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出行教案

时间:2025-04-05

安全出行班会教案(精选3篇)

安全出行班会教案 篇1

  一:活动主题:提高环保意识,爱护生活的家园。

  二:活动目的:通过在班级里组织主题班会,教育引导全班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逐步树立绿色环保,爱护环境的意识。

  从现在养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

  三:活动形式:以班会活动为载体,多媒体技术为工具,围绕“绿色环保,爱我家园”为主题。

  通过一个个的实例,提醒同学们环境保护刻不容缓。让同学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四:活动过程:

  1、主持人出场。

  2、节目小品:(节选)金星:咦,地球老兄,天这么热,你还穿着这么厚厚的衣服,戴如此难看的帽子呢?地球:老弟,甭提了,我不敢摘下帽子,也不愿不穿着厚厚的衣服啊!金星:你有什么难言之隐吗?地球:不满您说,我现在浑身都痛,头发还……唉!金星:您脱下上衣,摘下帽子,让我检查一下,好吗?地球:好。

  金星:你,你的身上?地球:都是血迹,是吧?最近几个世纪以来,人类对我百般残害,我,我……金星:这是黑的?地球:这是人类向我的血管输入的废水太多了,我只好把容不下的废水输入到我的泪腺里。金星:来,躺下吧。

  你的,你的头发?地球:被人类砍的所剩无几了。金星:老兄,你身上已有70%严重损伤,10%已开始溃烂,你的右手必须马上截除,否则,你的右臂很难保住。

  地球:都怪我心太软,让人类肆意宰割,以至于到这般地步!………3、环保竞猜题。(节选)

  1、湿地保护是环境保护的重要领域,是国际自然保护的一个热点;世界湿地日为每年的:(C)。

查看全文

安全出行班会(精选5篇)

安全出行班会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基本的交通规则,增强交通安全意识。

  2.提高遵守交通法规的自觉性。养成良好的习惯性。

  3.熟记最基本的交通标志。

  4.做到愉快上学,平安回家。

  活动过程:

  一、教师导入:

  随着经济繁荣的发展,交通事业迅猛发达。车辆川流不息地在马路上行驶。为了家庭的幸福,生命的安全,使爸爸妈妈放心工作。我们每个小学生要了解基本的.交通规则,增强交通安全意识。提高遵守交通法规的自觉性。养成良好的习惯性。熟记最基本的交通标志。做到愉快上学,平安回家。

  二、1、主持人甲

  游戏---猜谜语

  (1)白色线条地上躺,不怕雨雪和冰霜,行人踏在它身上,交通安全有保障(人行横道线)

  (2)圆圆三只大眼睛,十字路口做卫兵,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起提个醒。(交通信号灯)

  主持人乙

  安全在你脚下,生命在你手中

  实线,虚线,斑马线,都是生命安全线!主持人甲

  一年级《安全出行平安回家》班会现在开始!

  2、主持人甲:同学们,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因事故每3分钟就有1个人受伤,每10分钟就有1人丧生。

  主持人乙:交通事故每10位死者中,至少1人是儿童。交通意外已经成为儿童意外伤害的第一杀手。

  3、主持人甲:请听故事《嬉戏打闹引发交通故事》。

  故事是课本的第4页。

  主持人乙:让我们记住这血的教训,严格遵守交通规则。请听《交通安全拍手歌》

  你拍一,我拍一,交通安全是第一,你拍二,我拍二,红绿黄灯要看清,你拍三,我拍三,不穿红灯保安全,你拍四,我拍四,车辆行驶往右开,你拍五,我拍五,大小拐弯要注意,你拍六,我拍六,自行车上别载人,你拍七,我拍七,不要边走边玩耍,你拍八,我拍八,生命才是第一位,你拍九,我拍九,遵纪守法最重要,4、主持人甲:亲爱的同学们!我国被称为自行车王国。是世界上拥有自行车最多的国家。在交通伤亡事故中,骑自行车的伤亡人数很多。

查看全文

安全出行主题班会教案(通用5篇)

安全出行主题班会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危险无处不在,知道生活中的危险地带。

  2、认识几种常见的安全标志,知道保护自己的方法,做自己的守护天使。

  3、养成良好的安全意识。

  教学重点

  1、了解危险无处不在,知道生活中的危险地带。

  2、养成良好的安全意识。

  课前准备

  1、课件。

  2、白纸、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课件——危险在哪里?通过找寻生活中的危险,让孩子们收集潜在的知识,这样有利于学习。

  2、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哪些地方很危险?你是怎么想的?

  3、讨论:生活有哪些地方很危险,为什么?

  4、讲述:下面,我们来做个守护自己的天使。

  二、新授:

  1、认识几种常见的标志

  (1)学生活动——观察p21的标志,提问:你认识哪通过学生自行设计常见的.标志,让孩子了解安全的重要性。些标志?它有什么特点?

  (2)讨论:你的生活周围有哪些危险的地方?请你设计一个标志。

  (3)将设计的标志与同学交流

  (3)判断——他们作得对吗?

  学生观察——p 21让学生学会判断图中小朋友的行为的正误。

  提问:他们作得对吗?为什么?

  2、学会脱险

  (1)讨论:突然被压了,你会怎么办?

