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念刘和珍君》必修一

2019-05-07


  后来,鲁迅又相继写了《死地》《可惨与可笑》等文。4月1日,写下了著名的《记念刘和珍君》。


二、文章分析

  1、文章思路:

   ⑴ 本文的写作原由,既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⑵ 然后记述刘的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

   ⑶ 再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议论惨案的教训和意义。

    三者相互交错,始终统一于“赞烈士”“批反动(政府、御用文人)”“醒国人”来“记念”这一中心。

  2、思路分析:

   ⑴ 分析第一大部分(1~2)的思路:

     思考:文中是否有提示性的语句?作者为什么一再强调?

     明确:提示性的话是“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两次。但是这两个“必要”意思完全相同吗?第一“必要”,说的是悼念遇害者刘,奉献作者最大的哀痛和尊敬,控诉段府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人的阴险论调。第二“必要”,在于唤醒“庸人”,用人们牢记这笔血债。两次强调“必要”,突出了写作动机,旗帜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爱憎。这部分是按照由爱到憎的逻辑顺序安排思路的。

   ⑵ 分析第二大部分(3、4、5)的思路:

     思考:是按照怎样的思路布局的?

     明确: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安排思路的。先回忆与刘的最初相识,再详细叙述遇难的经过。叙述遇难又分两步,从事件概况到遇害细节。

   ⑶ 分析第三大部分(6、7)的思路:

     思考后明确:这部分先否定了徒手请愿的做法,然后用“然而”将笔锋一转,肯定了这次死难的意义,鼓励“真的猛士”奋然而前行。可见是按照由否定到肯定的逻辑顺序布局思路的。

    板书设计:
       总体思路           局部思路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