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

时间:2025-04-05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精选16篇)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 篇1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具体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感受作者生动具体的描写和长期细致的观察。学习观察和描写的方法。)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篇课文主要讲了爬山虎的___和____?(爬山虎的叶子和脚)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爬山虎的脚。

  1、板书:爬山虎的脚(齐读课题2遍)

  2、质疑:学习爬山虎的脚,你最想知道什么?(随机板书)

  板:样子?

  怎样爬?

  ……

  3、小结:同学们提出的这些问题很有学习的价值!课文第3自然段就就讲了爬山虎的样子,还讲了它生长的位置和颜色,请同学们打开课本默读课文,画出这样的句子。

  【通过质疑提出问题,来引发学生对事物的'欲知性和提高学习兴趣,直奔教学目标。】

  二、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

  找一找:学生默读课文,画出描写爬山虎样子、生长位置和颜色的句子。

  说一说:你找出了哪些句子呢?从这些句子中你知道了什么?(板:茎上长叶柄枝状细丝嫩红)

  谁能说说蜗牛的脚是怎样的?(触角很细,头上有圆片)

  师:哦,原来爬山虎的脚就是这些细丝。

  画一画:请同学们用笔画出你了解到的爬山虎,看谁画得又快又好!(学生绘画)

  评一评:谁愿意把自己的画让老师展示一下,请同学们对照板书评评这幅画。(投影爬山虎实物)

  读一读:谁能通过朗读读出你了解的爬山虎吗?

  【利用对比教学,让学生感悟爬山虎脚的特点,采取说、画评的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语感和表达能力】

  三、了解爬山虎是怎样爬的

  过渡:师:作者把爬山虎描写得多么细致呀!是什么原因呢?书中有这样的一句话,谁能独具慧眼找出来呢?

查看全文

《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精选17篇)

《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 篇1

  教材分析:

  这篇讲读课文介绍了爬山虎的叶子和脚的特点以及它是怎样用脚往上爬的,启发人们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读懂课文,还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写作方法。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学习作者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的特点。教学的难点是体会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彩色笔、画纸。

  教法学法:我利用多媒体直观教学,创设多种情景突破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质疑课题。

  同学们回想一下,《雪地里的小画家》都是画的什么?(小猫的脚、小狗的脚……)这些都是动物的脚。那你们知道植物也长脚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叶圣陶老先生写的《爬山虎的脚》。(板书课题并齐读,接着质疑课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

  大屏幕出示生词,多种形式认读。

  2、感知课文内容。

  说说课文介绍了爬山虎的哪些方面?

  三、学习探究,交流感悟

  1、自主选择,以学定教

  你对爬山虎哪一方面最感兴趣?这样就把学习的选择权交给学生,教师再以学定教,打破传统的“串讲”形式。(这一问题预设有两种情况,可能多数同学对爬山虎的脚感兴趣。根据学生的选择随机交流话题)

查看全文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精选17篇)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 篇1

  学习内容

  爬山虎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我能学会生字新词,正确读写“均匀、重叠、空隙、痕迹、触角”等词语。

  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还要背诵下来。

  3、我要积累描写爬山虎叶子的句子,了解爬山虎的脚的样子。

  学习分析

  《爬山虎的脚》作者叶圣陶,这篇文章细致描述了爬山虎脚的特点,通过学习这篇文章,要学生学习做着的观察方法和表达能力,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学习准备

  1、读读课文,要求读通顺、读正确。碰到不认识的字,查阅字典并读准字音。2、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叶圣陶及其主要作品。

  学习流程

  一、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会认5个生字

  2、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学习第一部分。

  二、自主独学

  1、初读全文,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初步掌握生字,理解词语,(均匀蜗牛触角蛟龙萎)了解课文大意

  2、检查生字预习情况

  (1)一个学生领读,全体学生齐读

  (2)任选生字,指名学生认读。

  (3)查字典,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均匀蜗牛触角蛟龙萎

  3、指名讲述课文大意。

  三、合作研学

  小组探究:

  1、全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并总结段落大意。

  2、学习第一自然段(第一部分)

  (1)齐读,思考:这两句话从哪些方面介绍了爬山虎?

