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教学设计

时间:2025-04-05

10、风筝 教学设计(通用12篇)

10、风筝 教学设计 篇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依、歇、丧”等5个生字。会写“精、希、却”等12个生字。能读写“精心、希望、依然”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

  (3)乐意通过上网或查阅书刊搜集有关风筝的资料,或动手做一做风筝,举办一次小小风筝展览会。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体会“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

  (2)收集有关风筝的资料。

  (3)鼓励动手做风筝。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

  二、教学重点

  学写12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

  四、课前准备:

  教师:搜集有关风筝的文字资料和图片,放风筝的片断,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制作风筝的有关材料。

  五、教学课时:

  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诵读回味,表现情感

  选择第1自然段至第3自然段中你最喜爱的一段话读给大家听,表达出感情。

  二、细读深究,体悟感情

  1、学习第4自然段

  a、读一读:用心读读第4自然段,能发现“我们”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吗?

  b、说一说:说说你读后的`发现。

  c、试一试:能不能用读表现出不同的心情来?(可采用多次读的方式进行)

查看全文

《10、风筝》教学设计(精选17篇)

《10、风筝》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能准确地读准字音。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3、通过感悟课文,使学生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2、通过感悟课文,使学生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纸船。同学们,你们看,老师带来了什么?(板书:纸船。)

  2、出示风筝的图片。这个呢?生答:风筝。“筝”和“风”交朋友的时候读轻声;自己一个人的时候读一声。(指导“筝”的读音)这纸船和风筝之间还有一个美好的故事呢!板书:纸船和风筝。

  二、初读感知,识记生字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学习生字词。

  PPT出示:乐坏了、扎风筝、受不了、抓住、草莓、幸福、吵架。学生自由练读。

  师:“扎风筝”,这个字在这里读zā,像扎风筝、扎小辫,都是zā。它也读zhā,这样像针一样刺,叫zhā,比如扎针。

  a、小组开火车领读第一行。

  b、指名读第二行

  c、同桌练习读、指名学生当小老师领读、齐读。

  d、区分飘、漂

  师:都是piāo,怎么不一样呢?找出文中带“漂”、“飘”的两句话,读一读,体会不同。在汉字中有很多这样的字,它们的读音相同,但是偏旁不同,表达的意思也不同。

  3、开火车分段读文。

  三、整体感知

  1、师:同学们,纸船和风筝这课的生字词都认识了,想不想听这个故事?PPT播课文的范读动画。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查看全文

《风筝》教学设计(精选17篇)

《风筝》教学设计 篇1

  学习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词语、作者及介绍,领悟重点语句的含义。

  2、学习本文传神的动作、心理活动描写。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发现问题,讨论、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

  2、通过作者心理变化的描写,理解作品中对封建的教育思想的批判性。

  教材分析 :

  《风筝》叙述了“我”的一件往事及其带给“我”的一段思想情感的经历。“我”向来不爱放风筝,并不准自己的小兄弟放,还有一次粗暴地毁掉了小兄弟苦心孤诣做好的风筝。这件事到时隔二十年后突然出现在记忆中,竟然如此剧烈地啃噬着自己的心,以致渴望得到补救,却已经无济于事,只是平添了心头的沉重。此后每当回忆这事,就感到一种“无可把握的悲哀”。

  探索这篇散文的内涵:有鲁迅的兄弟之情,有游戏对于儿童的意义,有鲁迅的自省精神,还有鲁迅对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无怨恨的感慨。

  这篇课文的难点很多,学生学起来困难较大,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由浅入深,解决疑难问题。

  学情分析:

  《风筝》面对的是一群成长在无忧无虑的20世纪九十年代的少男少女,在他们认为亲情就是温柔的话语,是细心的呵护,是鼓励与支持,是牵挂与思念;再说,这是学生进入初中后第一次接触鲁迅的文章,缺乏必要的知识准备。所以受经历与知识积累水平所限,对这篇通过矛盾与冲突展现亲情的文章要达到深层理解必然有一定难度。另外,还考虑到刚进初中的学生对难学课文学习注意力容易分散,产生学习疲劳,且按学习能力、感悟能力区分又有几个不同的层次,所以教师必须做到兼顾全体,合理设置教学目标,灵活安排教学过程。

