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警报》教案
2019-03-269、不跑警报的:罗姓女生洗头,郑姓男生煮莲子,如此镇定自若,神定气闲,风雨不动安如山,令人惊叹不已,五体投地!
问题2:同样都是跑警报,他们的表现、精神风貌各不相同,但请体味他们的相同点,并概括。
提示:不在乎、皮实、悠闲自在、从容不迫、镇定自若、蔑视、乐观、泰然自若等等。
引导学生归纳:①在跑警报中,材料很多,但汪曾祺先生选材有一个共同点:所有材料都是那么风趣幽默,都表现了西南联大师生对日军空袭采取了满不在乎的态度,表现了他们身处逆境而能泰然自若的精神。四大文明古国,有的已灭亡,有的已蜕变,唯有中华民族,靠着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经受了一次又一次的严峻考验,依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今天,我们依然坚信:抗战必胜。(诵读最后两小节)
②本文真正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三、品味语言
问题3:“皮实”的意思是什么?(悠闲自在从容不迫镇定自若等),那么,能把“皮实”换成“悠闲自在”“从容不迫”“镇定自若”等词吗?为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问题4:你认为文章中还有那些语句、词语运用的好,找出来并从运用的方法和表达效果等方面分析。(提示分析的角度,帮学生整理紊乱的思维,查证认识问题的思维缺漏)
提示:①新词,改变词语的感情色彩。例:言而有信。
②巧用成语,化用俗语。例:心平气和见机而作入土为安。
名闻全校,贵在有恒侯兄送伞,已成定例。
③化用数学术语,一语双关。例:人生几何恋爱三角。
④借用典故。例:这位侯同学长得五大三粗,却有一副贾宝玉的心肠;侯生送伞。
⑤妙用哲学逻辑推理。例:有人带金子,必有人会丢掉金子,有人丢金子,就会有人拣到金子,我是人,故我可以拣到金子。(举例帮助学生分析此推断的错误)
⑥庄谐化用。例:我看过这个女人的照片,长得就像她写的那些信(人如其信);“腻歪”“凑四合六”“被甩”等方言的运用。
⑦悠闲自在朴实的描写。例:马尾松林吃“丁丁糖”。
总之,本文语言最大的特色就是亦庄亦谐,幽默风趣。按汪曾祺先生的话说,他是受古人的影响,“从我的小说里可以看出归有光和桐城派的影响,桐城派讲究文章的摆放,断、连、疾、徐、顿、挫、讲‘文气’。正如中国画所讲‘血脉流通,气韵生动’。”(汪曾祺《两栖杂述》),这些话也适合本文的语言特点。
四、探究思考
问题5:抗战期间,日本空袭有过多少次,无法统计,也有血肉横飞,一片焦土的印象,本文中我们感受的却是诗意,为什么?
提示:①汪曾祺走的是文人创作之路。他力求淡泊,脱离外界的喧哗和干扰,精心营构自己的艺术世界。自觉吸收传统文化,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显示出沈从文的师承。在小说散文化方面,开风气之先。
②汪曾祺追求自然、通脱、仁爱的生活理想。沈从文认为“美在生命,美在自然”。汪曾祺虽没有做过类似的表述,可确实是沈从文美学主张的实践者。作家敏锐的眼光使他首先看到了那些历经磨难而又能倔强生存下去的底层人民的韧的精神,作家的责任感又促使他要把这种精神、这种信念告知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