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课教案

时间:2025-04-05

数学专项练习课教案(精选3篇)

数学专项练习课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会按照形状,颜色,大小进行分类。

  2、学习根据纵向与横向标记给物体定位,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重点:学会按照形状,颜色,大小进行分类。

  活动难点:学习根据纵向与横向标记给物体定位,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PPT课件,幼儿操作卡。

  活动过程

  一、送图形宝宝回家,了解图形的基本特征。

  1、看PPT,分类。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图形宝宝,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图形宝宝呢?他们有哪些特质?请你们根据分类的特质,把他们送回家好吗?

  2、请个别幼儿说说他老师指的是什么图形,有什么特点,应该送回到哪里?

  二、出示图一,让幼儿观察,示范讲解双形双维排列的规则,教师讲解按形状、颜色分。

  1、师:老师这来了几个图形宝宝,它们是谁呀,(一一出示图形讲出图形的特征)它们告诉我它们呀找不到自己的家了,怎么办?(帮它们找家)

  2、出示图形屋,这个图形屋就是图形宝宝的家,我们来看看上面有上面呀?(颜色标记、形状标记)这说明我们要根据它的颜色标记和形状标记来帮图形宝宝们找到它们的家。

  3、我们先来看看横排,我们也叫它行,第一个前面的颜色标记是红色,那它整行都是红色图形的家,那第二个是什么颜色标记?(蓝色)又是谁的家呢?(蓝色图形的家)

  4、横排看好了,现在我们再来看看竖排,我们叫它列,第一列是什么标记?(正方形标记)说明这一列都是正方形的家,那第二列呢?(三角形、三角形的家)

查看全文

《松鼠》快乐练习:课堂达标(精选15篇)

《松鼠》快乐练习:课堂达标 篇1

  a卷 课堂教学跟踪训练(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按提示填空(20分)

  1、课文介绍了松鼠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五个方面。

  2、本文主要采用____、____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

  3、松鼠的外貌特征是____,性格特征是____,行为特征是____。

  二、字词积累与运用(36分)

  1、我能把字写漂亮(看拼音,写词语):(16分)

  miǎn qiǎng

  (  )xùn liáng

  (  ) tái xiǎn

  (  ) xiá zhǎi

  (  )       jiǎo jiàn

  (  ) zhēn zi

  (  )yīng xíng

  (  )duò shǒu

  (  )

  2、汉字小游戏(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12分)

  乔 (  )(   )  青(  )(   )

  (  )(   )   (  )(   )

  (  )(   )   (  )(   )

  3、我能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8分)

  面容(   )  眼睛(   )  身体(   )  爪子(   )

  动作(   )  声音(   )  四肢(   )  尾巴(   )

  三、小法官,巧判案(用“√”“×”判断句子的正误)(12分)

  1、松鼠通常一胎生五个。            (  )

  2、松鼠最爱下水。               (  )

  3、松鼠不是肉食动物。             (  )

查看全文

课前练习课《冰花》(精选12篇)

课前练习课《冰花》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冰”字的字理和它的汉字演变过程。

  2.正确、通顺朗读课文并提高读题质疑和合理想象的能力。

  3.激发阅读兴趣,形成阅读期待。

  教学重点、难点:激发阅读兴趣,形成阅读期待。

  教具准备:生字卡、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课前导入

  同学们,您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出两则谜语看看谁猜得又对又快。

  (粉红小嘴巴,桃树是它家。夏天来到了,抱个胖娃娃。)——桃花

  (一个小姑娘,她家在荷塘。身穿粉红袄,坐在绿船上。)——荷花

  (不怕霜寒最勇敢,最爱秋天里开放。形态不同气味香,五颜六色真好看。)

  ——菊花

  二 新课揭题

  (一)猜谜激趣、揭题。

  1.过渡:刚才小朋友们猜了春天的桃花、夏天的荷花、秋天的菊花,冬爷爷也来凑热闹了,他想让小朋友们再猜一则谜语,它就躲在你们的校本作业第10课课前预习第一项中,赶紧打开读一读,猜一猜吧。

  2. 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读校本作业本课课前预习第一项。

  谁来当当小老师把谜语读出来给大家猜。

  3. 指名猜答案,随机出示课题,指名读准课题(强调“冰”的后鼻音)。

  (二)“冰”字演变

  1.出示“冰”的实物图片和古汉字。

  2.从你们好奇的眼神当中,老师看出来你们很想知道古汉字“冰”是怎样演变成现在的“冰”呢?小朋友们可以自己在校本作业本课课前预习第二项中找到答案。

查看全文

二年数学上:《第四单元-5的乘法口决练习课》设计(通用2篇)

