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货币》教案(精选10篇)
《神奇的货币》教案 篇1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从与人们经济生活息息相关的货币入手,是全书的开篇,起着引领和导入作用,必须高度重视。首先,从日常生活体验中感悟经济道理,透过经济现象把握经济规律是经济学科的核心能力之一,是培养学科思想的重要环节;而第一堂课能否在这方面有所突破至关重要。其次,商品、货币是现代市场经济非常活跃而不可或缺的要素,是深刻认识各种经济现象、进行后续学习的基础。作为教材的第一课本节内容至关重要,主要体现在:
第一,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来看,货币作为经济生活最基本的要素,是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贯穿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始终。
第二,从教材结构来看,本节内容最为第一课是全部经济学知识的基础。也是全书的重点所在。只有让学生首先打好最基本的经济学概念和理论的基础,才可在以后的学习中融会贯通。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本课时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商品的含义;
(2)了解由物物交换到以货币为媒介交换的必然性;
(3)理解货币的本质;
(4)理解货币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个基本职能,知道货币还有储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
(5)理解纸币的含义及其优点;
(6)知道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2.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运用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从一个具体材料入手,通过简要概括商品交换的长期发展过程中货币出现的必然性,以及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培养学生在大量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分析总结出对货币含义的理性认识。
神奇的货币---必修1《经济生活》基础知识(通用12篇)
神奇的货币---必修1《经济生活》基础知识 篇1
必修1《经济生活》基础知识(填空)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一、货币考点1:商品的基本属性 1、商品的含义:用于 的 产品。2、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商品的二重性): ① 和 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商品是两者的统一体。(前者是自然属性,后者是社会属性)②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 人们某种 的属性。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 的人类劳动。价值是商品的特有(本质)属性。考点2:货币的产生和本质 1、货币产生:货币是 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中经历了:偶然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货币产生。
2、货币是从 中分离出来 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本质是 。考点3:货币的基本职能 货币的基本职能是 和 。除此以外,货币还具有 、 、 等职能。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叫 。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的价值,叫做 。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做 (行使其职能只需观念上的货币)。考点4:金属货币与纸币 1、纸币的含义:由 (或某些地区)发行的, 使用的价值 。2、纸币的产生:货币以金银条块形式流通不便和金属铸币在流通中有缺陷,而纸币制作成本 ,更易于 、 ,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3、职能:流通手段,支付手段(有些国家的纸币还具有世界货币的职能)注:纸币不是商品,没有价值,但有使用价值。 4、发行: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 中所需要的 为限度。(超过会导期致 ,相反会导致 。) 流通中所需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二、货币的种类与形式考点5:货币与财富p28从一定意义上看,货币是 的象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商品货币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种经济活动,都离不开 。对于金钱,要取之有 ,用之有 ,用之有 。考点6:结算与信用工具 1、人们在日常经济往来中,通常使用两种结算方式,一是 结算,二是 结算。常用的信用工具有: 、 、 等,这些结算工具具有现金结算不能比拟的优越性,更简便、实用、高效和安全。2、信用卡可以集 、 、 、 、 为一体,能 , , , ,给持卡人带来极大便利。支票是 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 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在我国主要分为 支票和 支票两种。考点7:外汇和汇率 1、含义: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 结算的支付手段。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 。2、外汇汇率:一定单位的外币兑换本币的数量。兑换数量比以前多外汇汇率升高,外币币值升值;兑换数量比以前少,外汇汇率降低。即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汇率 ,这时人民币 值;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 ,人民币 值。3、我国的汇率制度: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对内保持 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 汇率稳定,对实现 、 和 ,促进国民经济 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神奇的货币(精选14篇)
神奇的货币 篇1
《经济生活》复习讲义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一、货币的本质
考点 1:商品的基本属性
(1)商品的含义:用于_________的_________产品。
(2)商品的基本属性: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①价值是指__________在商品中的______________的人类劳动。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_____________的属性。
②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前者是_____________,后者是社会属性)
③劳动产品不一定有价值,因为价值是商品_________的属性。第二,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因为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
考点 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①货币的含义:从_________中分离出来___________充当________________的商品。
