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孩子点燃激情的方法

  曾经向我咨询过的幸子就是这样的人。她的女儿学钢琴,但怎么练习都没能提高技艺。幸子总是指示孩子:“为什么不练?”“吃饭之前练不行吗?”“星期天不是有很多时间吗?”

  第二,杜绝指责和抱怨,要建设性地看待问题。我当主持人的时候,曾经采访过少年棒球队。每当孩子挥击不中时,坐席上的教练和父母就异口同声地大喊:“干什么!好好打!” 孩子吓得表情都僵硬了,再一次挥动球棒仍然没能击中。坐席上的父母和教练又开始大声喊了:“你这傻瓜,怎么回事?”这样一来孩子的表情更加僵硬了,挥击连连失败。

  站在指导孩子的立场上,父母或教师有责任引导出孩子想做某件事情的热情。但命令、指示或责骂的方法都无法引导出孩子自身拥有的愿望和能力。幼儿亲子

  前面我们讲到的培养出鱼博士的那位爸爸就是忠实地履行引导式教育的典范。这位爸爸注重儿子的才能,支持他学习的同时,还教会了他生活常识和社交礼仪。

  为了培养儿子的学习习惯,孩子上小学低年级的时候,他每天晚饭以后都坐在孩子身边陪着他学习。他说:“孩子还没养成学习习惯时,不能光靠孩子的自律,毕竟玩比学习轻松得多。”这样孩子学习时有什么不懂的,就可以直接问爸爸。如果孩子解决了难题,他也跟孩子一起高兴:“连这样难的题也能做呀!真了不起。”这样的鼓励培养了孩子的挑战意识。他就是把被动式教育和引导式教育配合得比较好的典型。这样一来,孩子成绩提高了,对学习有信心了,也就喜欢学习了。上了高年级以后,孩子已经认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他就开始让孩子独自学习。亲子教育

  幼儿教育小编总结:家长应该多让孩子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他为了让孩子对学习感兴趣也做了一些努力。这样引导兴趣的结果,孩子终于成为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人品也好的人。这样的方式对于孩子来说是更有作用的。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