二年数学上:《第四单元-5的乘法口决练习课》设计 篇1

  第四单元课时备课

  课题5的乘法口决练习课   

  1、教学目标 :使学生熟练1-5的乘法口决,进一步理解交换被乘数和乘数的位置积不变。

  2、教学重点、难点:能根据一句口决写出两个算式并熟记算乘加乘减混合式题。

  3、教具、学具准备:小黑板、投影机、多媒体(乘法口决表)

  4、教学过程 :

  步骤师生活动 修改意见

  1、集体背1-5的乘法口决

  2、指名背1-5的乘法口决

  3、4×3= 3×2=

  3×4= 2×3=

  口决:

  4、下面每句口决,可以写出哪几个乘法算式

  二四得八 一五得五 四四一十六

  三四十二 二二得四 三五十五 1、 大家齐背1-5的乘法口决

  2、 把乘法口决写完整

  ( )五十五 三( )十二

  ( )四得八 ( )四十六

  四( )二十 ( )五一十

  ( )三得九 五( )二十五

  3、列式计算

  1.5个3是多少?

  2.4个5是多少?再加一个5是多少?应用题

  (1)小明做数学题,每行做5道,做了2行,一共做了多少道?

  (2)提问:这道题求什么?2个5的和是多少?怎样列式?

  (3)小明做数学题,做了2行,每行做5道 ,一共做了多少 道 ?

  (3)比较 上面两 应用题。 

  教学反思 

二年数学上:《第四单元-5的乘法口决练习课》设计 篇2

  第四单元课时备课

  课题2、3、4的乘法口决练习课

  1、教学目标 :使学生熟记2、3、4的乘法口决,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4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查看全文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练习课(精选2篇)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练习课 篇1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练习课扬州市邗江区实验学校     杜祥栋教学内容:教科书练习一的第4~8题,你知道吗。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现实的应用题情境中,更深刻的理解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基本思考方法,并能正确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2.进一步加深对百分数的理解,体会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加深对“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问题的理解。教学难点:从问题出发分析问题的方法。设计理念:设计这节练习课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加深对解决相关问题的基本方法的理解。其中介绍“你知道吗”等环节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复习铺垫       上节课我们研究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类型,问一下同学们:甲比乙多百分之几怎样求?乙比甲少百分之几呢?以本班男女生人数举例:男生比女生多(少)百分之几怎样列式?女生比男生少(多)百分之几又怎样列式?两个计算出来的结果一样吗?为什么不一样?   指名学生回答。    二、指导练习           1.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一的第4题先指导学生读题。   第一个问题是求谁是谁的百分之几?你会列式解答吗?第二个问题是求谁是谁的百分之几?题目中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不会游泳的有多少人,你怎么先求出这个问题?自己试着列式。2.比较这两个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画出线段图来帮助学生理解。(两个问题所示的线段正好合成单位“1”)3.提问:第(2)题还可以通过什么方法得到?4.你还能举出生活中的一些类似的情况吗?  学生列式,集体评讲。   学生列式,集体订正。学生讨论,鼓励大胆说出自己的猜想。 启发学生用“1”直接减去第(1)题所得到的百分数。

查看全文

二年数学下:《第二单元-练习课》设计(精选2篇)

二年数学下:《第二单元-练习课》设计 篇1

  第十二课时   练习课(二)

  教学内容:                     

  课本P34页,练习七8、9、10题。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的乘、除法知识解决问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技能。

  教学难点 :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图片、题卡或课件等。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引入

  1、我们已经学了利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你们都有哪些收获?把你的收获再组里交流一下。

  2、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二、探索学习

  1、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七第8题。

  (1)、学生先独立思考完成,教师巡视。

  (2)、交流汇报,集体订正。

  2、引导学生完成第9题。

  (1)、出示情境图,学生看图思考,独立完成练习。

  (2)、同桌相互交流,说说题意、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

  3、引导学生完成第10题。

  (1)、出示情境图,学生观察画面,确定要先解决什么问题。

  (2)、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解题思路。教师巡视。

  (3)、全班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练习与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扩大用除法计算解决问题的空间,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用数学的同时,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做完题后让学生交流解题思路,让学生在交流中分享成功。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