查看全文

《风筝》教学设计(通用12篇)

《风筝》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探究解读课文意蕴。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训练阅读能力,能说出自己的喜好、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3.感受本文在误解和冲突中所体现的兄弟间深厚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1.整体感知课文,探究解读课文意蕴。

  2.感受本文在误解和冲突中所体现的兄弟间深厚的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1.“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风筝是每个小朋友都放过的,放风筝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但是,鲁迅先生却因童年关于风筝的一件小事而引发了无限深思。我们现在就去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吧。

  2.(播放班得瑞的音乐《春》,营造气氛。)

  春天来了,让我们来到户外,在蓝天下,在青草地上,放飞我们的快乐。当风筝满天飘舞的时候,我们的心情是何等的舒畅,可此时在鲁迅的眼里,风筝的浮动竟是一种惊异与悲哀,这是为什么呢?就让我们走进鲁迅的童年生活,一起去看个明白吧!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第4课《风筝》。

  二、自主学习预习与展示

  1、生字注音

  伶仃(línɡdīnɡ)虐(nüè)杀瑟(sè)缩

  荡漾(dànɡyànɡ)嫌恶(xiánwù)傲(ào)然

  2、词语解释

  苦心孤诣:费劲心思,刻苦钻研,达到了别人所达不到的境地。

  肃杀:形容天气寒冷,草木枯落。

  瘦得不堪:意思是瘦得非常厉害。不堪,表示程度深。

  恍然大悟:形容猛然醒悟过来。

  3、作者名片

查看全文

《风筝》教学设计(精选14篇)

《风筝》教学设计 篇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依、歇、丧”等5个生字。会写“精、希、却”等12个生字。能读写“精心、希望、依然”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

  (3)乐意通过上网或查阅书刊搜集有关风筝的资料,或动手做一做风筝,举办一次小小风筝展览会。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体会“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

  (2)收集有关风筝的资料。

  (3)鼓励动手做风筝。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

  二、教学重点

  学写12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

  四、课前准备:

  教师:搜集有关风筝的文字资料和图片,放风筝的片断,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制作风筝的有关材料。

  五、教学课时:

  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诵读回味,表现情感

  选择第1自然段至第3自然段中你最喜爱的一段话读给大家听,表达出感情。

  二、细读深究,体悟感情

  1、学习第4自然段

  a、读一读:用心读读第4自然段,能发现“我们”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吗?

  b、说一说:说说你读后的`发现。

  c、试一试:能不能用读表现出不同的心情来?(可采用多次读的方式进行)

查看全文

风筝教学设计(精选14篇)

风筝教学设计 篇1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情趣盎然的儿童诗,作者用孩子的语气,描述了在美丽的春夏之季,孩子们快乐地放风筝的情景。全诗以生动,活泼的语言,通过孩子们,风筝,花,蝴蝶,蜻蜓,描画了一派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象,是一幅表现大自然和谐统一,人和其他小生灵和睦相处,其乐融融的美丽图画。这首诗告诉我们,在自然是美丽的,人和动物可以一起享受在自然所赐予的一切,抒发了作者对在自然,对万物,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诗歌内容,体会大自然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培养热爱大自然,爱护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课时划分:2课时

  导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春天到了,和暖的阳光普照大地,田野里,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在这样的天气里同学们最喜欢的户外活动是什么(板书:放风筝)听说过花儿也会放风筝吗

  你们看到这个题目,有什么疑问

  (学生会说到:花儿如何会放风筝花儿放的风筝是什么……)

  二,初读课文,感悟课文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看看这些问题能否解决

  1,学生自由读文,同时划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词。

  2,解决不认识的生字词,检测学生的识字情况。

  3,指导学生对读的同学做评价。

  刚刚在看到这个题目时,同学们都有个问题:花儿放的风筝是什么

  那现在我们就来找找,请同学们快快地读读课文,看看能否找到答案。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