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音乐教案(精选14篇)
奥尔夫音乐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歌曲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应歌曲的拍子。
2、熟悉歌曲旋律并学唱歌曲。
二、活动准备:
CD、故事挂图、手腕标识带
三、活动流程:
1、暖身活动
以歌曲节奏做前期经验铺垫,ta ti ti为步伐节奏配合语词进入活动室。
2、故事引导
故事内容:爸爸妈妈在家里准备举办一场盛大的宴会,宝宝一大早就起床帮助,当起了小主人。客人来人,宝宝主动与客人打招呼,对客人说:“你好,请进,请坐。”师问:家里有客人来的时候,还可以对客人说什么?(给客人端茶,煮香喷喷的食物)师问:宝宝还可以做什么服务?(拿拖鞋、与客人握手)
宝宝一家还为我们准备了一首好听的歌曲,歌曲的名称叫做《啦啦啦啦来跳舞》。
3、感应拍子,倾听歌曲,初步熟悉歌曲的旋律。
感应拍子:
第一次:倾听——感应拍子。
第二次:对语词的理解和记忆(语词的内容可以作为下一次倾听音乐的要求)听音乐的时候教师可用倾听状的动作提示幼儿听的重点,并做一个动作的引导,也即加入一些肢体动作帮助记忆。
第三次:歌曲游戏帮助幼儿加深感应歌曲拍子(在律动当中,进一步地学唱歌曲)
A、集体游戏:幼儿围圈唱,回应老师相同的礼仪动作。
老师在圈内边走边唱,走到谁的面前,该生配合词义律动。
B、单人游戏:幼儿单人结合语词,配合歌曲词义做相应的礼仪律动。
C、双人游戏(固定同伴):幼儿双人结合语词,继续配合歌曲词义做相应的礼仪律动。
《奥尔夫音乐》教案(精选15篇)
《奥尔夫音乐》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和即兴舞蹈,体验乐曲《葡萄牙舞》欢快跳跃的情绪。
2、通过故事和图形谱,了解音乐结构和创编舞蹈动作。
3、让幼儿感受乐于助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葡萄牙舞》、丫丫和哈哈的图片、黑板、图形谱
活动过程:
一、用孩子的名字配上声势律动,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二、感受音乐。(放主旋律音乐两次)
1、欣赏音乐。
提问:你听了这首音乐有什么感觉?听音乐时你想到了什么?
2、即兴舞蹈。(放主旋律音乐两次)
师;请你边听音乐边把你想到的东西跳出来。
三、听故事。
有个小朋友叫丫丫,(出示丫丫的图片)她有一个很好的朋友叫哈哈,丫丫和哈哈这两个好朋友每天在一起玩耍,一起吃饭,还一起睡觉呢!有一天,丫丫找不到哈哈了,哈哈到哪里了呢?正在丫丫着急的时候,来了一个老婆婆,她告诉丫丫知道哈哈去了哪里。原来丫丫到一个国家去玩,她迷路了,找不到回来的路,回不来啦!丫丫跟老婆婆说:“我要去找丫丫,我要到那个国家去。”婆婆说:“这个国家很远,只能走路去,还要钻山洞。还有那个国家的是房子都很奇怪的,你到了就知道了!”丫丫说:“再远我也要去。”婆婆就告诉了丫丫怎么去,丫丫出发了。
四、分段了解音乐结构和创编舞蹈动作。
1、 出示两段纸做的道路的图片。
教师提问:丫丫出发了,丫丫走了多远,请小朋友把手指伸出来一起帮她数数?
教师拿着丫丫的图片在图形谱上走八下,教师告诉小朋友:丫丫走了800里,还要继续走,又接着走了800里。
《奥尔夫音乐》教案(精选13篇)
《奥尔夫音乐》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听辨声音的长、短。
2、让幼儿感受二分音符、四分音符时值的不同。
3、会用肢体语言或乐器,表现声音的长短变化,体验声音游戏的乐趣。
4、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特点。
5、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活动准备:
1、音乐:《有趣的声音》、《火车开啦》。
2、图谱。
3、乐器。
活动过程:
一、声音游戏。
1、在音乐《火车开啦》中,和幼儿玩"开火车"游戏,让幼儿说说:到站时,听到了什么声音?火车开动时是什么声音?说出哪个声音长(短)?
有哪些小动物来了?让幼儿说出动物的名称,然后模仿叫声及动作。如:。
(小小猫;喵 - 小狗:汪汪 汪汪)让幼儿说出谁的声音长(短)?
小羊:咩 -咩- 小鸡:叽叽 叽叽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说说自己在生活中都听到过哪些声音?并模仿,知道谁的声音长(短)?
(启发:动物园里、大街上、厨房里、天空中------4---5人)
二、肢体游戏。
1、听音乐《有趣的声音》,鼓励幼儿模仿音效,让幼儿说出听到了哪些声音,哪个声音长?哪个声音短?
