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飞机 表格式教案(精选2篇)
航天飞机 表格式教案 篇1
导学内容19、航天飞机授课教师导学课时课时2备课时间12.10授课时间12.11导学目标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词语。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问句和感叹句的语气。3、 指导收集有关航天飞机的资料,以《航天飞机的自述》写一段话,介绍航天飞机的有关知识。4、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航天飞机和飞机的区别,知道航天飞机的一般知识和基本特点。激发学生从小学科学,长大用科学,为人类造福的志气。重、难点重 点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航天飞机和飞机的区别,知道航天飞机的一般知识和基本特点。难 点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航天飞机和飞机的区别,知道航天飞机的一般知识和基本特点。导学用具学 具录像,小黑板,图片,相关资料 导 路学 路设计意图第一课时一、 谈话,揭示课题航天飞机是什么样的?它有什么作用呢?板书:19 航天飞机二、 范读课文本,了解大意: 三、 初读课文1、 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小节号,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2、检查(1)出示生字,纠正读音。一架 番筋头 翅膀 智慧老人 手臂 抖擞 捞回舱中 帕米尔高原 无影无踪(2)联系上下文,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呼啸 庞然大物 智慧老人 抖擞 无影无踪 帕米尔高原(3)识记字形 (4)指导书写 回答问题 学生思考:你知道了关于航天飞机的哪些知识? 谈话揭示课题 及时检查,发现问题,当堂解决。 导 路学 路设计意图
《蜜蜂》表格式教案(精选13篇)
《蜜蜂》表格式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课文作者是法国生物学家法布尔,以第一人称写了他所做的一个试验,即证实蜜蜂是否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作风。
课文按照“试验目的——实验过程——试验结果” 叙述,线索清楚,情节完整。通过这篇课文,让学生体会法布尔观察、思考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
1. 学习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2.弄清作者做实验的方法和过程。
3.积累语言。
【教学重难点】弄清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
【教学准备】查阅有关蜜蜂的资料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老师带来一只可爱的小精灵,你们看,认识吗?(出图)。你们对蜜蜂都有哪些了解呢?学生交流资料。
2、法国科学家法布尔,是第一位在自然环境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他用毕生精力深入昆虫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与实验。这节课就让我们看一看法布尔是怎样观察蜜蜂的。
从学生感兴趣的蜜蜂入手,打开话匣子,为进入课堂和文本打下情感基础。
介绍法布尔,让学生初步知道他对人类的贡献。
二、整体感知
1、cai,请仔细听,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法布尔做实验验证了蜜蜂有辨别方向的能力。)
2、学习第一节
(1)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理解“听说”)
《望岳》表格式教案(精选17篇)
《望岳》表格式教案 篇1
课题望 岳授课教师李彬学校:六十一中学授课时间:2006、11、2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理解诗歌内容,了解杜甫及相关文学常识。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鉴赏古诗的能力。情感与价值观领略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色,热爱祖国河山,陶冶美的情操。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和抱负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教学难点品味语言,感受诗人高超的写作艺术。教学方法讨论法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介绍中国古代诗歌源远流长的历史,进而介绍杜甫,引入本节教学教师深情导入学生感受体验吸引学生兴趣二、了解杜甫及相关知识 介绍杜甫欣赏泰山风光教师补充介绍杜甫相关资料播放《泰山》相关视频学生介绍杜甫。学生欣赏 初步了解杜甫,初步感受了解泰山的美。 三、朗读中感知形象美 朗读课文,感受泰山磅礴的气势。体会朗读古代诗歌的方法。 教师范读课文配乐朗诵指导学生朗读。 学生听读、自由朗读、指名读相结合培养学生诵读古代诗歌的能力。四、合作中感受景色美 自主学习课文内容,相互质疑解答。合作探究:作者向岳而望,都看到哪些景色?融入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给了你怎样的启示?教师巡视,点拨指正。教师启发、深入指导。对学生适时进行德育渗透,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的目标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力求有独到的见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黑板”跑了》表格式教案(精选15篇)
《“黑板”跑了》表格式教案 篇1
表格式教案:
学科:语文 授课年级:二年 设计人:钟海涛
章节名称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六单元《“黑板”跑了》
计划学时
2
学习内容分析
《黑板跑了》是苏教版第四册语文教材中第六单元第二篇课文。本单元均为写人叙事的文章,通过对人物事件的描写突出他某方面的品质。本篇课文具体描写了科学家安培在散步时专心思考数学题,结果把马车的后壁当黑板来演算的趣事,旨在让学生体会安培对科学的痴迷与专注,从而学习他专心研究科学的精神,懂得做任何事都要认真投入的道理。课文语言生动,是一篇培养学生语言感悟能力、观察、朗读能力的好材料。
学习者分析
学生对科学家的故事很感兴趣,但是他们对安培只有较少的了解,而且学生受生活经验、语感等因素制约,对此种表现人物品质的文章只限于表面,难以抓住关键词句品读、体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会考竖等10个生字;读懂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比较有条理地讲述故事。
过程与方法:
运用质疑,导读,自学,对话,欣赏等方式培养和提高学生质释能力,合作探究能力,感情朗读能力和讲述故事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安培专心进行科学研究的精神,懂得做任何事都要认真,专心的道理。
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
