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警报》教案

2019-03-26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的经历及作品风格。 
2、理解散文“行散神不散”的特点。
3、通过阅读文本学习作者用幽默风趣的语言配合表达主题。
4、理解并学习身处逆境而泰然自若的心态,面对困境仍乐观的精神。
5、思考汪曾祺先生及西南联大师生“不在乎”的人生态度从何而来。
【教学重点】
1、理解作者如何围绕主题选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配合表达主题。 
2、理解使联大师生面对轰炸警报表现出“不在乎”的精神底蕴,使汪曾祺先生对空袭的恐怖有如此诗意的感受和描绘的原因。
【教学难点】
思考汪曾祺先生及西南联大师生“不在乎”的人生态度从何而来。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假如现在是战争年代,传来连续不断的警报,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躲、藏、逃等)那么我们一起回到三十年代,看看西南联大的师生是如何面对警报的?
二、品读文本
问题1:快速阅读文本,寻找西南联大师生面对警报的表现,体会他们当时的心态或性情或精神风貌,并加以概括。
    提示:1、雷海宗先生:背得很熟,每次问“我上次讲到哪里了”,然后滔滔不绝地讲解……女学生笔记记得比较详细:“您上次最后说:‘现在已经有空袭警报,我们下课。’”我们从这一问一答中,看出了一种风趣幽默:风趣在雷先生的的大师风范,博学随意;幽默在女学生记笔记的详细与速度以及答非所问。更重要的巧妙引出昆明的空袭警报之多,表现出师生面对警报从容不迫的精神。
    2、马姓同学跑警报:背壶水,带点吃的,夹一卷温庭筠或李商隐的诗,太阳偏西,估计日本飞机不会来,才慢慢回来。从中看出他悠闲惬意,从容稳重,该干啥就干啥,只不过换了个地方看书,空袭来临,我自岿然不动。
    3、侯姓同学:正在听课,忽然跑出去扯嗓子喊:“现在有预行警报,五华山挂了三个红球。”从中看出他的敏感,神,久经空袭已成预报大家。
    4、马帮:细致介绍驿道、马锅头和吹口哨的吹法及呈贡调的内容,看似与跑警报无关,实则体现了坚韧乐观的民族精神。不惜笔墨对马锅头的装束进行了详尽的描述,马帮押运面对沿途的艰难和不测却是如此的沉稳、乐观,再一次让我们感受到民族的“不在乎”精神。
    5、西南联大的学生见到预行警报一般是不跑的;选择的地点特舒适(见文本中马尾松林的描写),详细介绍“丁丁糖”做法和吃法,让我们觉得这更不是躲警报,倒像是有点空闲体味生活,别有一番情趣在心头。
    6、与空袭警报有关的小山沟,防空洞上的两幅对联,一语双关,妙笔生花,更让我们体会到西南联大师生面对警报的闲情逸致,浪漫情怀,借汉语的妙处把西南联大师生面对艰险从容不迫、坚韧乐观的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
    7、看书、闲聊、打桥牌,从不仓皇失措,让我们体会到西南联大师生对小日本的蔑视:小样,玩玩你。
    8、谈恋爱,侯生送伞。越读越觉得不是在躲警报,此情此景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浪漫,养眼,有情调,有骑士风度,怜香惜玉,温馨感人。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