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精选9篇)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一位数除多位数除法的估算过程,学会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能正确合理地进行一位数除多为数的估算,初步学会表述估算过程。
3.体会除法估算的必要性,培养估算意识,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表达估算的思路。
教学难点:根据不同情境或数据,采用合理的估算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师出示口算卡片:
1800÷32400÷6250÷5420÷6
2700÷9140÷7120÷65400÷6
学生开火车直接说得数。看哪一组开得又对又快。
2.同桌一人说算式一人回答,答对的就坐下。
二、引入情境,激发兴趣:
1.出示教学挂图,呈现农贸市场的情境图
师:上一节课我们共同为赵伯伯、李阿姨和王叔叔解决了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为李叔叔他们三人解决困难,好吗?他们遇到了什么难题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呈现李叔叔三人的情境图:
师:你们看,李叔叔他们三人想怎么把蔬菜运(用三辆车一次把这124箱蔬菜全部运完。)
同桌交流、讨论,提出问题,老师板书:
李叔叔他们三人平均每人大约运多少箱?
师:这道题该怎么解决呢?(让学生讨论)
三、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确定问题:你能大概猜一下他们每一个人运了多少箱吗?可以用什么方法快速地解决它呢?
2生讨论后反馈结果。
请一学生叙述估算的过程。
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把124看成120,120÷3=40(箱)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案(精选15篇)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案 篇1
一、教学任务分析:
“口算除法(除数是一位数,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六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内容,这课在教材编排上分三个层次:第一,以生活的活动情境(运输蔬菜图)提供条件,从而引出口算除法的算式。第二,根据除法算式,学生根据不同的想法说出不同的算理。第三,做一做(1、2两题)。
在对本课教材进行分析时,基于我对教材的理解与不同地区学生的差异性,对教材进行了如下的处理:
1、由于主题图是运输蔬菜图的生活情境,与乡镇学生的生活相差太远,我将主题图删掉,借助“明矾节”与学生进行对话,提供信息让学生提出问题。
2、此课之前,学生已有表内除法口诀与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乘法口算作为基础,学生对除数是一位数,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除法口算应该不是很难,重要的是学生说出它的算理,并运用这算理进行快速的口算。
二、设计理念:
如何让枯燥的口算内容变得丰富,让乏味的算理变得有情趣,使学生间接接受转化为直接参与,从而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呢?我设计此课时,将重点放在引题、算理的推导与练习的设计上。引题引用本地区的“明矾节”与学生进行聊天,取学生熟悉的素材进行导课,然后与学生一起探讨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口算算理,最后设计了几道练习,主要是培养学生分类思想、发散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
三、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口算除法的含义,让学生说出多种算理,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计算。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教学反思(精选3篇)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教学反思 篇1
在本堂课的教学中,通过情景的创设,解决了数学问题,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活跃。教学中,我努力给学生营造一种平等、合作的学习气氛,鼓励学生参与交往,引导学生一起去探索、去体验,学生在课堂交往中将学习活动看作是自己主动参与、自我发展的活动,实现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促进。教学中,我还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只有倾听,才有交流,因此我指导学生带着尊重和欣赏去倾听别人的发言,要学会合理的评价别人的观点和想法,要学会接受别人的优点,并要从中受到启发,取人之长 ,补己之短,让交流的过程成为大家共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数学交流的能力,我还做到关注学困生,让学困生上台“多唱戏”。在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后,我请了一位知识接受比较慢的学生,鼓励她完整的表述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方法,做到把阳光洒到每一个角落。相信这个学生通过训练,发言的欲望会不断增强,交流的能力也会提高。
总之,数学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必须因势利导,讲求策略,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利用知识的迁移原理,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教学反思2
提到反思,我既没有高深的理论,更没有高屋建瓴的见解。只想把讲授《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这节课中出现的让自己最有感受的两个小插曲再现给大家。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的验算》教案及教学反思(精选4篇)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的验算》教案及教学反思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学生知道商和除数相乘等于被除数,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2.通过新旧知识的类比,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新知。
【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
一、创设情境,导入问题
1.出示书例4的情境图。
他们算得对吗?你能帮他们算算付的钱对吗?
可以用不同的方法。你是用什么方法的?