  (2)填空:

  爬山虎生长的特殊环境————————————————————。

  爬山虎是生长——————————

  爬山虎生长的特点是————————

查看全文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精选22篇)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感受爬山虎的也得可爱,感悟爬山虎脚的特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2、品味文中生动形象及准确、精当的语言、并积累语言。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和爱好,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动过对字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2、体会作者是怎样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写出爬山虎的。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品为重生动形象精确的语言,并积累词语;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会背课文。

  教学过程;

  一;了解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

  1、老师范读学生一边听,一边劝出血爬山虎怎么爬的动词。

  2、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巴拉贴。

  3、学生自主探究爬山虎是怎样爬的,注意‘变‘‘弯’与贴的因果关系的理解。

  二、重点理解什么叫脚,一脚一脚往上爬。

  1、假设黑板是堵墙,这就是爬山虎的一根茎【老师用彩色粉笔画】这是嫩叶【画叶】让学生上台用手演示爬山虎的脚,用动作演示爬山虎是怎么爬的。

  2、教师小结【略】

  三、学习第五自然段;

  1、对比学习触着墙的和没有触着墙的不同情况。

  没触着墙的;板书、萎了。

  触着墙的;板书、牢固。

  2、爬山虎的脚愈强的关系怎样。

  3、课文那个自然段告诉我们这个意思。

  四、总结

  这篇课文围绕爬山虎的脚来写,为说清楚这个意思,作者进行细心而有序的观察,并准确生动的语言描绘,示爬山虎的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查看全文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精选22篇)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感受爬山虎的也得可爱,感悟爬山虎脚的特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2、品味文中生动形象及准确、精当的语言、并积累语言。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和爱好,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动过对字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2、体会作者是怎样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写出爬山虎的。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品为重生动形象精确的语言,并积累词语;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会背课文。

  教学过程;

  一;了解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

  1、老师范读学生一边听,一边劝出血爬山虎怎么爬的动词。

  2、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巴拉贴。

  3、学生自主探究爬山虎是怎样爬的,注意‘变‘‘弯’与贴的因果关系的理解。

  二、重点理解什么叫脚,一脚一脚往上爬。

  1、假设黑板是堵墙,这就是爬山虎的一根茎【老师用彩色粉笔画】这是嫩叶【画叶】让学生上台用手演示爬山虎的脚,用动作演示爬山虎是怎么爬的。

  2、教师小结【略】

  三、学习第五自然段;

  1、对比学习触着墙的和没有触着墙的不同情况。

  没触着墙的;板书、萎了。

  触着墙的;板书、牢固。

  2、爬山虎的脚愈强的关系怎样。

  3、课文那个自然段告诉我们这个意思。

  四、总结

  这篇课文围绕爬山虎的脚来写,为说清楚这个意思,作者进行细心而有序的观察,并准确生动的语言描绘,示爬山虎的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查看全文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和说课(通用17篇)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和说课 篇1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爬山虎脚的特点来写片段的,从中领悟围绕一个意思来写好片段的方法;

  2、认识大自然的神奇,培养自己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爬山虎脚的特点来写片段的,从中领悟围绕一个意思写好片段的方法;

  教学难点: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

  教学准备:

  1、在黑板上画好一幅爬山虎(缺脚)的图案。

  2、多媒体课件:(1)爬山虎的脚爬墙示意图;

  (2)一堵墙上的爬山虎。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作者是怎样观察事物的?爬山虎的脚是怎样在墙上爬的?我们就带着问题来学习第三段。

  二、学习第3自然段

  1、默读;用~~划出爬山虎脚的句子,这几句话分别讲了什么?

  2、提问、出句子投影,齐读。

  3、指名在已画好的爬山虎上添画脚,要求学生在几种彩色粉笔中,选择正确颜色画脚。

  以课文为根据,对照学生在黑板上画的爬山虎的脚,评议。

  请学生到黑板前用课文的语言讲述爬山虎的脚生长的位置、形状和颜色,全班说。

  4、这一自然段讲了什么?

  5、 教师引读写脚的句子,指导背诵。

  6、作者能把爬山虎的脚写得那么形象具体,说明了什么?课文哪个词语突出了这一点?(注意)

  三、学习第4自然段

  1、自由读。

  2、听录音,请同学们合上眼睛,想像一下爬山虎是怎样在墙上爬的?

  3、多媒体显示、理解。(一棵爬山虎是怎样在墙上爬的。)

  4、用“▲”划出爬山虎在墙上爬的动作: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