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伙伴》教案(精选12篇)
《伙伴》教案 篇1
教学课题:
伙伴教学目的(知识、能力、情感、其它)
1、通过欣赏,能区分中国传统国画和西方画种油画以及雕塑、摄影的不同表现形式,学习简单观察艺术品的方法。
2、会描述作品表现的内容,通过讨论、交流,能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并说出自己和伙伴(人、动物、物品)的故事。
3、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班里的同学间应友善相处,珍惜伙伴间的友谊,真心对待别人,爱护身边的小动物、植物,珍视它们的生命,情感。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有效地观察画面,找出不同表现方法所呈现出的不同效果。注意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并联系实际进行简单的创作。
教学难点:
理解不同背景下的艺术作品所表现的情感,并加以描述。
课前准备:
课业类别:
欣赏课时:
课时教学活动过程:
第1课时
一、组织教学:
按常规进行
二、讲授新课:
1、你们有伙伴吗?谁想讲讲自己的伙伴是谁?你了解你的伙伴吗?(找一对伙伴上台,一个在教室回答问题,一个到教室外回避)小伙伴经常在一起做什么?想想:古代的小伙伴会做些什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18课《伙伴》。
2、下面我们来一同欣赏书中的作品重点欣赏《艰苦的岁月》,学习细致地观察作品中的细节,找出这尊雕像都有哪些伙伴关系。听老师的问题,找学生回答。
3、欣赏,边欣赏边讲解通过观察,找学生回答问题。
4、你的好伙伴是谁?你要对他说什么?为他做什么?人与动物也可以做伙伴吗?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我们的动物伙伴?找学生谈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人与植物之间如何做伙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理解伙伴的含义。进行德育渗透。
《伙伴》教案(精选17篇)
《伙伴》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餐、丢”等13个生字,会写“问、间”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乐于帮助他人的愿望和行动。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朗读课文。教育学生乐于助人。
教学时间:2课时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结合生活实际谈话,揭示课题
1、说一说,你的小伙伴是谁?
2、板书“小伙伴”,请小朋友说说自己的小伙伴有哪些?在小伙伴之间发生过什么事?
二、提出要求,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划出生字多读几遍。
2、想一想,课文中的小伙伴是指谁?写了他们之间的什么事?
三、检查自学情况、交流反馈
1、采用多种形式检查生字读音:
⑴ 教师出示生字,请部分学生读,其余当评委。
⑵ 同桌同学互读。
⑶ 请学生当小老师带领同学读。
⑷ 指名几位学生读课文。
一个个生字,同学们都会读了,把它藏在课文中,你也会读吗?谁来念念课文?
2、学生交流汇报:
⑴ 再读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哪些小朋友?谁是谁的`小伙伴?
⑵ 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引导学生简单叙述)
四、复习巩固生字
1、出示生字,开火车读。
2、小组长检查组员识记生字。
五、指导书写“问、间、伙、伴”四个字
1、出示四个字,引导学生分析(有什么特点?书写时要注意什么?)并尝试书写。
2、重点指导书写“问”、“伙”。
《伙伴》优秀教案(精选13篇)
《伙伴》优秀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餐、丢”等13个生字,会写“问、间”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乐于帮助他人的愿望和行动。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朗读课文。教育学生乐于助人。
教学时间:2课时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结合生活实际谈话,揭示课题
1、说一说,你的小伙伴是谁?
2、板书“小伙伴”,请小朋友说说自己的小伙伴有哪些?在小伙伴之间发生过什么事?
二、提出要求,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划出生字多读几遍。
2、想一想,课文中的小伙伴是指谁?写了他们之间的什么事?
三、检查自学情况、交流反馈
1、采用多种形式检查生字读音:
⑴ 教师出示生字,请部分学生读,其余当评委。
⑵ 同桌同学互读。
⑶ 请学生当小老师带领同学读。
⑷ 指名几位学生读课文。
一个个生字,同学们都会读了,把它藏在课文中,你也会读吗?谁来念念课文?
2、学生交流汇报:
⑴ 再读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哪些小朋友?谁是谁的`小伙伴?
