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风》教案(通用15篇)
《画风》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用画、剪、粘贴等方式装饰纸盘。
2、发挥想象,运用自己的经验进行装饰设计。
3、合理运用材料,保持作品的整洁干净。
活动准备:
1、纸盘画范例若干。
2、纸盘、各色圆形纸、长条形纸、剪刀、油画棒、浆糊。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欣赏范例上的纸盘作品,发现制作的方法。
教师:出示范例,老师手上的盘子漂亮吗?盘子上有什么漂亮的花纹?(幼儿根据自己的观察完整的回答老师的问题)
教师:你知道它是用什么方法做出来的吗?(有用油画棒画的、有剪贴的、还有剪成碎纸贴成的,幼儿根据自己的观察发现制作方法)
教师小结:这些盘子上有各种各样漂亮的花纹,有小动物、娃娃的、还有植物的,有的是画出来的,有的是用油泥贴画的,还有的是用剪贴和撕贴的方法制作成的。
二、教师启发幼儿讨论制作方法。
教师:你喜欢什么样的花纹的盘子?幼儿讲述自己喜欢的花纹盘子。
启发幼儿说说自己想用什么方法制作?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兴趣进行讲述。
教师:看看我们的桌子上有什么材料?油画棒可以做什么?
剪刀可以做什么?引导幼儿观察材料探讨各种材料的适用方法,如、园片可以做成小动物的头,剪出耳朵、眼睛、鼻子贴上就成了纸盘的动物盘子,用鲜艳的颜色海棉纸可以装饰盘子。
引导幼儿说说自己想用什么材料来制作什么?
三、引导幼儿制作,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交代注意事项:
1、请小朋友们想好做什么样子的盘子,怎么做,再选择材料做自己喜欢的图案。
《画风》教案(通用17篇)
《画风》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学会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能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2、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的习惯。
教学重点:朗读感悟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培养孩子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巩固识字
1、这节课我们要继续学习的是《画风》这篇课文。(板书课题《画风》)。
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回答。
2、开火车认读生字,组词。
二、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自由读文,整体感知
课文里的小朋友是怎么画风的?边读边画出相应的句子来。
指名朗读相应的句子。
2、逐段学习,深入理解
①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边读边找一名同学到黑板上做画。
②指名读赵小艺画风的段落。
思考:赵小艺的画里有风吗?你是从哪个词体会到的?
生回答,师画出飘动的旗子,板书:飘。
师强调注意方位词:前面。
③赵小艺的画给了宋涛和陈丹怎么样的启示?
自由读相关段落。
指名学生朗读,师画出相应的内容,板书:弯 斜 转
④他们都把看不见的风画出来了,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3、正在这时候真来了一阵风,把画吹动了……指名读最后一段。
练习用“显得”说话。
4、小组内分角色朗读课文
指名小组读。
班内找学生读。师必要时做示范,指导朗读。
《画风》教案(精选17篇)
《画风》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1、认读生字词
2、在读、议、画中理解课文,在阅读中积累语言。
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
师:这两天老师让大家积累带“风”的词语和描写“风”的诗句。现在我们展示一下,好吗?
可以“开火车”,也可以“词语接龙”,一人能说几个说几个。
先展示词语后展示句子。
一、听记导入:
师:看来,大家积累的关于风的词语和句子还真不少。现在,老师说一段描写风的话,请大家仔细听,听后回答问题:
1、 听老师说句子:
春天的风,夏天的风,秋天的风,冬天的风。
2、 指名回答、补充,然后出示原文,齐读。
春天的风温暖,夏天的风闷热,秋天的风凉爽,冬天的风寒冷。
3、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也与风有关,题目是----齐答。板书课题:(画风)
二、交流展示
师:昨天我们进行了预习,下面,我们进行预习效果的交流展示。请看大屏幕:
1、屏幕出示:
交流展示
(1) 小组内互查自然段和生字词的标画情况,错误的订正,没标画的补上。
(2) 小组长带领本组成员交流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3) 小组长带领本组成员交流认字情况。
(4) 组内互相交流扩词、说话情况。
师:根据以上这四个步骤,现在在小组长的带领下交流学习吧!
