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技术教案

时间:2025-04-05

劳动技术教案(精选11篇)

劳动技术教案 篇1

  课时:2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学习,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教育。

  2、进一步学习制作劳动情节的作品。

  作业要求:

  创作一幅有劳动内容的绘画作品。

  课业类别:绘画创作课

  学生学习用具准备:

  铅笔、油画棒或水彩。

  教师教具准备:

  同学以前画的有关创作作品。

  教学过程:

  第一节

  1、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2、出示课题,解题。

  给学生讲解劳动的意义。劳动创造人类历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

  3、分组讨论,请同学们介绍自己最记忆深刻的一次劳动。然后大胆的讲出来。

  4、教师提出绘画要求:

  A、要画自己的亲身经历;

  B、注意画出任务的动作;

  C、添画背景要有利于突出劳动场面。

  5、学生分组作画,老师辅导,指出缺点和不足。

  6、小结:对构图及劳动动态表现较好的同学提出表扬。不止下节课所需工具:彩笔、油画棒、彩色铅笔等。

  第二节

  1、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2、总结上节课同学们作业情况,将一些好的作品展示给同学。

  3、介绍本课时任务:给上节课作业涂上颜色。

  4、介绍作画步骤:

  A、勾线

  B、用彩笔直接对画面进行补充、修改

  C、给主要人物涂色,然后是背景。

  5、学生分组作画,教师指导。

  6、估计学生作画时间较短,如完成不了,可增加一些课外时间。

劳动技术教案 篇2

  第一节认识元器件(2课时)录像

  本门课是针对初中学生开设的劳动技术教育课,主要向学生讲授电学的初步知识及趣味小制作。培养学生对电学知识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查看全文

其他教案-劳动技术教案

第一章水  稻
教学目标 :了解水稻的基本知识 学习水稻的种子处理、浸种催芽、早中晚稻软盘旱育秧、抛秧移栽、防治病虫害等知识
第一课时:第一节  种子处理
水稻的基本种植情况
在我省的粮食生产中,水稻的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居首位。稻米含有淀粉、蛋白质、脂肪等多种营养成分,是我省人民的主要食物,也是我省出口创汇的重要农产品;稻草、米糠不仅是饲养家畜、家禽的饲料,也是医药、化工和轻工行业的重要原料;稻壳是生产天花板等
建筑材料的原料。因此,学习水稻的主要栽培技术,对于改善人民生活。加速我省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战略意义。
种子处理
水稻种子在浸种催芽前,必须先对种子进行处理。种子处理的目的是:杀死种子上携带的病菌,清除种子中的杂质,选出健壮饱满的种子。搞好种子处理工作,要求了解晒种、测定种子的发芽率、种子消毒等种子处理技术,初步学会盐水选种的技术。
1、发芽试验
为了解种子质量,播种前要做好发芽试验。其方法是:从稻种中随机抽取有代表性的种子,分成2~3组,每组50或100粒种子,放在铺有滤纸的发芽器皿(或小布袋)内,加足水后,放入温箱或火炕上,使其在28℃~30℃温度条件下发芽。第4—5天计算种子的发芽率(势),第10天计算出发芽率,求出的各组的平均值,即为发芽率(势)。
发芽率低于80%的种子,是不符合种子质量标准的种子。要及时更换。软盘育秧更要重视发芽率。
2、晒  种
晒种可提高种子的发芽率。晒种时,种子铺成3—4厘米厚,要勤翻动,避免受热不均匀,并要注意防潮,一般晒3~4天即可。

查看全文

劳动技术课教案(通用12篇)

劳动技术课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纸盒的了解,培养学生“联想状物”、“借形造像”的能力。

  2、学会借助生活中的各种纸盒,创造出一件作品。

  教学重难点:

  制作的`作品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纸盒示范作品,纸盒的资料

  2、学生准备:剪刀、胶水、红丝带、废旧卡纸。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

  1、在过节或过生日的时候你们常常会收到礼品吧,用过的礼品包装盒你是怎么处理的?

  2、家里经常买的一些食品或生活用品,他们大都有包装盒,爸爸妈妈是怎么处理这些包装盒的?

  3、如果随便丢弃,会有什么害处?(污染环境,资源流失,浪费纸质材料等等)

  4、除了制成再生纸,你认为废旧包装盒还能有神用途?

  导入课题:废旧的纸盒除了能盛放其它东西,我们还可以利用它的形状、颜色等原有条件和特点,进行造型设计,通过在制造而成为一件艺术品、实用品或玩具模型等。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制作纸盒造型的作品。

  二、设计制作:

  1、 展示、观赏纸盒造型示范作品。

  说明:这些作品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哀号,利用废旧纸盒原有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点,进行构思,设计而成的。如书中的人物,动物,器物,建筑,家具,交通工具等纸玩具,请大家在观赏这些作品时,认真思考原有纸盒与作品之间的关系,发现其中的巧妙之处。

  2、设计,确定制作一件作品。

  分析各自带来的各式各样的纸盒,利用它们的形状、色彩等方面的条件,联想设计,确定制作一件自己喜爱的作品。

查看全文

《劳动的开端》教学实录(精选12篇)

