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一分教案

时间:2025-04-05

《分一分》教案(通用12篇)

《分一分》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生活中一些物品的用途并给予分类。初步理解分类的方法和含义。

  2、能正确摆放、收取操作材料。

  3、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大胆参与讨论。

  4、知道故事中象声词运用的趣味性。

  重点、难点:重点:初步理解分类的方法。

  难点:能正确摆放、收取操作材料。

  活动准备:各种生活用品卡片、教师范例。

  教师行为:

  4、幼儿练习,完成《幼儿画册》。

  5、延伸活动:卡片找朋友。

  与同伴一起玩,互换卡片进行游戏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分一分》教案 篇2

  课题:分一分 本课初备

  课时

  共 1课时,本课第 1课时

  个人复备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按一定的标准分类,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初步应用。 2.初步培养学生整理物品的习惯。 重点难点: 通过活动,学会按一定的标准和选择标准给事物分类 课前准备: 学具,文具 教学过程: 一、 新授 1、教学“分一分” ⑴学生独立观察图,想一想商店里的物品是怎样摆放的。 ⑵集体交流:说一说商店里的物品是怎样摆放的。 ⑶小结:商店里的物品是归类放好的,玩具归一类,学习用品归一类…… 2、想想做做 ⑴想想做做1 图中画了哪些动物?请小朋友把能在水里生活的动物圈出来,独立完成集体校对。 ⑵想想做做2 ①图中画了哪些交通工具?它们各自在哪里行驶? ②分小组讨论怎么分,每组分别有哪些交通工具,然后集体交流。 ③小结:这些交通工具我们根据行驶的地方不同,分为天上飞的,公路上行驶的和水里航行的。 ⑶想想做做3 同样的一幅画,按形状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类;也可以按颜色不同分为两类,也就是说,同样的东西按不同的方法来分,分得的结果也不同。 二、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来分一分,分类时可以根据用途、种类、颜色等等标准来分。同样的东西分的标准不同,分得的结果也就不同。 板书设计:     练习设计: 把圆形圈在一起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查看全文

《分一分》教案(精选14篇)

《分一分》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生活中一些物品的用途并给予分类。初步理解分类的方法和含义。

  2、能正确摆放、收取操作材料。

  3、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大胆参与讨论。

  4、知道故事中象声词运用的趣味性。

  重点、难点:重点:初步理解分类的方法。

  难点:能正确摆放、收取操作材料。

  活动准备:各种生活用品卡片、教师范例。

  教师行为:

  4、幼儿练习,完成《幼儿画册》。

  5、延伸活动:卡片找朋友。

  与同伴一起玩,互换卡片进行游戏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分一分》教案 篇2

  课题:分一分 本课初备

  课时

  共 1课时,本课第 1课时

  个人复备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按一定的标准分类,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初步应用。 2.初步培养学生整理物品的习惯。 重点难点: 通过活动,学会按一定的标准和选择标准给事物分类 课前准备: 学具,文具 教学过程: 一、 新授 1、教学“分一分” ⑴学生独立观察图,想一想商店里的物品是怎样摆放的。 ⑵集体交流:说一说商店里的物品是怎样摆放的。 ⑶小结:商店里的物品是归类放好的,玩具归一类,学习用品归一类…… 2、想想做做 ⑴想想做做1 图中画了哪些动物?请小朋友把能在水里生活的动物圈出来,独立完成集体校对。 ⑵想想做做2 ①图中画了哪些交通工具?它们各自在哪里行驶? ②分小组讨论怎么分,每组分别有哪些交通工具,然后集体交流。 ③小结:这些交通工具我们根据行驶的地方不同,分为天上飞的,公路上行驶的和水里航行的。 ⑶想想做做3 同样的一幅画,按形状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类;也可以按颜色不同分为两类,也就是说,同样的东西按不同的方法来分,分得的结果也不同。 二、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来分一分,分类时可以根据用途、种类、颜色等等标准来分。同样的东西分的标准不同,分得的结果也就不同。 板书设计:     练习设计: 把圆形圈在一起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查看全文

《分一分》教案(精选12篇)

《分一分》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体验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

  2、体会一分钟的长短,了解时间与生活的关系。

  3、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4、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见过钟能区分时针分针秒针。

  2、物质准备:钟、汉字(长、短)、拼图玩具。

  活动过程:

  一、发现一分钟

  1、讨论:每个时钟的钟面上都有什么呢?时钟有什么用?

  2、小结:时钟能告诉我们时间,让我们遵守时间。

  二、感受一分钟

  1、讨论:那么一分钟我们能够干些什么?一分钟到底是长还是短?

  2、幼儿第一次判断:幼儿根据自己的体会分别站在"长/短"两个汉字边。

  3、游戏《木头人》:请幼儿摆一个难度较高的姿势,坚持一分钟。

  4、幼儿第二次判断:幼儿根据自己的.体会分别站在"长/短"两个汉字边。

  5、游戏《拼图》:请幼儿在一分钟内完成拼图,自己评价完成情况。

  6、幼儿第三次判断:请幼儿根据自己的体会分别站在"长短"两个汉字边。

  7、再次讨论:一分钟到底是长还是短呢?

