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识字五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移、谋、柴、焰、易、折、搓、绳、斤、独”10个生字;会写“斤、挑、独、容、折、根、满、易”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文中5条谚语的意思。
    3.通过学习谚语,学会与同学们友好相处、团结合作。
    4.积累文中的谚语。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
    教学难点:懂得课文中5条谚语的意思,并且学会团结合作。
三、教学分析:《识字五》是继一年级下册《识字八》后,又一篇有关谚语的课文。初步感受谚语的意思,让儿童在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中认识汉字,学会一些道理。
四、学情分析:    对新鲜的事物非常感兴趣,在生活中可能已经接触到一些谚语,掌握了一些识字的方法,有了将近1200个汉字的识字量,具备了自主识字的条件,具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参与意识和评价意识。
五、指导思想:在读文中整体识记生字,利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使学生在读文过程中识记生字,感受谚语,学会其中的道理。
六、教学手段:    课件
七、教学方法:    朗读中整体识记生字
八、教学过程:
(一)回忆旧知导入:
【展示一张一年级下册《识字八》已学过的谚语的幻灯片】同学们知道这些是什么吗?(由于同学们学过,所以他们能很快回答出来)对!看来同学们的记性都很棒,它们就是我们上个学期学过的谚语。那谁能把这些谚语再给我们重新读一遍呢?(学生们会很积极,我会让他们每人读一条)恩,读的都非常棒!来,掌声感谢他们!(让他们在平常点滴中感受礼貌,与同学们友好相处)今天,我们要学习《识字五》(板书课题),我们要再一次走进谚语,你们准备好了吗?ok!go!
(二)读文识记生字
    1.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⑴自由读文,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扫清障碍的手段:借助拼音,向同学、老师求助。)
    ⑵同桌互相读,说出对方的优点和不足。(同桌间的合作学习,让他们学会团结合作,而且给学生提供交流机会,可取长补短。)
    ⑶自己朗读。(改正自己的缺点,为下面的指名读做个铺垫。)
    ⑷指名读。(学生的表现欲很强,让他们发挥出自己的最好水平,给与一定的评价,可以发挥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对于读得不够的地方,让其他同学指出来,再进行集体教育。(这样可以让所有的学生更好地认读,以免在后来的阶段中再出现错误。)
2.再读课文,强化生字。(多媒体出示原文)
⑴让他们齐读一遍。(强化课文)
⑵把生字按原位置留下,其他的字去掉。你们还认识它们吗?自己先读一遍,然后同桌互读(合作学习)
    ⑶指名读生字。(看看他们在只剩生字的情况下能不能认出生字,能不能读正确。)
    ⑷齐读生字。
    ⑸把生字的顺序打乱。现在你们还认识他们吗?自己先读一遍
⑹开火车读生字。(这种形式可以让班级里的大部分同学都参与到学习中,保持他们的积极性。)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