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

2020-05-07
●文题解读本文是为摄影作品《前方》而写的“摄影散文”,这幅摄影作品中呈现的是一辆颠簸于旅途的老汽车中一位男子手托下巴、眼望车窗外、神色惶惑茫然的画面。作家目睹这幅作品,生发对人生、对家园的无限遐思,表达自己对人生、对家园的独特思考。“前方”指未经历的人生。《前方》涉及到的是人对“精神家园”的追寻。作者认为,人生就是苦苦寻找心灵家园的旅程。                                         “摄影散文”是一种新兴的文体,顾名思义,它是由摄影作品和文  14—4字构成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表达的手段也在发展变化。过去,传媒是非常单调的。现在,人们把各种传媒手段融合、交叉,形成新的综合的表达手段和表达样式。摄影散文也是其中一种。这种新的文体兼备两种表达手段的审美特点,即摄影的视觉性对瞬间画面逼真的再现能力和散文体运用语言来表达对象时的自由,散文可以不受影象的限制,展开联想。所以,成功的摄影散文不应该被摄影作品所束缚,不应该成为呆板的毫无生气的文字解说,而应该有新的发现、新的创造和生发,这样才能使两者互相影响、互相补充,成为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曹文轩先生在观赏了一组以“远行”为主题的摄影作品后,由作品《前方》引发了对人生的思考而写了此文。高手支招之二——感受鉴赏文本需精研

前方

曹文轩    他们上哪儿?归家还是远行?然而不管是归家还是远行,都基于同一事实:他们正在路上。归家,说明他们在此之前,曾有离家之举。而远行,则是离家而去。[这是一篇由摄影作品《前方》引发联想思考的“摄影散文 ”。开头由摄影作品引出对作品人物趋向的分析,得出了结论“远行,则是离家而去”。 为下文引出文眼句“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作准备。]以上为第一部分,由观看摄影作品入手,猜测画面上人物的行为目的,说明“归家”和“远行”都是在“路上”,都与“离家”有关。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由摄影画面过渡到所要讨论的话题:人有离家远行的欲望。此句一出,立刻打开了一个新的天地,令读者眼前为之一亮。曹文轩先生无论治学还是创作,都很讲究独辟蹊径。这可以是一个体现。]点出本文的文眼,简洁醒目。当人类还未有家的意识与家的形式之前,[“家的意识”指人类心理上要获取的精神上的安慰,“家的形式”指人类实实在在的躲避风雨的地方。]祖先们是在几乎无休止的迁徙中生活                            14—5的。今天,我们在电视上,总是看见美洲荒原或者非洲荒原上的动物大迁徙的宏大场面:[冒号起提示作用,下文是宏大场面的具体内容]它们不停地奔跑着,翻过一道道山,穿过一片片戈壁滩,游过一条条河流,其间,不时遭到猛兽的袭击与追捕,或摔死于山崖、淹死于激流。[类比:写电视上的动物大迁徙的宏大场面,给人直观的感觉,目的是为了说明动物和人迁徙的“习性和欲望依然没有寂灭”,“人还得离家,甚至是远行”,由动物及人,人物一理。] 然而,任何阻拦与艰险,也不能阻挡这声势浩大、撼动人心的迁徙。前方在召唤着它们,它们只有奋蹄挺进。其实,人类的祖先也在这迁徙中度过了漫长的光阴。

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