2、小结:我们生活中的声音,有长也有短,老师用一根长纸条表示长音,如:喵-;把这根长纸条剪成两段,就变成两个短音,如:汪汪;出示纸条,让幼儿形象理解。
3、启发幼儿用肢体表现长短不同的声音,如:长音,伸长手臂;短音时,握拳手臂收回。
4、启发幼儿用身体动作演奏声音的长短节奏。如:拍手、踏脚、摇头-----
奥尔夫音乐教案(精选15篇)
奥尔夫音乐教案 篇1
目标:
1、 了解杜鹃花与玫瑰花的颜色及形状。
2、 通过肢体游戏感应歌曲中的快板、慢板。
3、 在创编花的造型中感受春天的美。
活动准备:
挂图P3、各色杜鹃与玫瑰幻灯片、塑料花、风车花、呼啦圈、CD
活动过程:
一、 故事引导
师:小草在阳光仙子和凤姑娘的帮助下,慢慢的.长大了。这时候,春姑娘带着她漂亮的彩带来了,她把彩带一扬,啊!!!不仅小草长大了,看,还有很多漂亮的花都开了。花的颜色可真多都有些什么花呢?
二、 认识花
师:小朋友,你们想去花园赏花吗?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 杜鹃花
放映幻灯
幼儿观察,教师介绍杜鹃花的别名、颜色,并告诉幼儿杜鹃花在每年的春天才会开。
2、 玫瑰花
师:花园里的杜鹃花真美,我们再看看,还有什么花呢?谁会认识这种花?
观看幻灯,教师介绍玫瑰花的叶子、枝干,并知道玫瑰花有哪些颜色。
三、 花的游戏
1、 手腕花
师:春姑娘给小朋友带来了很多花,你们喜欢花吗?我们一起来和花玩游戏吧!
教师扮演春姑娘给幼儿送花。
教师清唱,快板部分幼儿依乐句在自己不同肢体部位开花,慢板部分变成花仙子依乐句左右摇摆。
2、 风车花
师:小花朵和小朋友在一起真开心,瞧!这是什么啊?哦,风车花也想和大家一起游戏,那我们先来看看老师是怎么和风车花玩游戏的,风车花会听音乐哦!
播放音乐,教师示范。再次播放音乐,幼儿与风车花游戏。
3、 花朵与蝴蝶
师:风车花好玩吗?蝴蝶仙子闻到了花香,也飞了过来,原来蝴蝶和花朵是好朋友,你们有没有好朋友呢?
奥尔夫音乐教案范文(精选14篇)
奥尔夫音乐教案范文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各种不同动物的动作和声音,并模仿各种动物。
2、引导幼儿通过打招呼游戏,创编各种不同的肢体动作。
3、在游戏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动物一起游戏的乐趣。
4、体验自主替换歌词的愉悦情绪。
5、初步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节奏既充满幻想希望的情感,并尝试用语言进行表述。
活动准备:
挂图P1、动物图卡:猫、马、鸟、鸭、狗、猪、铃鼓
各式道具:纱巾、水袖、各类乐器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导
师:小朋友们早上好!老师今天把音乐书里的宝宝请出来了,我们一起来看看他还带来了那些朋友呢?
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图画。
师:嗯,宝宝在草坪上正在和小动物们玩游戏呢,宝宝说啊,叫到谁的名字,谁就要大声的说“到”,可是,小动物们都不会说“到”,该怎么办呢?于是,小动物们都想了个办法,宝宝叫到它们的名字,他们就用美妙的声音来回答。
二、肢体游戏
1、点名游戏
师:我们也一起来玩点名的游戏吧!老师点到谁的名字,谁就大声的说“到”,老师要是说“小朋友”,小朋友就一起说“到”,明白了吗?
教师引导幼儿以肢体不同部位回答“到”。
师:我们可以用小嘴巴来回答,还可以用什么地方回答呢?还可以怎么说?(肩、手、臀、头、舌头)
2、肢体意识游戏
师:小朋友想出了这么多可以回答的部位,那他们都会怎样动,来回答老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朋友的肩膀可以怎样动。
肩:耸肩、揉肩、摆肩······
奥尔夫音乐教案集锦(精选12篇)
奥尔夫音乐教案集锦 篇1
一、活动目标:
(一)学习儿谣《石头》,掌握节奏。
(二)能大胆的用石头进行游戏造型。
(三)体验合作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音乐CD、各种石子、布袋、各种材质的物体
三、活动过程:
(一) 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师:蝴蝶们一看到小蜜蜂,就急忙要将它赶走,因为小蜜蜂的刺又尖又硬。小石头来了,他要大家想想有谁能和小蜜蜂一起玩呢?……
2.请小朋友模仿石头作出僵硬的造型,教师推一推学生的'身体,看看是否坚硬。
(二)学习童谣《石头》
1.软与硬的感触
2.闭目触摸:请幼儿将手放进布袋里触摸一样东西,并表述特征。
3.发表感受
4.教师请幼儿说说石头的功能。它们都可以做什么。
5.观察石头外形、练习堆叠。
(1)幼儿每人三颗石头:第一段语词“一颗石头当鸡蛋”放下一颗石头。“两颗石头来作伴”再放一颗石头,“三颗石头丢炸弹”丢石头炸弹在两颗石头中间,“再来一颗怎么办?”空手耸肩。
(2)第二段语词与第一段相反,逐一收石头。
(3)石头乐器:学生每人两颗石头一边念语词一边石头互相敲击演奏。
(三)创意石头造型
1.幼儿分成若干组围成小圈,模仿各种石头的样子
2.创作:选出小组长取石头,小组自由创作图案。
3.大家欣赏,教师点评。
奥尔夫音乐教案集锦 篇2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开车歌》
2.分辨行进与停止的交通信号并做相应的动作。
重点难点:
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CD《开车歌》,红色、绿色交通灯纸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