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乐园》教案(精选16篇)
《动物乐园》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有一定的认知能力,能认识一些简单的水果;喜欢参与游戏活动,特别是“开火车”游戏;对儿歌的韵律、节奏非常感兴趣;我抓住幼儿的这些特点,设计了此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儿歌、仿编儿歌、体验乐趣。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能用简短的语言回答问题,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愿意与老师、同伴交流,能安静地倾听老师和同伴讲话。
3、乐于尝试仿编儿歌。
活动准备:
音乐、PPT、小火车图片人手一张,记号笔人手一支活动重点:理解儿歌的内容活动难点:仿编儿歌活动过程:
1、以游戏进入情景,熟悉儿歌
(1)先听声音。听!这是什么声音?谁开过来了?(播放《火车开啦》(伴奏)是火车开过来了(边说边出示火车)。原来是西瓜爷爷开着火车准备去旅行啦,我们和西瓜爷爷打声招呼吧。(西瓜爷爷你好!)师边说边有节奏的拍手:“西瓜爷爷开火车,卡嚓卡嚓去旅行。”谁知道旅行是什么意思?卡嚓卡嚓又是什么声音?(开火车的声音)
(2)西瓜爷爷还请了其他的水果宝宝一起去旅行,我们来看看都有谁吧,(出示苹果)是谁啊?(苹果)老师要用好听的话请苹果宝宝上火车,小朋友们仔细听:“苹果苹果上火车,咔嚓咔嚓去旅行。”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师幼一同请苹果上火车)
(3)小朋友,穿着黄色的衣服,长得像月亮的水果是谁啊?(幼回答香蕉,教师出示香蕉)那谁会用刚刚我们学的好听的话请香蕉上火车呢?(请个别幼儿回答后全体小朋友一起念一遍)
《动物乐园》教案(精选17篇)
《动物乐园》教案 篇1
活动目的:
1、 大胆说出小动物的动态特征,学习用短句表达。
2、 激发对动物的喜欢之情。
3、 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4、 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活动准备:设置情境,教育挂图。
活动内容:游动物乐园活动目的:
1、大胆地说出小动物的动态特征,学习用短语表达。
2、激发幼儿对动物的喜欢之情。
活动准备:
1、收集幼儿参观动物园照片、动物图片布置成展览角,事先引导幼儿观看交流。
2、若干教学挂图、教师用的大方向盘、贴贴纸。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一、谈话互动引入,激发幼儿想说的愿望1:谁去过动物园?请举手。
2:谁来告诉大家你去动物园看到什么?
3:动物园里有这么多开心有趣的事,小朋友想再去玩吗?
基本部分:
二、游戏:开车游玩动物园--看挂图引导幼儿说短句:我看见(动物)1、小朋友今天我们都来当司机,开车去动物园玩好吗?
(请幼儿坐在椅子上小手模仿方向盘,小脚当车轮。)2、司机开车时要注意什么。 (遵守交通规则。要专心,不能讲话。)3、动物园到了,谁来说:我看见。
4、根据挂图集体练习说短句:我看见。小朋友,我们一起来说说:我看见。
三、看挂图引导幼儿说短句:我看见(动物)在(做什么)1、请小朋友再仔细看看要这些小动物在做什么?再举手告诉大家:我看见(动物)在(做什么)。
2、小组比赛:刚才,小朋友都说的很认真,现在我们进行小组比赛。看看哪一组的小朋友说的好(第一组和第二组)结束部分:
《动物乐园》教案(精选14篇)
《动物乐园》教案 篇1
【活动目的】
1、大胆地说出小动物的动态特征,学习用短语表达。
2、激发幼儿对动物的喜欢之情。
3、通过倾听教师对图书书面语言的朗读,提升依据画面展开想象并用较丰富的语汇进行表述的能力。
4、通过阅读小图、上下图的对比观察,了解故事的情节,通过一组图片排序,了解故事情节的发生和发展,培养细致观察和较完整表述能力。
【活动准备】
1、收集幼儿参观动物园照片、动物图片布置成展览角,事先引导幼儿观看交流。
2、若干教学挂图、教师用的大方向盘、贴贴纸。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一、谈话互动引入,激发幼儿想说的愿望
1、谁去过动物园?请举手。
2、谁来告诉大家你去动物园看到什么?
3、动物园里有这么多开心有趣的事,小朋友想再去玩吗?
基本部分:
二、游戏:开车游玩动物园--看挂图引导幼儿说短句:我看见(动物)
1、小朋友今天我们都来当司机,开车去动物园玩好吗?
