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法》教学设计(精选11篇)
《加法》教学设计 篇1
总第7课时
教学目的: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加法计算法则,掌握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4+3+1 7+4+1 8+9+1 8+7+1
9+7+1 6+4+1 7+6+1 6+5+1 8+3+1
2、用竖式计算:
36+57 48+34 56+29 48+37
找四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做。
二、探究新知
1、出示课本第15页的主题图。对学生进行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
2、出示“中国部分动物种类统计表”进行简单介绍。
3、引导学生看统计表提出数学问题:你能看着这张统计表,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4、老师也想提一个问题:“中国特有的鸟类和爬行类一共有多少种?该怎样解答呢?引导学生列出算式:98+25。”
5、你会算吗?试试看,让学生独立试算,再指名板演,并口述计算过程。
6、教师小结:像这样连续进位的加法在计算时要特别注意,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十位满十向百位进1。
三、实践应用
1、完成课本第16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板演,指名说一说进位的过程。
2、完成练习四第1题。让学生看清题意,独立连线后,再集体讲评。
3、第2题,先指名说说题目的意思,再让学生独立解答。
4、第3题,先引导学生看图,解答书本的第1问,再引导学生独立提出不同的问题。
5、作业:练习四第2、3题做在练习本上。
加 法 教学设计(精选10篇)
加 法 教学设计 篇1
总第7课时
教学目的: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加法计算法则,掌握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4+3+1 7+4+1 8+9+1 8+7+1
9+7+1 6+4+1 7+6+1 6+5+1 8+3+1
2、用竖式计算:
36+57 48+34 56+29 48+37
找四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做。
二、探究新知
1、出示课本第15页的主题图。对学生进行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
2、出示“中国部分动物种类统计表”进行简单介绍。
3、引导学生看统计表提出数学问题:你能看着这张统计表,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4、老师也想提一个问题:“中国特有的鸟类和爬行类一共有多少种?该怎样解答呢?引导学生列出算式:98+25。”
5、你会算吗?试试看,让学生独立试算,再指名板演,并口述计算过程。
6、教师小结:像这样连续进位的加法在计算时要特别注意,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十位满十向百位进1。
三、实践应用
1、完成课本第16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板演,指名说一说进位的过程。
2、完成练习四第1题。让学生看清题意,独立连线后,再集体讲评。
3、第2题,先指名说说题目的意思,再让学生独立解答。
4、第3题,先引导学生看图,解答书本的第1问,再引导学生独立提出不同的问题。
5、作业:练习四第2、3题做在练习本上。
《7的加法》教学设计(精选5篇)
《7的加法》教学设计 篇1
总第7课时
教学目的: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加法计算法则,掌握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4+3+1 7+4+1 8+9+1 8+7+1
9+7+1 6+4+1 7+6+1 6+5+1 8+3+1
2、用竖式计算:
36+57 48+34 56+29 48+37
找四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做。
二、探究新知
1、出示课本第15页的主题图。对学生进行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
2、出示“中国部分动物种类统计表”进行简单介绍。
3、引导学生看统计表提出数学问题:你能看着这张统计表,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4、老师也想提一个问题:“中国特有的鸟类和爬行类一共有多少种?该怎样解答呢?引导学生列出算式:98+25。”
5、你会算吗?试试看,让学生独立试算,再指名板演,并口述计算过程。
6、教师小结:像这样连续进位的加法在计算时要特别注意,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十位满十向百位进1。
三、实践应用
1、完成课本第16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板演,指名说一说进位的过程。
2、完成练习四第1题。让学生看清题意,独立连线后,再集体讲评。
3、第2题,先指名说说题目的意思,再让学生独立解答。
4、第3题,先引导学生看图,解答书本的第1问,再引导学生独立提出不同的问题。
5、作业:练习四第2、3题做在练习本上。
《5的加法》教学设计(精选6篇)
《5的加法》教学设计 篇1
一 、教学目标
2、 初步了解加法的意义,认识加号、等号,会读加法算式。
2、学会加法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地口算得数是5以内的加法,并会在等号后面写得数。
3、会解决简单的加法问题。
4、培养观察、表达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预计教学时间: 1 节
三、重难点
认识加法的意义,正确读加法算式。
三、教学活动
(一)复习
1、看图填数
( ) 4 5
2 1 2 ( ) 3 ( )
2、同桌玩5以内数的分解与组成的游戏。
(二) 新知学习
1、动手操作,体验加法的意义,学习加法
(1)请每位同学左手拿1根小棒,右手拿2根小棒,把这些小棒合起来一共有几根小棒?(学生左右手分别拿着小棒做合起来的动作,并且说出共有3根小棒)
《加法》教学设计(通用4篇)
《加法》教学设计 篇1
一 、教学目标
2、 初步了解加法的意义,认识加号、等号,会读加法算式。
2、学会加法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地口算得数是5以内的加法,并会在等号后面写得数。
3、会解决简单的加法问题。
4、培养观察、表达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预计教学时间: 1 节
三、重难点
认识加法的意义,正确读加法算式。
三、教学活动
(一)复习
1、看图填数
( ) 4 5
2 1 2 ( ) 3 ( )
2、同桌玩5以内数的分解与组成的游戏。
(二) 新知学习
1、动手操作,体验加法的意义,学习加法
(1)请每位同学左手拿1根小棒,右手拿2根小棒,把这些小棒合起来一共有几根小棒?(学生左右手分别拿着小棒做合起来的动作,并且说出共有3根小棒)
《加法》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2、 初步了解加法的意义,认识加号、等号,会读加法算式。
2、学会加法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地口算得数是5以内的加法,并会在等号后面写得数。
3、会解决简单的加法问题。
4、培养观察、表达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预计教学时间: 1 节
三、重难点
认识加法的意义,正确读加法算式。
三、教学活动
(一)复习
1、看图填数
( ) 4 5
2 1 2 ( ) 3 ( )
2、同桌玩5以内数的分解与组成的游戏。
(二) 新知学习
1、动手操作,体验加法的意义,学习加法
(1)请每位同学左手拿1根小棒,右手拿2根小棒,把这些小棒合起来一共有几根小棒?(学生左右手分别拿着小棒做合起来的动作,并且说出共有3根小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