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时间:2025-04-05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精选12篇)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图文结合,理解词句的意思,懂得大自然的语言情况指的是什么。

  2、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初步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

  4、培养学生初步收集材料的能力。

  5、初步培养学生利用教师小结的学习方法进行自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词句的意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学生对有些自然现象缺乏感性认识,能初步懂得大自然的语言情况指的是什么。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准备鱼鳞、弹珠;

  教学过程:

  一、释题

  1、借助课件(人类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由人类的语言引导进入理解大自然的语言。

  播放课件(人类的语言)

  提问:他们在干什么?他们为什么要使用语言呢?说出自己的想法?(表达出自己的意思)

  2、揭示课题,理解:大自然的语言。

  强化课题。出示课件(大自然的语言),继续理解什么叫大自然的语言。

  提问:大自然会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呢?

  表扬那些找到大自然语言的学生,并小结第一节内容。

  小结:

  大自然也有自己表达意思的方式,这些让我们听到的、看到的和感觉到的就是大自然的语言。

  二、新授课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用具体符号标出小节(互评互议,难读的字音上黑板)。

  2、指名读,指名评,师生互读。

  学生自由朗读2、3、4节,读懂每一节的意思。

  提问:各小节分别讲了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你是怎么知道的?

查看全文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精选14篇)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篇1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大自然的语言 2。 (字略)

  2.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 (略)

  3.阅读课文,思考自读提示及课后练习。

  二、导入

  1.作者简介

  作者竺可帧,物候学家。

  2导语

  本文的题目是《大自然的语言》,所谓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大自然怎么会有语言?我们读了这篇文章才会恍然大悟,原来指的是大自然的物候现象,如草木枯荣,候鸟去来等,实际上起着预 报农时的作用,从这一点上说,物候现象仿佛就是传递信息的“大自然的语言”。本文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显得新颖别致,引人入胜。

  三、正课

  1.速读课文。要求以最快的速度阅读课文,做到注意力集中,不出声,不回视,用笔画出主要词语,记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争取2分钟内读完。

  2.请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第一段:从开头到“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说明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

  第二段:从“物候观测使用的……”到“就可能避免”。 说明物候学对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段;从“物候现象的来!脑决定于哪些因素呢”到“春天提前9天”。 说明决定物候现象迟早的各种因素。

  第四段:从物候学这门研究……”到结束。 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3.提问:第一自然段描绘了一年四季丰富的物候现象,按照什么 顺序?

  讨论并归纳:按照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

  4.提问:这一段哪些词语说明时间的推移?

  讨论并归纳:用了“过后”“再过”“不久”“于是转入”“到了”“准备迎 接”等词语,变化灵活。

查看全文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通用17篇)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快速检索重要信息、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

  2、品味语言的准确、生动,提升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运用能力。

  3、丰富科学知识,激发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过程:

  (课文比较长,同学预习时,可以借助课后练习一,从这四个方面来熟悉一下课文。)

  (上课前请同学听两首熟悉的歌谣轻松一下,欣赏欣赏大自然美景。)

  一、问题导入,激发兴趣

  秋色正浓,很想和同学坐在野外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不过,坐在教室里也不错,可以穿越时空。老师先带同学们一起去绍兴吼山的桃花节看一看那些又美丽又调皮的桃花。说它调皮,是因为去年3月21日桃花节开幕时,他们中的许多桃花已经谢了,而今年19号开幕,桃花园还见不到她们的踪迹,使许多慕名前来的游客高兴而来,失望而归,我们说桃花的初开期一般在三月二十日左右,为什么去年这个时候初桃已谢,而今年还未开花呢?同学们能说说这是为什么吗?——天气暖和得早,桃花就开得早了,气温底,桃花就开得迟。

  ——

  桃花盛开和气候有着密切的关系,大自然中还有哪些现象和气候有关?