1、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解决措施:合作探究、引导解决。
习作6 表格式教案(通用2篇)
习作6 表格式教案 篇1
课题习作6备课日期12月18日教学目标1、能运用正确的方法观察两幅图画,准确把握图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能围绕中心,抓住重点,展开合理而丰富的想象,把故事写具体、写完整、写生动。教学重难点看懂图意,能围绕中心抓住重点,展开合理而丰富的想象,把故事写具体、写完整、写生动。教学准备教学光盘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运用正确的方法观察多幅图画,准确地把握图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能围绕中心,抓住重点,展开合理而丰富的想像,再用一两幅图把故事结果画下来。3、能根据自己所画的图,把故事完整地写下来。教学重难点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课文中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谈话导入新课 二、有序观察,了解图意 三、组织讨论,展开想象 四、编写故事,交流评议 五、誊写习作 同学们,看图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想象力、观察力、分析力,从而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今天,我们就要进行看图想象作文的练习。 1、(出示挂图)同学们,你们看,图中描绘的是什么?你们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吗?2、想想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结果会怎样呢? 1、把你想到的故事的经过与结果说给大家听听。2、在想象的时候我们要仔细观察图画,准确理解图意,如图中小姑娘见到雏燕从自家屋檐下的燕窝中掉下来,神态是惊讶的、心情是焦急的,可以想象她十分担心雏燕的命运,因此小花猫吃雏燕时她一定不会袖手旁观。故事的发展与结果都应建立在正确理解图意的基础上,还要合理、完整。 把想象到的故事写下来,写时要增加人物的内心活动,想象他们的动作与语言。 齐读课题 1、学生交流。 2、学生看图自由练说 集体交流,相互补充。 1、指名交流,集体评议。2、各自修改习作。 学生认真誊写。 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认真看图,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图意,正确地掌握写作的内容。 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对后面的事情展开想象,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感情融入画面,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大地的话》表格式教案(精选13篇)
《大地的话》表格式教案 篇1
课时目标1、 通过学习能认识3个生字,能工整、规范的书写8个生字。2、 理解全诗内容,能有感情地朗诵、背诵,体会诗中蕴含的大地母亲的无私奉献精神。3、 能划出诗中每小节的关键词,根据前4小节的结构和语言风格,试着仿写。教学媒体课件、配乐教与学活动过程学习内容教师导学学生主体活动 一、课前谈话 二、激情导课 三、读通课文,初步感知 第一课时1、师:新学期的第一节语文课,不想说点什么吗?生随意说(可根据情况,即时追问其他同学听后的感受)师:是啊,言为心声,同学们的发言传递着浓浓的友情,表达着对新学期的美美的憧憬,老师也因为你们的畅所欲言而沉浸在暖融融的幸福和企盼中了。看来,真诚而恰当的语言交流,会让我们有美好的情感体验。这就是,——什么的魅力。生答——语言。师板书单元主题:话语 这就是我们新学期第一单元的主题。 1、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第一课,《大地的话》,板书课题,齐读。2、大地会与谁对话呢?(学生已经预习课文了,这个问题可以帮助教师检查学生对课文的预习情况。)1、检查读课文情况。要求读得正确、流利。2、检查读生字情况。重点指导蕊、坠、溪、嫌的写法。 学生读课题。 1、学生按要求读课文。2、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通过检查掌握生字的读音。 学习内容教师导学学生主体活动 四、细读课文,深化理解 五、回归全文,升华情感3、初读了诗歌你有什么感受?一、第一小节1、 读第一小节。思考这一小节主要写了什么? 2、 指名读课文。要求读的正确、流利。3、 提问:这一小节主要写了什么?4、 为什么大地邀请种子到自己怀里谁?5、 “软绵绵的被”指什么?6、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想一想:从这一小节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把你的感受用一句话或一段话写在书上与同位交流。二、第二——四小节大地还说了什么话了呢?请同学们自学2、3、4小节。想一想,你从中体会了什么?并试着做用一句话写下来。1、学生自学并批注。2、思考:这一小节主要写了什么?你体会到什么?3、小组合作交流。4、全班交流汇报。5、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交流中注意:第二小节:主要写了大地任凭小鸟在她胸前飞,大地愿意为小鸟敞开一切心扉。表现了大地母亲无比宽广的胸怀。体会“不论你唱什么歌,我总觉得很清脆。”第三小节:主要写了大地母亲激励游鱼寻找更加广阔的生活空间。 表现了大地无私奉献的情怀。体会句子“也要给你足够的水”抓本段的关键字“飞”,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不用“游”而用“飞”呢?从而体会用词造句的妙处。第四小节:大地母亲对小草的期待和鼓励。二、 第五小节1、再来读读课文的最后一节,回想刚才大地一句句真情的话语,你能感受大地想表达自己怎样的感情吗?适时设疑:最后一句的省略号有什么特殊的含义?你是怎么理解的?(意在让学生明白大地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为了向大地上所有的生灵表达:你们都是我的宝贝,我的体内所有的一切都是宝藏。通过对省略号的理解为下文的续写作铺垫。)2、齐读课文。1、指名配乐读全诗。2、通过美读诗歌,我们感受到了大地宽广的胸怀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如果你是种子、飞鸟、游鱼、小草,听了大地的话,你有什么话想对大地说?3、总结全文。 第二课时1、默写生字。2、引导学生背诵诗歌。3、引导学生仿写诗歌。3、学习语文天地《初显身手》。 1、学生课后搜集生活中和自然界各种用来交流的“话语”。2、学生在小组中进行交流。办手抄报。全班汇报。 3、谈初读感受。 1、学生读课文。思考问题。试着做批注。2、学生听读课文。 3、回答问题。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回答问题。 1、学生根据教师的导语,自学课文,思考问题。做批注。2、小组合作学习。3、小组选出代表在全班进行汇报。 体会句子。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1、读课文。2、理解词语意思。3、体会诗歌含义。 1、课外搜集。2、小组交流3、学生展示手抄报。 作业设计必做:1、有感情的朗读诗歌,背诵诗歌。2、积累好词佳句,生字211。 选做:将自己的作品读给家人听。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