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比大人更加注重承诺的兑现(亲子教育)
我们的言出必行不仅潜移默化地教会了周周信守承诺,也赢得了周周对我们的信任,为自己树立了很好的“威信”。周周对我有着高度的顺从,凡事只要我交代清楚,她必定做到。比如有一次我动手术,在医院住院5天。那5天里我不能陪她,我事先和周周交代清楚,妈妈生病了,要去医院做手术,需要离开周周5天,5天之后妈妈病好了就可以回来陪周周了。那天去医院的时候,外婆还在路上,周周被我们托付给邻居带。离开时,周周轻松地和我们说再见,我住院的5天里她很想我,便自己打电话给我,但是她没有闹情绪。我想,她之所以表现如此良好,是因为我信守承诺,从来不食言,从来不哄骗她,她非常信任我。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小,骗一骗没什么,过后就会忘记。可事情并不是这样的。
以前,我们幼儿园的一个孩子,刚上幼儿园时特别不适应,每天都哭着不肯去。这家是爷爷奶奶接送孩子,每天送孩子上幼儿园真是个苦差,因为孩子就是不肯出门。爷爷奶奶好话说尽后再没有办法了,于是骗孩子说是到院里玩,不上幼儿园。骗了几次后,孩子不肯再上当受骗了,哪儿也不去,这下老人没辙了。家长找到我,问我该怎么办。我说:“在孩子看来,爷爷奶奶答应带他到院里玩的,怎么一出门又是上幼儿园来了?你说孩子还会相信大人的话吗?他当然不肯出门了。你们只要和孩子实话实说就行了。这种欺骗不仅不会被孩子忘记,还会在孩子的心中留下阴影,觉得大人不可信,让他更加难以适应幼儿园生活。”
欺骗孩子还会误导孩子:骗人是被允许的。欺骗孩子的恶果就是失去孩子的信任,由此孩子也会不信守承诺。《曾子杀猪》是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生动地说明了父母信守承诺是何等重要。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去,他的儿子哭着闹着要跟着去。夫人对其子说:“你先回家待着,待会儿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她刚从集市上回来,曾子就要捉猪去杀。她就劝止说:“只不过是跟孩子开玩笑罢了。”曾子说:“可不能跟他开玩笑啊!小孩子没有思考和判断能力,要向父母亲学习,听从父母亲给予的正确的教导。现在你欺骗他,这是教孩子骗人啊!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再相信自己的母亲了,这不是实现教育的方法。”于是曾子就杀猪煮肉给孩子吃。
有家长认为,对孩子要“恩威并施”,方能树立威信,我不这么认为。让孩子顺从不是靠家长的威严来压服,应该是孩子内心深处认可我们的决定,愿意服从。所以,威信一定不是靠威严来树立的,而是靠“信任”来树立的。偶尔,周周也会提一点不合理的要求,比如吃饭之前想吃点零食之类的。我说:“这个肯定不行,其中的原因你是知道的,不用妈妈多讲了吧?”周周见我说“肯定不行”,就会知趣地妥协,因为她知道她再说也没有用处,妈妈是说一不二的。
成人对孩子说过的每一句话,孩子都会信以为真,所以,在孩子面前我们要慎重许诺,一旦许诺,就应该兑现承诺。我们做到言出必行、信守承诺,孩子才能做到说话算数,不耍赖皮。如果孩子喜欢耍赖皮,一定是家长或者其他成人曾经食言,没有很好地践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