⑵ 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引导学生简单叙述)
四、复习巩固生字
1、出示生字,开火车读。
2、小组长检查组员识记生字。
五、指导书写“问、间、伙、伴”四个字
1、出示四个字,引导学生分析(有什么特点?书写时要注意什么?)并尝试书写。
2、重点指导书写“问”、“伙”。
《伙伴》教案(精选11篇)
《伙伴》教案 篇1
一、学习目标
① 会读“餐”、“丢’等 13个生字,会写“问”、“间’等 6个字;
② 联系生活,朗读人物对话,体会人物的不同心情。
③ 懂得当别人遇到困难时,应该真诚地去帮助他。
④ 有乐于帮助他人的愿望。
二、教学重点 指导朗读、认识生字新词、写生字
教学难点懂得关心他人,乐于助人
三、教学用具课文朗读录音磁带、生字卡片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在你的身边,有许多小伙伴,你们常在一起学习玩耍。有位叫玛莎的小朋友,她也有几个小伙伴,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一起来学一篇新课文《小伙伴》。(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① 学生自读课文,初识生字,了解课文大意
②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余学生仔细听:是不是读准了字音?
③ 检查自学生字:
a.出示生字卡,检查读音。(重点读准“餐”、“糟”、“粗”等平舌音;“概念”念ɡài,不念kài)
b.同桌互相抽读生字。
c.学生再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d.分组练习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④
师范读,听完后说一说:
a.玛莎有几个小伙伴?他们都是谁?(勾画出维加、安娜、安东的名字)
b.玛莎在春游那天遇到了什么麻烦?(引入课文)
三、朗读课文,明白小伙伴之间应当怎样互相帮助
游戏伙伴连教案(精选2篇)
游戏伙伴连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报纸把两个朋友连在一起。
2.和朋友连在一起行走时尽量协调行动。
3.培养幼儿团结合作的观念。
4.初步培养幼儿体育活动的兴趣。
5.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尝试用报纸把两个朋友连在一起,协调的走不把报纸撕坏。
2.教学难点:两人能和谐的喊口令行动时尽量协调行动。
活动准备:
1.数量充足的废旧报纸并挖洞。
2.室外较宽敞的场地。
活动过程:
1.找个好朋友
(1)师:我们小朋友是不是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啊?(是)那我们边唱《找个朋友》啊,边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好不好?(好)
(2)师:你们都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了吗?
(3)师:现在好朋友手拉手,坐在老师的边上。好朋友在一起,开不开心啊?
师:那想不想好朋友在一起不分开啊?老师这里啊有一种特别的方法,它能让两个好朋友不分开,象一个人一样。
2.好朋友不分开
(1)师:(出示制作的“伙伴连”)看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东西啊?(报纸)恩,这报纸有什么不一样的呢?(有两个洞)我请一个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做个游戏,和老师连在一起。
(2)师:有没有看清楚啊,那老师要请一对好朋友来试一试老师做的设计。把一条腿或一只手伸进洞里,这样两个好朋友是不是就连在一起了。师:现在请每对好朋友都拿一张报纸试一试,看看能不能连在一起。
提醒幼儿在钻的时候要注意动作幅度小一点,不把报纸撕坏。
(3)教师仔细观察,鼓励失败的幼儿找出原因再次尝试。
好伙伴教案(通用9篇)
好伙伴教案 篇1
活动目标和准备
在幼儿认识红、黄、蓝三原色的基础上调动幼儿的生活经验,引发幼儿产生颜色与不同事、物间关系的联想;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帮助幼儿学着理解他人的经历,使幼儿学会分享他人的感受。准备红、黄、蓝三色塑料圆片,彩笔等美术材料。
活动过程
1、幼儿自愿从红、黄、蓝三色塑料圆片中选择其一,并用“我是色娃娃”的句式,帮助幼儿加强角色定位。
2、师生共同在活动室内寻找“色娃娃”家的同伴,发展幼儿观察力;引导幼儿一边寻找一边用句式“色的”说说各自的发现,如“红色的橡皮泥”;以“开火车”的方式集体交流寻找结果。
3、幼儿做一做“色娃娃的色梦”:
(1)联想与颜色有关的人、物;
(2)用彩笔等表现出“色娃娃的色梦”,教师帮助幼儿拓展想象范围,从大自然、大社会和日常生活中寻找灵感。
(3)以集体或小组的形式说“梦”,教师要欣赏、认同和接纳幼儿的创意,帮助幼儿正确表达。
4、重新进行角色定位,继续活动。
区域设置和日常活动组织
将红、黄、蓝三色塑料圆片放置在“科学角”中,让幼儿随时自主玩耍,如透过三色塑料圆片看、玩“变色游戏”等。
与家长沟通计划
建议家长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联想与颜色相关的事情。
好伙伴教案 篇2目标:
1、学习用折、画、剪等方法制作好伙伴心形卡,并尝试画爱心符号来表达自己对同伴的喜爱之情。
2、制作中大胆使用各种材料装饰好伙伴心形卡。
准备:
正反折纸的经验教师制作好的伙伴心形卡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