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
本班共有25人。其中男13人,女12人.他们思维活跃、自信心、表现欲特强,但持久性较差。因此,在教学中需要花样新、多,让他们自主学习,为他们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生字教学时,学生只会抓简单的字进行说明学习,对较难的字不大爱理,所以在教学中我需对较难的字给以适当的点拨,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去感悟。
二、教学内容分析:
语言的魅力》讲的是在繁华的巴黎大街的街头,有一位盲老人在乞讨,他的身边立着一块牌子,上面写道“我什么也看不见!”但是过往的行人无动于衷,盲老人什么也没有得到。法国著名诗人让?彼浩勒在牌子上写了“春天到了,可是……”几个字,结果,盲老人得到的钱多极了。从中体会诗人同情帮助残疾人的善良品质,感受语言的魅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无动于衷、姗姗而去等)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帮助学生了解法国著名诗人让?彼浩勒用语言帮助
盲老人的事,体会诗人同情帮助残疾人的善良品质,切实感受语言的魅力。
(3)、练习用有魅力的语言写警示语。
2、过程与方法:
(1)借助多种渠道查找、阅读与文本有关的背景资料,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入情入境,动情朗读,深入感悟。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会诗人同情帮助残疾人的善良品质,感受语言的魅力,培养学生能用优美的语言,诚挚的话语与人交流。
四、教学难点分析:
理解第六自然段的内容,感受“春天到了,可是……”一句所产生的巨大作用,感悟其打动人心的原因。
五、教学课时: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活动内容
活 动 的 组 织 与 实 施 设 计 意 图时间分配
一、导入教学内容
一、回顾上节学习内容
1、导入课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2课《语言的魅
力》,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请同学们回顾一下这篇课文主要介绍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2、交代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这篇课文就是通过这样一个小故事说
明了语言的魅力,这节课我们要在上节课的基础上来深入感悟课文内容,体会诗一般的语言所产生的感染力。
3、木牌上原来写的是什么?
板书:我什么也看不见!
后来木牌上写的是什么?
板书: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
4、轻轻地读这两句话,你觉得哪句话具有魅力?哪句话没有魅力?
温故旧知,引入新知。
3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