二、探究新知,生成问题
1.让学生汇报
师:通过同学们刚才做出来的多种方法,我们发现商和除数相乘,再加上余数,结果等于被除数。这样我们就可以用商和除数相乘的方法来验算除法计算得对不对。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除法的验算。(板书课题)
2.练习验证
出示54÷8
请同桌二人合作,一人计算得数,另一人验算,看是否正确
教师有针对性地展示几个同桌计算的结果。
3.小结:验算时,先在竖式的右边写上“验算:”,然后把商写在上面,除数写在下面,列出乘法竖式。在今后做题时,凡题里要求验算的,要写出验算的竖式,没有要求验算的,也要用口算或在草稿纸上用笔算进行验算。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课本25页做一做剩余两题
学生单独练习,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加以纠正。
2.课本26页练习六第1题
根据学生的实际错误进行讲解
3.小结
除法验算的方法是什么?
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补偿性练习: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导学案(精选4篇)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导学案 篇1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学案(一)
课 题 口算除法 课 型 新授课 案 序 第2单元第1课时 时间 学习内容 教科书第29~30页的例1、例2 学习目标 1、 学会除数是一位数、商是整十、百、整千的数及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口算算理。 2、能正确口算简单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教 学 重难点 重点:学会口算思路及口算方法。 难点:正确进行口算。 学 案 复述回顾 1.口算:说说是怎样想的。 8÷4 35÷5 40×2 9÷3 24÷6 500×6 2.填空: 80里有个十,400里有( )个百. 46里有个十和( )个一. 39里有个十和( )个一. 3、自学教科书第29~30页的例1、例2 设问导读 1.有60个苹果,需要分给几个人吃,要求每人分得的苹果一样多. (1)60个苹果平均分给3人,每人多少个? (2)60个苹果平均分给2人,每人多少个? (3)60个苹果平均分给4人,每人多少个? (4)60个苹果平均分给6人,每人多少个? 2.学习例1. (1)学具操作,研究算法. 用60根小棒代替60名同学(每组 6捆小棒),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任选一题,边摆小棒,边研究其计算方法. (2)小组汇报计算方法: ①计算: 想法一: ÷3=( )所以 60÷3=( ) 想法二:( )×3=60 所以 60÷3=( ) 想法三:( )+( )+( )=60 所以 60÷3= ②算法比较:你认为以上算法哪一种比较好?为什么? ③小结:计算60÷3时,通常这样想:÷3=( ), 就是20. (3)试算 60÷2=( ), 60÷6=。 (4)小结算法: 口算整十数除以一位数,我们可以把整十数看成几个十,再除.把60看成是( )个十,( )个十除以3得( )个十,就是。 (5)初步练习:80÷4= 90÷3= 80÷2= (让学生说出口算过程.) 3、想一想:600÷3可以怎样算?6000÷3呢?说出口算过程。 点拨:在计算一位数除整百、整千的除法时,可以把几百看作几个百,把几千看作几个千,再进行口算. 4.教学例2. (1)摆出准备好的69根小棒.提问:把69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根?分一分,说一说是怎样分的. (2)先分( ),每份分得( )捆?再分( ),把单根的分成了份?每份分得( )根?分完后每份共有( )根。 (3)说明计算方法:69根小棒有6捆(每捆10根)和9根,也就是69可以分成( )个十和( )个一;先分整捆的,就是把6个十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再分单根的,就是把9个一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 )个一;最后再把每份中整捆的和单根合起来( + =23)就是所求的结果。 检测巩固 “新方案”自我检测 巩固练习(自由选择) 达标测试 1.计算69÷3=23时,可以这么想:先用69里的( )÷3=( ),在用69里面的( )÷3=( ),( )+( )=23 2.做例2后面的“做一做”. (1)口算下面各题,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28÷2= 36÷3= 55÷5= 小结 1、全课总结:今天学会了什么? 2、写出除法算式,再口算出得数。 72除以9_________ 4除48__________ 堂测率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检测题
一、填一填。(每空1分,共17分)
1、地图通常是按上( )、下( )、左( )、右( )绘制的。
2、刮东南风时,彩旗向( )飘扬:刮( )风时,彩旗向东飘扬。
3、傍晚,当你面向太阳时,你的左面是( ),右面是( ),后面是( )。
4、通常所说的八个方向是( )、( )、( )、( )、( )、( )、( )、( )。
二、选 择。(每题1分,共6分)
1.学校在小强家的东南面450米处,小强每分钟走50米,向东走了9分钟,小强能走到学校么?( )
a.一定 b.不一定 c.不会
2.面向北极星,后面的方向是( ) 。
a.东 b.南 c.西
3.小倩和小敏面对面坐着,小倩面朝东南方向,那么小敏面朝( )方向。
a.东南 b.西北 c.东北
4.三(b)班教室的黑板在教室的西面,那么老师讲课时.面向( )面。
a.东 b.南 c.西 d.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