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家长们要学会言出必行,只有这样才能为孩子做一个好的榜样,如果家长们一味的对孩子失言,不仅仅会在孩子们面前失去威信,也会使孩子们养成一个不守信用的坏习惯,以下就来详细的了解下吧!
朋友带着孩子上我们家玩,临走的时候,孩子突然说要到我们楼下的理发店去理发。朋友夫妻劝说孩子,你的头发这么短,不需要理。孩子不干了,哼哼唧唧地闹着要理发去。我十分纳闷,孩子的头发实在是很短,为什么他非得剪头发呢?朋友解释说:“我们来的时候,孩子在楼下看见那个理发店了,觉得很新奇,说要进去理发。我想让孩子快点上来,就随口答应说回去的时候再去理。我以为过一会儿孩子就会忘了这件事,谁知这时又想起来了。”
怪不得孩子这么坚持要去理发,尽管他的脑袋上实在没有什么可理的了。可对孩子来说,大人答应了的事情他都会信以为真,他会一直要求大人践约的。我对朋友说:“既然你已经答应了孩子,就要说话算数、兑现诺言,不能出尔反尔。不然孩子下次不但不会相信你了,还会学会不守承诺,他会觉得大人可以说话不算数,那他也可以说话不算数。要不,当初你就不要轻易答应,随便许诺。”
有些家长由于种种原因,喜欢随口给孩子许诺,许诺后却不兑现诺言,反而劝说孩子向自己妥协。周周4岁的时候,我和好友约定次日带孩子一起去公园玩,头天晚上,我们把这个计划告诉了各自的孩子。第二天,天气异常炎热,好友来电话说因为天气太热,不去了。还说儿子正因这件事在“结经”(当地土话,意思是胡搅蛮缠)。我说:“这不是你儿子‘结经’,而是你言而无信。你都答应了儿子要去公园,现在又不去了,是你出尔反尔,还倒打一耙怪儿子‘结经’,哪有这样的理?”好友笑笑说:“可我看到这毒辣的太阳就不想出门,我拿玩具枪分散他的注意力了。”她的儿子10岁,不知这注意力能分散多久,能否彻底消除他心目中妈妈“言而无信”的形象。但那天,我们还是带着周周顶着烈日去了公园。
我们从来不在周周面前随口许诺,“言出必行”在我们家是不成文的规矩。每一次答应周周一件事情之前,我们都会先想想,这件事情我们能办到吗?如果不能,就不能随口答应,而一旦答应了,就要兑现。记得有一次早上刷牙时,周周的牙膏没了,我随口说了一句:“周周的牙膏没了,今天给你买牙膏去。”那天忙乎了一天,把买牙膏这件事给忘了。到了晚上,周周刷牙时,想起了这件事,她歪着头看着我说:“妈妈,今天你答应给我买牙膏的。”我这才想起来,连连道歉,“对不起,妈妈把这件事忘了,要不我现在去买?”那时已经晚上10点,外面下着大雨,我跑到外面去买牙膏,买了牙膏回来的时候,我全身淋得湿透。
只要答应了孩子,除非自己病得爬不起来,否则不管是什么情况,都要兑现承诺。这条原则是我们一直遵循的。由于我们信守承诺,周周也非常信守承诺。
有一次,我买了2件棉袄,在征得周周的同意后,要把其中一件送给晓晓,周周打电话告诉了晓晓这件事。不过由于晓晓回了老家,棉袄一直放在家里,没送出去。一天早上,起床的时候,周周不肯穿原来的棉袄,说那些棉袄没有帽子都不好看,要穿米奇那件有帽子的。米奇棉袄还没有洗,家里也没有其他有帽子的棉袄。周周急得哭了。我忽然想到准备送给晓晓的那件棉袄是有帽子的,周周一定会喜欢。反正周周冬天还只买了一件棉袄,正好穿了这件就不要再买了。于是我把那件棉袄拿了过来问周周:“愿不愿意穿这件?如果愿意穿这件,妈妈再买一件送给晓晓姐姐便是。”没想到周周看了一眼,说:“不穿,这件是送给晓晓姐姐的。”我问:“你喜欢这件棉袄吗?”周周点点头说喜欢。我说:“你喜欢的话就穿吧,妈妈再买一件送给晓晓姐姐。”周周哭得更大声了,边哭边说:“我说过要送给晓晓姐姐的,我不穿。”那一刻我真的很震撼,看得出来,周周其实很喜欢这件棉袄,只不过她已经亲口答应要把它送给晓晓,怎么能说话不算数又拿回来自己穿呢?所以就算这件棉袄还没送出手,她也要信守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