  ——(蒜苗泛青)百花争艳,落叶翻飞这些自然现象,自古以来我们称它为物候(板书)。

  那么如何科学选定每年桃花节开幕式日期,使广大游客都能欣赏到桃花绰约的风姿,相信同学学了《大自然的语言》后,一定能给当地的农民一个好的建议。好,下面,我们请同学打开课文快速浏览全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快速浏览课文,找出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老师要看看,哪个小组的同学看得快,又找得准)

查看全文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精选13篇)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2个生字;理解4个新词语的意思。

  2、能把反问句改写成陈述句,能仿照例句用“只要……就能……”写句子。

  3、能背诵课文。

  4、能用读儿童科普文章的方法阅读课文,了解大自然的语言所介绍的科学知识,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背诵课文,用“只要……就能……”写句子。

  教学难点:

  用读儿童科普文章的方法阅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教学目标:

  1)会本课的2个生字,理解“准是”等词语的意思;

  2)把反问句改写成陈述句;朗读和背诵2---6节。

  3)能用读儿童科普文章的方法阅读课文,了解大自然的语言所介绍的科学知识,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过程:

  1、揭题激趣范读

  1)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会说话的灯》,不仅灯会说话,大自然也会说话呢!大自然在说些什么呢?

  2)师范读课文。

  3)学生交流。

  2、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自学生字词

  2)读通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3)质疑问难。

  4)自学检查。

  3、再读课文,学习2---6节

  1)说说这首诗介绍了哪些大自然的语言,用“-------”划出,他们都说些什么?

  2)学生交流归纳,教师板书。

  3)课文是怎样用生动的语言介绍的?选择自己喜欢的一节诗研读、体会。

  4)根据交流随机点拨:

  第2节: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准是”,用“因为……所以……”说一句话。

  第3节:用“因为……所以……”说一句话。

查看全文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精选13篇)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篇1

  教学设想 :

  这是一篇介绍物候知识的说明文。生动地有条理地说明事物,准确、生动、简洁的说明语言是本文的学习重点。本文运用举例子的方法来说明事物,其作用何在,以及所举事例能否用别的例子代替,这是学习的难点。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了解本文说明的对象及其 特征。

  理清说明的顺序、条理,理解说明事物时所运用的语言的特点。

  通过学习,掌握 说明文的特征,以便能学以致用。

  教学重点:

  训练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是本文教学致的重点。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春夏秋冬,斗转星移;草木荣枯,候鸟去来,大自然丰富多彩.那么,这些丰富多彩的物候现象与人类有何关系呢?为什么保护大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起来学习《大自然的语言》。

  二、学生齐读“预习提示”第一段,整体把握本文说明的内容。

  三、学习字词。(出示小黑板或用多媒体教学,字词采用窗口显示,指名学生读,读一个显示一个读音。)

  衰草连天 ——鬓毛衰

  连翘 ——翘尾巴

  差异 ——差遣 ——差劲 ——参差

  观测 ——道观

  播种 ——耕种

  落叶 ——丢三落四 ——落枕

  每个词齐读两遍,读准字音。

  四、自由朗读课文,标好段序,完成课后练习题~。

  五、根据课后练习题一中的四个问题,找出有关起止段落,划分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3):介绍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

  第二部分(4-5):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查看全文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精选13篇)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图文结合,理解词句的意思,懂得大自然的语言情况指的是什么。

  2、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初步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

  4、培养学生初步收集材料的能力。

  5、初步培养学生利用教师小结的学习方法进行自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词句的意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学生对有些自然现象缺乏感性认识,能初步懂得大自然的语言情况指的是什么。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准备鱼鳞、弹珠;

  教学过程:

  一、释题

  1、借助课件(人类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由人类的语言引导进入理解大自然的语言。

  播放课件(人类的语言)

  提问:他们在干什么?他们为什么要使用语言呢?说出自己的想法?(表达出自己的意思)

  2、揭示课题,理解:大自然的语言。

  强化课题。出示课件(大自然的语言),继续理解什么叫大自然的语言。

  提问:大自然会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呢?

  表扬那些找到大自然语言的学生,并小结第一节内容。

  小结:

  大自然也有自己表达意思的方式,这些让我们听到的、看到的和感觉到的就是大自然的语言。

  二、新授课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用具体符号标出小节(互评互议,难读的字音上黑板)。

  2、指名读,指名评,师生互读。

  学生自由朗读2、3、4节,读懂每一节的意思。

  提问:各小节分别讲了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你是怎么知道的?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