②货币产生:物物交换—___________的物物交换— 一般等价物—__________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货币产生。
③货币的本质:_______________。
考点 3:货币的基本职能
(1)、基本职能:
①价值尺度
含义:货币具有的________和________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价格:通过一定数量的________表现出来的商品__________叫做价格。
要求:执行这个职能只需要__________的货币。
②流通手段
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___________的职能就叫流通手段。
表现形式:商品—货币—商品。货币出现以后,商品交换包括了买和卖两个先后衔接的阶段。而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__________________。
神奇的货币---必修1《经济生活》基础知识(精选16篇)
神奇的货币---必修1《经济生活》基础知识 篇1
必修1《经济生活》基础知识(填空)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一、货币考点1:商品的基本属性 1、商品的含义:用于 的 产品。2、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商品的二重性): ① 和 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商品是两者的统一体。(前者是自然属性,后者是社会属性)②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 人们某种 的属性。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 的人类劳动。价值是商品的特有(本质)属性。考点2:货币的产生和本质 1、货币产生:货币是 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中经历了:偶然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货币产生。
2、货币是从 中分离出来 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本质是 。考点3:货币的基本职能 货币的基本职能是 和 。除此以外,货币还具有 、 、 等职能。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叫 。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的价值,叫做 。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做 (行使其职能只需观念上的货币)。考点4:金属货币与纸币 1、纸币的含义:由 (或某些地区)发行的, 使用的价值 。2、纸币的产生:货币以金银条块形式流通不便和金属铸币在流通中有缺陷,而纸币制作成本 ,更易于 、 ,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3、职能:流通手段,支付手段(有些国家的纸币还具有世界货币的职能)注:纸币不是商品,没有价值,但有使用价值。 4、发行: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 中所需要的 为限度。(超过会导期致 ,相反会导致 。) 流通中所需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二、货币的种类与形式考点5:货币与财富p28从一定意义上看,货币是 的象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商品货币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种经济活动,都离不开 。对于金钱,要取之有 ,用之有 ,用之有 。考点6:结算与信用工具 1、人们在日常经济往来中,通常使用两种结算方式,一是 结算,二是 结算。常用的信用工具有: 、 、 等,这些结算工具具有现金结算不能比拟的优越性,更简便、实用、高效和安全。2、信用卡可以集 、 、 、 、 为一体,能 , , , ,给持卡人带来极大便利。支票是 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 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在我国主要分为 支票和 支票两种。考点7:外汇和汇率 1、含义: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 结算的支付手段。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 。2、外汇汇率:一定单位的外币兑换本币的数量。兑换数量比以前多外汇汇率升高,外币币值升值;兑换数量比以前少,外汇汇率降低。即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汇率 ,这时人民币 值;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 ,人民币 值。3、我国的汇率制度: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对内保持 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 汇率稳定,对实现 、 和 ,促进国民经济 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神奇的货币(精选15篇)
神奇的货币 篇1
高三政治复习巩固课学案(001)
《必修i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课前预习案
【宏观展示】
商品——货币——纸币——信用工具——外汇、汇率
【学习目标】1.了解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2.理解货币的含义、本质和基本职能3.了解纸币的含义,理解纸币发行规律及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4.了解信用卡的含义、功能及优点5.了解外汇和汇率
【课前预习】学习要求:1.请同学们阅读经济生活第一课p4-10及综合探究p25,至少一遍。2.先用蓝笔默写,不会的内容再看书,然后用红笔默写!3.不会的内容进行标注,小组交流后仍不明确的填写在【问题反馈】栏。1.商品:(1)成为商品的两个条件是: 和 。(2)商品的基本属性是 和 。 ①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 的属性。②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 。 2.货币 (1)产生:货币是 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产生经历了四个阶段: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以 为媒介的商品交换---以 为媒介的商品流通。 (以 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商品流通) (2)货币的含义与本质 ①含义: 。 ②本质: 。即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商品。
经济生活第1课《神奇的货币》复习学案(精选5篇)
经济生活第1课《神奇的货币》复习学案 篇1
一、填空题
(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1、理解货币的含义、本质和基本职能(b)
(1)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 的商品。
(2)本质是: 。
(3)基本职能: 和 。
注意:(1)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是观念上的货币,不需要现实货币。
(2)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
(3)流通手段≠商品流通
补充:商品是用于交换的 。其基本属性是 和 。商品是 和 的统一体。
2、知道纸币的含义、优点、发行规律(b)
(1)含义: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 。
(2)优点:制作成本低,更易于 ,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