×8×9从左往右的依次计算

  (2)乘加:103+8×9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3)乘减:103-8×9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通过复习整数的四则运算顺序

  概念分析

  同整数相同,连乘按照从左往右顺序依次计算;乘加,先算乘法,再算加法;乘减,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例题讲解

  一、新授

  出示P11页“铺瓷砖”,让学生齐读题目,了解题意(a)问题是什么?100块够吗?

  实际上是问→100块够铺这么大的面积吗?(b)计算面积(c)面积公式(板书)

  二、学生列式计算

  (1)提示:先算一块瓷砖面积,再算100块瓷砖面积连乘:0.9×0.9×100

  (2)110块够吗?

  A0.9×0.9×110,再和85平方米比较

  B0.81×10+81乘加

  课堂练习

  P11做一做P14第7题

  做一做

  【乘加】【乘减】

  72×0.81+10.47.06×2.4-5.7

  =58.32+10.4=58.32+10.4

  =68.72=606.528

  小结与作业

  课堂小结

  (1)连乘:从左往右的依次计算

查看全文

四则运算教案(通用14篇)

四则运算教案 篇1

  一、考试要求:

  (1)导数概念及其几何意义

  ①了解导数概念的实际背景

  ② 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

  (2)导数的运算

  ① 能根据导数定义,求函数 的导数.

  ② 能利用下面给出的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和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求简单函数的导数,能求简单的复合函数(仅限于形如 的复合函数)的导数.

  二、知识梳理:

  1、如果当 时, 有极限,就说函数 在点 处可导,并把这个极限叫做 在点 处的导数(或变 化 率)。记作 或 ,即 。 的几何意义是曲线 在点 处的切线;瞬时速度就是位移函数 对时间 的导数。

  2、几种常 见函数的导数

  (1) (其中 为常数);(2) ( );(3) ;

  (4) (5) (6) ;

  3、可导函数的四则运算的求导法则

  (1) ; (2) ; (3) ( );

  (4) 的导数 (其中 );

  三、基础检测:

  1、设 是函数 的导函数,将 和 的图象画在同一个直角坐标系中,不可能正确的是 ( )

  2、已知曲线 的一条切线的斜率为 ,则切点的横坐标为 ( )

  A.1 B.2 C.3 D.4

  3、设函数 是R上以5为周期的可导偶函数,则曲线 在 处的切线的斜率为 ( ) A. B.0 C. D.5

  4、已知对任意实数 ,有 ,且 时, ,则 时( ) A. B.

  C. D.

  5、若 ,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 B. C. D.

  6、点 是曲线 上任意一点,则 到直线 的距离的最小值是 ;

  7、若函数 的图像与直线 只有一个公共点,则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

  8、若点 在曲线 上移动,则过 点的切线的倾斜角取值范围是

查看全文

《有关0的运算》教案(通用5篇)

《有关0的运算》教案 篇1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p3、p4、p5四则运算

  教学目标

  1.    掌握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或乘、除混合运算式题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    能在问题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3.    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归纳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生成问题

  1.    展示主题图,你一定很喜欢这幅画面 在这样的一个冰天雪地里 说说图中描绘的是哪儿分几个区域?人们都在做什么?

  2.    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怎么解决?

  二、 探索交流  解决问题

  1.    只有加、减法的运算顺序学习

  展示“滑冰场”情境图让学生结合图示来创设一个数学问题

  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

  师:求“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该怎样列式计算?

  方法1:分步列式

  72-44=28(人)

  28+85=113(人)

  说说是怎么想的?每一步是表示什么意义?这个算式还能怎么列呢?

  方法2:列综合算式

  72-44+85

  师:同学们 在这个算式中只有减和加两种运算,那么应当按照怎么样的顺序进行呢?

查看全文

四则运算教案(通用13篇)

四则运算教案 篇1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6的例2以及例3(部分)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交流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理解“先乘除,后加减”,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出同级运算和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正确进行运算。

  2、培养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概括出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先乘除,后加减”的原因。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老师:冬天,同学们最喜欢什么运动?

  学生:滑雪、堆雪人、打雪仗......

  这里是新开业的滑雪场。(出示大屏幕)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有关滑雪场的情况。

  二、结合情境,探究新知

  (一)发现、总结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1、出示信息:滑雪场开业第一天上午有230人,中午有70人离去,又有150人

  到来。

  老师:根据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下午有多少人?

  (学生列式解答并指名板演)

  230-70=160人     160+150=310人      230-70+150=310人

  汇报交流:请列分步算式和综合算式的学生分别说说解答思路。

  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两者思路是相同的,只是第三位同学列出了一道加减混合的综合算式,这样写比较简单。

  老师:由于数目越来越大,直接写出最后得数容易出错,如果我们把第一步的计算结果记录下来就不容易算错了。(教学脱式书写格式)

查看全文

四则运算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p3、p4、p5四则运算
教学目标
1.    掌握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或乘、除混合运算式题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    能在问题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3.    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归纳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生成问题
1.    展示主题图,你一定很喜欢这幅画面 在这样的一个冰天雪地里 说说图中描绘的是哪儿分几个区域?人们都在做什么?
2.    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怎么解决?
二、 探索交流  解决问题
1.    只有加、减法的运算顺序学习
展示“滑冰场”情境图让学生结合图示来创设一个数学问题
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
师:求“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该怎样列式计算?
方法1:分步列式
         72-44=28(人)
28+85=113(人)
说说是怎么想的?每一步是表示什么意义?这个算式还能怎么列呢?
方法2:列综合算式
72-44+85
师:同学们 在这个算式中只有减和加两种运算,那么应当按照怎么样的顺序进行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交流,展示计算过程)讲清递等式的书写格式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