  (2)汇报

  (3)小结。(要保持冷静——寻找对策——进行简单处理——积极等待救援)

  3、学会探险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学会探险,学会勇敢地去面对危险而有意义的事情。

  (1)小故事——山后有大洞

  (2)讨论: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查看全文

关爱生命 安全出行 从小做起 从我做起

人们常说,衣、食、住、行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几件大事,而“行”对我们上海这样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如今,上海已建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是,我们看到,在我们周围仍然存在着乱穿马路,违章驾驶等等违反交通法规的现象,就是这些交通陋习曾造成了多少人间惨剧,而社会文明的乐章中也因此夹杂了许多不和谐的音符。

在全球,因交通事故引发的悲剧时有发生,请看一组数据;百余年来,全世界死于车祸的人数已达4000多万人,而且每年仍在以超过40万人的速度递增。建国以来,我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百万余起,导致一百余万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也达一百多亿元。     中国是世界人口大国,也是交通事故大国。全国每年因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伤亡人员,相当于20多个师的兵力,经济损失相当于每天坠毁一架波音747客机。一九九八年以来,全国平均每天发生道路交通事故948起,约每7分钟就有1人死于车祸,每10分钟有23人受伤。在这触目惊心的数字后面,有多少家庭失去亲人,有多少欢乐变成悲剧,有多少幸福化为乌有。虽然每一起交通悲剧各不相同,但原因都是无视交通法规,忽视交通安全。

     交通事故的发生是因为人、车、路和环境之间关系不协调、不融洽而引发的矛盾,它产生的因素固然有很多种,而“人”在其中的作用却是主要的。美国的车辆是中国的15倍,去年我国因交通事故死亡9.4万人,而美国只死亡4.18万人,我国机动车数量占世界的2%,事故却占9%,究其原因就是我国交通参与者的交通安全自我保护意识淡薄。

查看全文

安全出行 平安回家

安全出行  平安回家

一、活动目的:

通过一些小故事,和一些交通安全小常识,加深同学们对交通规则的理解,认识到遵守交通法规的重要性。

二、活动过程 :

主持人甲:亲爱同学们!当你独自一个人骑车上街时;当你在马路上嬉笑打闹时;当你横穿马路时;当你在翻跃栏杆时;你是想过,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

主持人乙:是啊!交通安全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生命只有一次尤其对我们小学生来说,只要稍微不在注意后果不堪设想。

主持人甲:不知道你是否听过这样一些故事。

1.小品表演:

图书室里,队员们一边读报,一边交流。

演员一:啊,香妃娘娘变成蝴蝶飞走了?哦,原来是《环珠格格》中饰演香妃的女演员刘丹身亡。故事是这样的:刘丹乘车去演出,由于车速太快,她被甩了出去当场死亡。多么另人心碎的消息啊!她还是那么年轻、那么漂亮、那么有前途,可就在那一刹那间她离开了我们,离开了那本该是花样的年华。多么另人惋惜啊!同学们听到这儿,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也许你恨透了车祸的魔爪。可是交通事故仍在不断地发生。有多少个像刘丹那样的青年,因为一时的疏忽,倒在那冰冷的车轮下。多么让人心寒啊!

演员二:看,年仅27岁才华横溢的著名演员洛桑醉酒驾车,由于车速过快,一头撞入停在路中正在修理的大卡车之中,因洛桑伤势太重,迅即身亡。

演员三:2004年5月11日23时20分,在距离洛桑车祸身亡地不到一站地,演员牛振华酒后驾驶“奔驰”牌小客车,撞在前方同方向行驶的河北省武邑县一司机驾驶的河北省“解放”牌大货车尾部。造成牛振华当场死于车内,小客车严重损坏。

查看全文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通用2篇)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篇1

  教学

  过程

  教师

  活动

  学生

  活动

  教学手段

  和方法

  预期

  目标

  1.创设情境,引入学习。

  2.引出第一节的学习内容。

  3.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转基因成果令人叹为观止。

  4.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争论。

  5.争论一:食物安全。

  6.布置下节课活动。

  (1)带领学生看本专题的题图照片,提出问题。

  师:人类应用转基因技术创造新的物种,是不是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

  (2)看《科技探索之路》中的新闻图片。

  师: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它所引发的社会争论越来越走近我们的生活。你知道有哪些关于生物技术的争论吗?

  (3)教师在进行总结的过程中进行观点的渗透。

  师:其实,在dna重组技术诞生之初,伯格(p.berg)教授就已经敏锐地意识到这种技术潜在的影响力。作为一名有责任感的科学家,他曾写信给美国国家科学院,建议将重组dna的研究工作先冻结一年,以便让科学家们有时间讨论这项技术的安全性;而今天一些新闻媒体和某些科学家的过激倾向已经给生命科学的发展带来很大的负面压力。

  作为一名科学家,或者作为一名普通的民众,对于生物技术带来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我们究竟该采取怎样的态度?

  正如教材中所说,作为科学家,除了“要对自己科学研究行为负责之外,还应该对社会负责”;而作为普通民众,有义务接受正确的科学知识,理性地参与讨论,为国家的立法提供基础。

  将来,如果你成了一名科学家,要做伯格那样有责任感的科学家;作为一名普通民众,也要做一个有科学素养的理性的民众。希望通过本专题的学习,我们能够达到上述的目标。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