(请幼儿坐在椅子上小手模仿方向盘,小脚当车轮。)
2、司机开车时要注意什么。(遵守交通规则。要专心,不能讲话。)
3、动物园到了,谁来说:我看见。
4、根据挂图集体练习说短句:我看见。小朋友,我们一起来说说:我看见。
三、看挂图引导幼儿说短句:我看见(动物)在(做什么)
1、请小朋友再仔细看看要这些小动物在做什么?再举手告诉大家:我看见(动物)在(做什么)。
2、小组比赛:刚才,小朋友都说的很认真,现在我们进行小组比赛。看看哪一组的小朋友说的好(第一组和第二组)结束部分:
《动物乐园》教案(精选17篇)
《动物乐园》教案 篇1
活动目的:
1、 大胆说出小动物的动态特征,学习用短句表达。
2、 激发对动物的喜欢之情。
3、 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4、 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活动准备:设置情境,教育挂图。
活动内容:游动物乐园活动目的:
1、大胆地说出小动物的动态特征,学习用短语表达。
2、激发幼儿对动物的喜欢之情。
活动准备:
1、收集幼儿参观动物园照片、动物图片布置成展览角,事先引导幼儿观看交流。
2、若干教学挂图、教师用的大方向盘、贴贴纸。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一、谈话互动引入,激发幼儿想说的愿望1:谁去过动物园?请举手。
2:谁来告诉大家你去动物园看到什么?
3:动物园里有这么多开心有趣的事,小朋友想再去玩吗?
基本部分:
二、游戏:开车游玩动物园--看挂图引导幼儿说短句:我看见(动物)1、小朋友今天我们都来当司机,开车去动物园玩好吗?
(请幼儿坐在椅子上小手模仿方向盘,小脚当车轮。)2、司机开车时要注意什么。 (遵守交通规则。要专心,不能讲话。)3、动物园到了,谁来说:我看见。
4、根据挂图集体练习说短句:我看见。小朋友,我们一起来说说:我看见。
三、看挂图引导幼儿说短句:我看见(动物)在(做什么)1、请小朋友再仔细看看要这些小动物在做什么?再举手告诉大家:我看见(动物)在(做什么)。
2、小组比赛:刚才,小朋友都说的很认真,现在我们进行小组比赛。看看哪一组的小朋友说的好(第一组和第二组)结束部分:
《动物乐园》优秀教案(精选16篇)
《动物乐园》优秀教案 篇1
活动意图:
列宁说:"幽默是一种优美的,健康的品质。"幽默属于那些心胸宽广、对生活满怀热情的人。而一个心胸狭窄、思想消极的人是不会有幽默感的。良好的观察力、想象力,以及善于运用联想和比喻的能力,是一个人具有幽默素质的前提。因而在一日活动中我特别注意这几方面的培养,努力使幼儿的幽默感不断增强,使幼儿的生活更富于乐趣,为幼儿今后成为一个具有高尚情趣和乐观信念的人打好基础。活动"这个地方可真妙"就是在此理念基础上选择并设计的。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能用诙谐幽默的情感完整朗诵。
2、能跟据诗歌仿编,并体验创编的乐趣。
3、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及幽默感。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5、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活动准备:
1、大图片(与诗歌内容相符,诗歌附后)
2、录音机
3、为幼儿提供玩具、衣物、生活用品等用来创编诗歌的道具。
活动过程:
趣味谈话引出活动。
①教师:我有个朋友名字叫妙妙,他住在妙妙国。妙妙国的人特别可笑,他们做事总和我们不一样。他们会把手套穿在脚丫上,把铅笔养在鱼缸里,牵着笤帚去逛街,爸爸穿着高跟鞋,大晴天穿着小雨衣。您们觉得可笑不可笑?(说到这里孩子们已经笑得前仰后合了)
②教师:前几天,我的朋友妙妙请我到他们妙妙国去旅游,到了妙妙国一看,呀!这个地方可真妙!你们知道我都看到了什么吗?(幼儿自由回答)我把一些有趣的'事情拍了下来,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动物乐园》教案(精选20篇)
《动物乐园》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认知目标:雕塑动物由基本形体入手,要抓住动物特征,确定动态,用加、减法,采用粘结、切削、刻、划等多种手法进行创作。
2、技能目标:参考相关资料,结合自己的理解,采用揉、捏、粘、切、刻等技法,临摹或创作泥塑动物形象。
3、情感目标:贯彻可持续性发展的思想,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保护珍稀动物,关注艺术,增强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动手能力、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圆雕的基本知识,学习用基本形体塑造动物形象。
2、作品的完整、牢固、美观、生动、新颖。
教学准备:
彩泥、剪刀、直尺等工具。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想去动物园吗?
放映录像片段,引导学生进入动物世界,观察自然界中动物的种类及特征。带领学生进入真实的动物世界。
二、赏析探究。
1、板书课题。
2、教师出示一件用泥捏成的动物作品。
3、你们来比较一下,泥捏的动物与真正的动物有什么区别?
生:分析艺术作品中大象与现实生活中的大象的区别;
分析艺术作品中兔子、老鼠、长颈鹿等动物与现实生活中这些动物的区别。
分析步骤:
形状更夸张、更可爱;
颜色更鲜艳;
省略了动物的很多细节地方;
抓住动物的主要形态特征。
4、观察老师制作;
1)可以把动物的身体分成两大部分或整体制作身体;
2)添加眼睛、耳朵、鼻子等细节部分。
3)添加花纹,整理完成。
5、在我国民间早就有了各种动物的泥塑作品:惠山泥人中的蚕猫。蚕怕鼠害,在养蚕季节,农民称泥猫为“蚕花猫”,买回去以保障一年一度的养蚕。从艺术上看,蚕花猫通体金黄并点缀着散笔绒毛,长长的胡子和大大的眼睛,生相给人一种机警敏锐之感,非常有特色。这件作品以有百年历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