《劳动的开端》教学实录 篇1

  师:同学们,这节课咱们来继续学习《劳动的开端》这一篇课文。咱们已

  经上了一节课了,谁来说说哪些内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生:我印象特别深的是资本家和他们的走狗们根本不把劳动人民的身体不当一回事。

  生:作者小小年纪就要去劳动,我特别感动。

  生:这篇课文充分揭露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

  生:我觉得作者很懂事,家庭很困难,他用劳动来解除饥饿的威胁。

  师:同学们,正像刚才大家说的那样,在当时这样的社会中,那些本该像我

  们一样坐在教室里读书学习的孩子,却过早地尝到了人间的冷暖;那些本该拥有着理想和幸福的孩子,也过早地承担起了生活的重任,踏上了艰难的道路。打开课本,请大家好好地去读一读作者挑煤赶路这一部分内容,在这里,有没有特别打动你的地方?请你用——划出来。然后再好好地去想一想,究竟是什么打动了你?开始。

  (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

  师:有没有特别打动你的地方?

  生:“我鼓起勇气,挑起煤筐往前走。一不留神,一个跟头栽倒在半山腰。

  因为这句话写出了我很坚强。

  师:你体会得很好,能不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

  (学生再读这句话,读得很快。)

  师:读得这么快,慢慢读。

  (学生三读这句话。)

  师:这一次好多了。同学们,还有其它打动你的句子吗?

  生:这句话特别打动我“扁担把肩膀压得生疼,担子从左肩换到右肩,从右肩移到左肩,换来移去,两个肩膀都吃不住劲了,只好停下来歇一歇。”

查看全文

家务劳动小能手教案(通用2篇)

家务劳动小能手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交流做家务事的感受,从范例中具体懂得写学做一件家务事的要求和方法;选好内容,定好题目,动手写作。

  教学过程:

  一、揭题,启发谈话,激发习作兴趣

  1、同学们,老师发现我们班的同学在班级里都挺能干的,我想你们在家里也一定是挺能干的。你们一定做过许多家务事吧,你能告诉大家你会做哪些家务事吗?(板书:家务)

  2、指名说。不错,你们都是爸爸妈妈的好帮手。这节课,我们练习把自己学做的一件家务事写下来。

  二、指导审体,明确要求

  1、课件出示作文要求:

  你是家庭的小主人,是爸爸妈妈的好帮手。最近你又学会了哪些家务事(如洗碗、洗衣服、整理房间、煮饭、喂猪、包饺子、钉纽扣等)?选择一件写一篇作文,题目自己定。要先想想自己要表达的中心是什么,再把学做这件家务事的过程写清楚,按一定顺序写下来,注意要语句通顺,意思连贯。写完以后要认真修改。

  2、齐读习作要求

  3、这次作文要求我们写什么?(板书:做家务事)怎么做?(板书:学)谁学做?(我们自己学做家务事)题目要求我们写几件呢?(一件)怎么写?题目向我们提了哪些要求?(引读题目中要先再)按一定顺序写,按什么顺序写呢?(按学做家务事的过程写)

  三、引导选材,开拓思路

  1、题目要求我们选择自己最近学做的一件家务事写篇作文,选择哪一件呢?请同学们注意,这一件事一定要是自己做了的,而且学做的这件家务事是次数多、印象深、记得清的。

  2、根据教师刚才的要求,那么在学做家务的过程中,你印象最深刻、最喜欢干的是哪种家务事?你准备选择哪一件事?要表达一个什么中心呢?(我准备选择拖地,想表达拖地也有学问这一中心;我准备选择炖牛奶,想表达自己的事自己做这一中心;我准备选择整理房间,想表达从小爱整洁这一中心;我准备选择喂猪,想表达学做事要多想办法这一中心。)

查看全文

《劳动的开端》第一教时(通用17篇)

《劳动的开端》第一教时 篇1

  课时目标:

  1、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新词,读准多音字在词语中的读音。

  3、理清课文顺序,给课文分段。

  4、理解第一段比喻句的意思。

  5、了解旧社会穷人苦难的生活。

  教学安排:

  一、解题激疑,揭示新课

  1、“开端”是什么意思?“劳动的开端”是什么意思?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9课《劳动的开端》。

  2、读了课题,你产生了哪些疑问?

  这是一次什么样的劳动?作者什么时候去参加劳动的?为什么把这次劳动称为“劳动的开端”?通过这次劳动反映了什么……

  二、简介作者,了解背景

  吴运铎,1915年生,江西萍乡人.12岁开始在煤矿做童工.抗日战争时期至任总工程部副部长.他克服困难,制造出了子弹.地雷.手射炮等武器,支援前线.1947年在炮弹试验时凶曾经三次负伤,但仍顽强地工作和学习.解放后,他把自己的经历写成传记<把一切献给党>.这本书被称为”生活的教科书”他本人也被称为”中国的保尔.柯蔡金

  三 认读本课的生字和少数新词,扫清阅读障碍。

  注意本课几个多音字的读音:挑(tiāo)脚、得(dé)了吧、半夜就得(děi)动身、落(là)在后头。、煤藏(cang )    宝藏(zang )  

  四. 听课文录音,了解大意

  1、听课文录音,思考:

  (1)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作者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又写了什么?

  作者先写自己小时候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为了解除饥饿的威胁,决心去挑煤。再写第一次挑煤的经过。最后写第二天又去挑煤,从此走上了艰难的生活道路。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