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识字4教案(精选12篇)
二年级识字4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8个,绿线内的个3生字只识不写,认识3个偏旁;
2、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把认识图画上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
3、朗读词串,积累词汇。了解春天景物的特点,感受春天景色的美好。
重点
识字、写字
难点
识字、写字
教具
挂图、录音机、生字卡
教学方法
感悟、细听、表达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小朋友,春姑娘悄悄来到了我们身边,她给大地万物带来了生机。春天在哪里呢?今天,老师和你们去郊外、去田野找春天,好吗?
2、播放《春天在哪里》的歌曲,学生闭上眼睛边拍手,边唱歌。
二、图文结合,认知词语
1、语言过渡:睁开眼睛看看四周的景色,美吗?是呀,春天给大地披上了绿装,到处生机勃勃,春意盎然。小朋友,春天在哪儿,你能找到吗?
2、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词语。
(教师同时在黑板上贴出大幅情境图)
教学步骤
过渡:小朋友们,看到这副春景图,你有什么感受吗?春天的景色证是太美了?它们还有一些汉字朋友呢,你们想学吗?
游戏:你能用这些词语来说一句话或许一段话吗?
二、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1、自读课文,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2、小组内开火车读词。
3、全班认读词语。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受美景
1、同学们,词儿读准了,读得也很美,但如果我们把这些词儿连起来读,你会感到更美老师范读课文。
2、同学们,你们也想读好吗?你们一定能行。
语文二年级识字教案(通用5篇)
语文二年级识字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本课是认识两个新偏旁“身、月”,以及和它们有关的字。在本课要求查字典有一定的速度,每个字平均1.5分钟,不一定让每个学生都在本课达到要求,允许存在个体差异。
学情分析
本课在认识两个偏旁的基础上,学生通过自己分析字形认识生字,学生学会通过部首来猜字义。同时要注重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教的过程变为导的过程。并结合本课通过认识偏旁的识字特点来加强学生的查字典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偏旁“身”和“月”以及带“身”和“月”的生字,认识10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2、发现汉字形体特点,能有规律地识字,并借助图片和字典协助认字。提高查字典的速度,提高学生分析字形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挂图导入:
逐一出示两个古代的汉字“月”“身”和挂图,你们能猜出这两汉字是什么字吗?对,它们就是以前我们认识的两个老朋友“月”和“身”。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就和它们有关。
(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知的学习作好铺垫。)
点评:由古代象形文字导入新课,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变“要我学汉字”,为“我要学汉字”。
二、认识新偏旁及相关的字:
(一)出示一组词语:躯体、躺下、鞠躬、躲藏。
1、同学们仔细观察这组词,发现了什么?它和我们学过的“身”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偏旁的书写与汉字不同,为书写的正确和美观奠定基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帮助学生发现规律。)
二年级《识字4》语文教学设计(精选16篇)
二年级《识字4》语文教学设计 篇1
一.猜谜导入
1.小朋友,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有趣的字谜,你能猜出是什么字吗?(田里长草)
“苗”就是田里生长的形状像草的东西。认读识记字形。范写描红。
2.“苗“字还会变魔术呢!不信,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识字4.。
二.学习字词
1.认读转盘上的偏旁:扌目口犭钅
学习新部首反犬旁和金字旁:犭钅
2.同学们,认识了这些新部首,“苗”就要开始变魔术啦!睁大眼睛,看看这回变出了什么?自由认读。
小朋友读的对不对呢?认真读读课文,你就把“苗”变出来的`六个字都能读正确啦!自由读书上的字词。
3.同桌互读字词,做到读正确,并相互评价。
4.交流学习:我学会了……
A猫小猫
认读生字。给猫找朋友。读好“小猫”。看图说话: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猫?识记字形,范写描红。
积累带有“犭”的字,寻找到一般规律,带有“犭”的字大多和动物有关。
B锚铁锚认读生字词。见过铁锚吗?到书上14页找一找“铁锚”在哪里?指一指,说一说它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用?识记字形“铁”。
C描描红认读生字词。我们每天在习字册上描——妈妈经常对着镜子描——你喜欢描什么?谁愿意描给大家看看?看,她的小手真能干,还会描红呢!现在你知道描红的描为什么是“扌”了吧?
指导书写“描”
D瞄瞄准猜猜这个“瞄“与什么有关?学一学动作。像这样把视力集中在一点上,就叫“瞄”。
读准“瞄准”,用“瞄准”说一句话。学习生字“准”:左右结构,右半部分是“隹”不是“住”。
二年级识字五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移、谋、柴、焰、易、折、搓、绳、斤、独”10个生字;会写“斤、挑、独、容、折、根、满、易”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文中5条谚语的意思。
3.通过学习谚语,学会与同学们友好相处、团结合作。
4.积累文中的谚语。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
教学难点:懂得课文中5条谚语的意思,并且学会团结合作。
三、教学分析:《识字五》是继一年级下册《识字八》后,又一篇有关谚语的课文。初步感受谚语的意思,让儿童在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中认识汉字,学会一些道理。
四、学情分析: 对新鲜的事物非常感兴趣,在生活中可能已经接触到一些谚语,掌握了一些识字的方法,有了将近1200个汉字的识字量,具备了自主识字的条件,具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参与意识和评价意识。
五、指导思想:在读文中整体识记生字,利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使学生在读文过程中识记生字,感受谚语,学会其中的道理。
六、教学手段: 课件
七、教学方法: 朗读中整体识记生字
八、教学过程:
(一)回忆旧知导入:
【展示一张一年级下册《识字八》已学过的谚语的幻灯片】同学们知道这些是什么吗?(由于同学们学过,所以他们能很快回答出来)对!看来同学们的记性都很棒,它们就是我们上个学期学过的谚语。那谁能把这些谚语再给我们重新读一遍呢?(学生们会很积极,我会让他们每人读一条)恩,读的都非常棒!来,掌声感谢他们!(让他们在平常点滴中感受礼貌,与同学们友好相处)今天,我们要学习《识字五》(板书课题),我们要再一次走进谚语,你们准备好了吗?ok!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