2、组内交流(师巡回指导)
3、班内展示:指小组展示自然段和生字词的标画情况;指小组展示读词情况;指小组展示认字情况;指小组展示扩词、说话情况。
《画风》教案(精选17篇)
《画风》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并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3、能正确书写“艺”、“丝”等字。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用具:幻灯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同学们,咱们班读过许多与风有关的诗,来几句吧!(生说诗)
2、你感受过什么风?(生答)
3、揭题:
师:风听得见,也能感受得到,可以唱一唱,还能写一写,那么它能画出来吗?
真的能吗?出示(幻灯片2)今天,这节课咱们要学的课文就是《画风》
二、学习三个小朋友的名字
1、师:今天,老师还请来了三位可爱的朋友,想认识一下吗?是谁?赶快认识一下,自己读一读。
2、学习名字
谁来读当小老师带读(生带读)谁能比她读得好?(读得非常有自信)(表扬她)
谁还想(个读)会了吗?
出示(幻灯片3)屏幕上有什么变化?一起说,谁能读?都想读,我们男女同学比赛一下吧!
男同学读 女同学读 表扬自己
3、开火车认字
老师呀还把他们的名字拆开了,我们一起来开火车,小火车呀开过来呀,一开开到这里来。
出示(赵)送你们一个成语(围魏救赵)想知道这个故事吗?那么请大家竖起耳朵听,我们中国历史悠久,其中有许许多多的有意义的故事流传至今。围魏救赵讲的是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孙膑指挥齐军打败庞涓率领的魏国军队,援救赵国的著名战役。
画风教案(精选14篇)
画风教案 篇1
画风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识“宋”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3、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动脑筋。
教学重点难点:识字,写字,朗读体会
教学准备:课件,卡片
生:尺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读“风” 适时地加以评述(如微风、大风、龙卷风等)多么美的风啊
2、设疑:那风能画吗?并板书画风
二、初读课文
师:那我们打开课文,看看书中的小朋友是怎么画风的呢?
1、建议:认真读课文,读准生字的读音,把生字多读几遍,如果不认识可以向同学或者老师请求。
2、学生自读课文,师巡视
3、检查学习结果
(1)认识词组旗杆 显得更美 风车呼呼地转
(2)指读(接读)课文,读后评价
(3)课文中讲到了谁在画风呢?
卡片出示 认识三个小朋友的名字 指读 带读 齐读
那这三个小朋友姓什么啊?一起来叫叫他们的姓是—— 一起说他们的名是……
我们班有姓陈的吗?这个叫耳东陈
三、研读课文
(一)研究怎么画风
1、出示图 那这幅图上的三个小朋友究竟哪个是陈丹、哪个是赵小艺哪个是宋涛我们不知道,我们只有去学习他们是怎么画风的才知道。
2、默读课文。思考:他们是怎么画风的,把风藏在哪里了呢?把他们怎么画风的句子拿尺子用直线画出来。
3、汇报交流
(1) 赵小艺眨眨眼睛,……飘着。
o这句话中没有风啊,怎么能说画出风了来了呢?哦,是风,风藏在飘着的旗子里了。
《画风》教案(精选14篇)
《画风》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1、认读生字词
2、在读、议、画中理解课文,在阅读中积累语言。
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
师:这两天老师让大家积累带“风”的词语和描写“风”的诗句。现在我们展示一下,好吗?
可以“开火车”,也可以“词语接龙”,一人能说几个说几个。
先展示词语后展示句子。
一、听记导入:
师:看来,大家积累的关于风的词语和句子还真不少。现在,老师说一段描写风的话,请大家仔细听,听后回答问题:
1、 听老师说句子:
春天的风,夏天的风,秋天的风,冬天的风。
2、 指名回答、补充,然后出示原文,齐读。
春天的风温暖,夏天的风闷热,秋天的风凉爽,冬天的风寒冷。
3、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也与风有关,题目是----齐答。板书课题:(画风)
二、交流展示
师:昨天我们进行了预习,下面,我们进行预习效果的交流展示。请看大屏幕:
1、屏幕出示:
交流展示
(1) 小组内互查自然段和生字词的标画情况,错误的订正,没标画的补上。
(2) 小组长带领本组成员交流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3) 小组长带领本组成员交流认字情况。
(4) 组内互相交流扩词、说话情况。
师:根据以上这四个步骤,现在在小组长的带领下交流学习吧!
2、组内交流(师巡回指导)
3、班内展示:指小组展示自然段和生字词的标画情况;指小组展示读词情况;指小组展示认字情况;指小组展示扩词、说话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