  8、小结:一分钟是不会变的,不论我们做什么事情,一分钟还是一分钟,我们要专注于一分钟能够完成一些重要的事情。

  三、珍惜一分钟

  1、幼儿观看ppt:一分钟可以做的事情。(一分钟人可以眨60下眼睛,一分钟可以写45个字、一分钟可以喝一杯水、一分钟可以读120个字,一分钟可以做50个俯卧撑、一分钟可生产78俩汽车,一分钟可跑300米,一分钟可以数300张人民币,铅笔厂一分钟可以制造1600支铅笔,飞机一分钟可以飞行18千米。一分钟全世界诞生259个婴儿)

查看全文

《分一分》教案(精选15篇)

《分一分》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生活中一些物品的用途并给予分类。初步理解分类的方法和含义。

  2、能正确摆放、收取操作材料。

  3、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大胆参与讨论。

  4、知道故事中象声词运用的趣味性。

  重点、难点:重点:初步理解分类的方法。

  难点:能正确摆放、收取操作材料。

  活动准备:各种生活用品卡片、教师范例。

  教师行为:

  4、幼儿练习,完成《幼儿画册》。

  5、延伸活动:卡片找朋友。

  与同伴一起玩,互换卡片进行游戏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分一分》教案 篇2

  课题:分一分 本课初备

  课时

  共 1课时,本课第 1课时

  个人复备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按一定的标准分类,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初步应用。 2.初步培养学生整理物品的习惯。 重点难点: 通过活动,学会按一定的标准和选择标准给事物分类 课前准备: 学具,文具 教学过程: 一、 新授 1、教学“分一分” ⑴学生独立观察图,想一想商店里的物品是怎样摆放的。 ⑵集体交流:说一说商店里的物品是怎样摆放的。 ⑶小结:商店里的物品是归类放好的,玩具归一类,学习用品归一类…… 2、想想做做 ⑴想想做做1 图中画了哪些动物?请小朋友把能在水里生活的动物圈出来,独立完成集体校对。 ⑵想想做做2 ①图中画了哪些交通工具?它们各自在哪里行驶? ②分小组讨论怎么分,每组分别有哪些交通工具,然后集体交流。 ③小结:这些交通工具我们根据行驶的地方不同,分为天上飞的,公路上行驶的和水里航行的。 ⑶想想做做3 同样的一幅画,按形状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类;也可以按颜色不同分为两类,也就是说,同样的东西按不同的方法来分,分得的结果也不同。 二、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来分一分,分类时可以根据用途、种类、颜色等等标准来分。同样的东西分的标准不同,分得的结果也就不同。 板书设计:     练习设计: 把圆形圈在一起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查看全文

《分一分》教案(精选16篇)

《分一分》教案 篇1

  课题:分一分 本课初备

  课时

  共 1课时,本课第 1课时

  个人复备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按一定的标准分类,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初步应用。 2.初步培养学生整理物品的习惯。 重点难点: 通过活动,学会按一定的标准和选择标准给事物分类 课前准备: 学具,文具 教学过程: 一、 新授 1、教学“分一分” ⑴学生独立观察图,想一想商店里的物品是怎样摆放的。 ⑵集体交流:说一说商店里的物品是怎样摆放的。 ⑶小结:商店里的物品是归类放好的,玩具归一类,学习用品归一类…… 2、想想做做 ⑴想想做做1 图中画了哪些动物?请小朋友把能在水里生活的动物圈出来,独立完成集体校对。 ⑵想想做做2 ①图中画了哪些交通工具?它们各自在哪里行驶? ②分小组讨论怎么分,每组分别有哪些交通工具,然后集体交流。 ③小结:这些交通工具我们根据行驶的地方不同,分为天上飞的,公路上行驶的和水里航行的。 ⑶想想做做3 同样的一幅画,按形状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类;也可以按颜色不同分为两类,也就是说,同样的东西按不同的方法来分,分得的结果也不同。 二、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来分一分,分类时可以根据用途、种类、颜色等等标准来分。同样的东西分的标准不同,分得的结果也就不同。 板书设计:     练习设计: 把圆形圈在一起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查看全文

《分一分》评课材料(通用13篇)

《分一分》评课材料 篇1

  本节课主要是通过电脑媒体演示和学生动手操作,来增强学生的感知力,认识几分之一。积极贯彻启发性原则,运用讲授法,在课堂上,既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尊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完成教学内容,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主要对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进行了培养,从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

  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教师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用手中的图形折一折,涂一涂。先画出折痕,并在纸上标出,再表示几分之一。学生操作后,充分地说出了自己所得到的每份都是它的几分之一。加深了分数的概念,并进一步理解平均分。

  张老师的课堂是一个师生、生生之间互相平等对话的课堂,他们彼此分享经验、沟通思考、交流看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思考方法更加灵活、多样,思维能力得到提高,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升华。

《分一分》评课材料 篇2

  昨天是半日调研活动,我的教学活动是数学活动《分一分》和小组活动《我的小组》,孩子们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游戏中,教具的运用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基本能独立完成,在操作中,幼儿能自己动脑筋探索,获得经验,多种智能得到了发展和提高。 

  但是在数学活动《分一分》时,很多地方都有明显的不足之处,首先是教学活动的难点达成很不理想,第三个大环节,只有极少数幼儿能根据归纳出的单双数规律,准确说出10以内的数字是单数还是双数。运用雪花片两个两个的分,自己设计的操作单,不太好,幼儿不易掌握,而且跟后面的一次操作没有递进,没有深入。经过陈老师的指点,换一张表格操作,我觉得很有道理。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