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洛城闻笛》教案(通用2篇)
《春夜洛城闻笛》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初步鉴赏诗歌。
2、积累“月”“折柳”和“笛声”三个意象。
3、讨论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手法。
教学重点
1、通过停顿、重音、语速、语气、语调的朗读训练,提升诗歌的阅读能力与水平。
2、背诵全诗。
教学难点
1、了解古曲《折杨柳》的意义,理解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2、用文字改写古诗。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媒体多媒体
教学过程
导入:以初夏的天气炎热作为引子,自然贴切,引入对春天的回忆,跟随李白去洛阳城走一走。引导学生回忆已学过的李白作品《峨眉山月歌》、《静夜思》等,自然转入对李白的介绍,ppt呈现李白的简介。明确李白是个好喝酒,爱交朋友的人。
活动一:跟随李白,走入洛城
学生自读诗文,读准字音。让学生读后简单描述诗文内容,师总结后明确内容可以从题目入手,即题解(时间、地点、事件)。
学生齐读诗文,读出节奏。第一遍后请同学点评,师明确诗文的节奏和重读,停顿等,然后小组组织自读,再全班齐读。
师提问:洛阳城的笛声到底怎样让李白忘不了?引入下一活动。
活动二:聆听笛声
学生:玉笛。
师:玉笛是什么样的笛子?
生:精美的笛子。
师:“暗飞声”呢?
生:笛声听得不明确,隐隐约约婉转悠扬。
师:笛声既然听得不真切,那为何能“满洛城”?小组讨论后回答。
师明确:夜晚安静的洛阳城春风带着笛声一路飘散,作者的心里全是这样的笛声。
师:为什么作者心里全是笛声?
春夜洛城闻笛阅读答案(精选2篇)
春夜洛城闻笛阅读答案 篇1
《春夜洛城闻笛》出自于唐代诗人李白写的一首诗,诗中抒发了作者客居洛阳夜深人静之时被笛声引起的思乡之情。以下是小编给你推荐的春夜洛城闻笛阅读题及参考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春夜洛城闻笛》阅读原文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春夜洛城闻笛》阅读题目9.“飞”和“暗”用得好,说说它在文中的表达效果是什么?
10第二句和第四的艺术手法分别是什么?它们的表达效果又是什么?
11.前人评价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12.此诗写得感人,说说它的感人之处。
《春夜洛城闻笛》阅读答案9.“飞”和“暗”用得好,说说它在文中的表达效果是什么?
答:①“飞”字写出出乎听众的意料,使无形的声音形象化。②“暗”,写出吹笛人吹笛是毫不经意地吹。
10第二句和第四的艺术手法分别是什么?它们的表达效果又是什么?
答:①第二句的艺术手法是夸张。它的表达效果是:极力渲染夜的静谧、笛声的悠扬动听。②第四句的艺术手法是反问。它的表达效果是:加强思乡的感情,有一唱三叹的美学效果。
11.前人评价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答:①它的寓意是惜别怀远的象征。②我同意关键之说。只有理解折柳的象征意义才能理解此诗的主题。“柳”在风力的吹动下有循环往复、依恋不舍的姿态,这姿态就象依恋不舍的离人分别时的情态,所以在古典诗歌中,柳,作为写作对象,常用来作为惜别怀远的象征。如《诗经》里有“惜我往矣,扬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纷纷”。柳永《雨钤霖》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因而,“折柳”曲有惜别怀远的寓意。
春夜洛城闻笛(通用5篇)
春夜洛城闻笛 篇1
《春夜洛城闻笛》是唐代诗人李白所写作的一篇文章,这篇唐诗讲述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下面就让第一范文网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春夜洛城闻笛》阅读答案吧,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春夜洛城闻笛》阅读原文春夜洛城闻笛
唐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春夜洛城闻笛》阅读题目21.诗中能揭示主旨的诗句是: , 。(2分)
22. 触发诗人故园之恋的句子是: 。(2分)
23. 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试赏析诗中“暗”和“满”的表达效果。(4分)
24. “折柳”在诗中指《折杨柳》曲,“柳”与“留”谐音,所以古人常借“柳”表达与亲朋好友离别时的留恋之情,请你默写一句古诗中含有“柳”的诗句。(2分)
《春夜洛城闻笛》阅读答案21.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22.此夜曲中闻折柳。
23.“暗”有断续、隐约的含义,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地打动了许多听众,引起人们无限的隐忧;“满”字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反衬诗人内心闻笛后的孤寂心情。(写全一个字各得2分)
24.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春夜洛城闻笛 篇2——语文阅读是语文学习的一大板块。无论在考试还是在平日的积累中都非常重要,在升学考试中也占据着相当大的比例。为快速提高同学们的阅读能力,第一范文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希望对同学们的语文学习有帮助。
春夜洛城闻笛阅读答案及阅读原文
《春夜洛城闻笛》是唐代诗人李白所写作的一篇文章,这篇唐诗讲述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下面就让第一范文网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春夜洛城闻笛》阅读答案吧,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春夜洛城闻笛》阅读原文春夜洛城闻笛
唐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春夜洛城闻笛》阅读题目21.诗中能揭示主旨的诗句是: , 。(2分)
22. 触发诗人故园之恋的句子是: 。(2分)
23. 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试赏析诗中“暗”和“满”的表达效果。(4分)
24. “折柳”在诗中指《折杨柳》曲,“柳”与“留”谐音,所以古人常借“柳”表达与亲朋好友离别时的留恋之情,请你默写一句古诗中含有“柳”的诗句。(2分)
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
文题解读
李白与诸从弟聚会赋诗,本文即为之而作的序文。文章抒发了自己对人生的体悟及排遣方式。从弟即堂弟。但唐代风气喜联宗,凡同姓即结为兄弟叔侄等,所谓从弟也未必真有血缘关系。
走近作者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附近的秦安县)。性情豪放,喜爱纵横家的作风,爱好任侠之事,轻视财货。早年在蜀中度过。二十五岁开始漫游全国,走过湖北、江西、河南、山东等地。其诗豪迈瑰丽,有突破现实的幻想,也有对当时民生疾苦的反映和对黑暗政治的抨击。他的散文具有清新明朗、奔放流畅的特点。著有《李太白全集》。
背景纵览
《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收录在《李太白全集》中,大约作于开元二十一年(734)前后,地点在今安陆兆山桃花岩。内容记叙李白与他的堂弟们相聚在桃花园中,饮酒赋诗、畅序天伦的情景。全文以骈句为主,笔触流畅自然,风格清新洒脱,是传诵千古的名作。
字词梳理
1.字音
筵(yán) 觞 (shāng)
2.多音字
3.形近字
4.词义
逆旅:旅舍。 大块:指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