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词二首(第二课时)

2019-03-26

学生思考后明确:《沁园春•雪》中的“风流人物”是指才华出众,品格超群,对历史发展有巨大影响的杰出人物、英雄豪杰。《沁园春•长沙》中的包括词人在内的“同学少年”正是这样的人物,他们意气风发,风华正茂,关心国家命运,富有斗争精神,正是中国革命的“中流砥柱”。词的下片通过写意气风发、挥斥方遒的同学少年,激扬文字、指点江山的同学少年,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同学少年,艺术地回答了上片提出的“谁主沉浮”的问题。这样,上下两片浑然一体,天衣无缝。
4.学生互相交流学习本词后的感受,然后抽查2~3名同学发言。
(解说:相互交流给了学生展露自己的机会,发言能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身上学到了胸怀天下,心系人民的高尚情操也达到了教书育人的目的)
5.学生慢速朗读全词,细心品味。
6.教师总结
我国古典诗词很讲究情和景的交融。谢榛说:“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以数言而统万形,元气浑成,其浩无涯矣。”(《四溟诗话》)同学们思索:“这首词是怎样把写景、抒情完美地结合起来的?
学生思考并交流后,教师总结:词的上片虽着重写景,却处处景中寓情。词以“独立”开篇,以江洲的背景,构成以词人为主体的画面,流露出词人激荡的思潮。生机盎然的“湘江秋景”中,“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不仅仅是四周枫林如火的写照,而且寄寓着词人火热的革命情怀。红色象征革命,象征烈火,象征光明,“万山红遍”正是作者“星火燎原”思想的形象化表现,是对革命与祖国前途的乐观主义的憧憬。“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也不仅仅是鹰鱼自由世界的展示,而且包蕴着词人对自由解放的向往与追求。一个“怅”字更是词人由自然景观联想到人类社会与政治风云后发自心底的感慨。下片虽着重抒情,但也不乏情中含景之处。一“忆”字直贯以下七句,描绘了早期革命者的群体英雄形象。“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奋勇进击、劈波斩浪的宏伟画面。艺术地回答了上片的发问,至此,词情得到了酣畅淋漓的表达。《沁园春•长沙》真可谓景中寓情、情中显志、气势恢宏的佳作!
四、组织学生探究阅读
1.探究课题:如何理解“粪土当年万户侯”一句中“粪土当年”的结构及含义?
学生讨论后,可能有如下观点。观点一:“粪土”属并列关系的一个词。一般注文说“粪土”是名词活用为动词,即“视……为粪土”。“粪土当年万户侯”即为把“当年万户侯”视作“粪土”,表现了“同学少年”对“万户侯”的鄙夷之情。观点二:“粪土”属支配关系的动词短语。“粪土”句要紧扣上句“激扬文字”讲。激浊扬清的文字(文章)写些什么内容呢?当时革命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军阀官僚,即“粪土当年万户侯”。因而“粪土”不是粪便和秽土,“粪”在此作动词讲。《荀子•强国》:“堂上不粪,则郊草不瞻旷芸”说,堂上还没有扫除,则不暇看到郊野之草是有还是无。毛词中的“粪土”当是扫除秽土之意。“粪土当年万户侯”是说,要像扫除脏秽泥土那样对待“万户侯”们。这是修辞上比喻和语法上省略(指“对待”)的综合运用。“粪”在句中是个重点动词。这样解释,“粪土”句不仅包括看法,还充分表现了革命青年的动作和行为。这样讲,才能更好地反映当时“打倒军阀官僚”的口号和历史时代背景。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