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曼 罗兰(节选)

2019-03-01

1938年5月罗兰返回故乡,继续写他的《回忆录》(发表于1956年),同时创作了《罗伯斯庇尔》。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罗兰再一次发表了他支持反法西斯战斗的信念。德军入侵法国后,他被纳粹党严密监视,直到希特勒下台。1944年11月7日,他抱病来到巴黎,参加十月革命纪念运动。1944年12月30日,他逝世于克拉姆西镇。
(2)罗曼•罗兰与《贝多芬传》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 当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在世风的日益颓靡中, 颓废文学在西欧泛滥开来。正是对社会的责任感, 促使罗兰拿起笔来开始了文学创作, 他要“吹起冲锋的号角, 向政治的谎言和文明的罪恶进攻”, 他把变革现实的希望寄托于“英雄”人物的力量, 他不断地创作歌颂英雄的剧本, 以求“重新燃起民族信念”, 其间创作了《圣路易》(1897)、《阿埃特》(1898) 等历史剧。
作为一位伟大的传记文学作家, 罗曼•罗兰早年即有志于名人传记的写作。那是在19xx年, 其时罗曼•罗兰正在写作《贝多芬传》, 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因病丧失了听觉, 他在痛苦的煎熬中, 从古希腊传记家布吕达克的《名人并比传记》中找到了战胜痛苦超脱痛苦的精神安慰。罗曼•罗兰正是由此得到了启发, 逐渐形成了一系列“名人传”的庞大的创作计划。他要写作包括欧许将军, 托马斯•潘纳, 米开朗琪罗、席勒、加里巴尔底、玛克尼•弥莱等大人物的传记,“对于那些伟大的个性, 都要给以最高的评价”,以安慰和鼓励“世上不幸的人们”, 使他们超拔于苦难之上, 同艰苦的命运斗争, 努力做一个“无愧于人的人”。他曾在1902 年10 月致玛尔维达的信中说, 他将依照布吕达克的格式来介绍现代英雄的事迹, 强调他们的道德品格, 而且, 他将从贝多芬开始。
这个宏大的传记创作计划, 并没有完全得以实现, 而按照原定计划创作的“名人传”只有两种, 即《贝多芬传》和《米开朗琪罗传》。《名人传》, 正是在那个特定时代的艺术之壤中绽放出的奇葩。那是20 世纪初, 当罗曼•罗兰那颗敏锐的心灵日益感受到世风的颓靡, 当这个高尔基所谓的“资产阶级的叛逆者”,“在悲观主义的重压之下”对“狭窄的铁笼里的生活”濒于绝望之际, 罗曼•罗兰就把变革现实的希望寄予了人类“英雄”人物的力量。他认为, 人类仿佛是一阕交响乐, 正是由伟大的灵魂所谱成, 那些人类的英雄们正如一棵棵大树, 他们的根扎在最深邃的泥土中, 枝桠在崇高的欢跃中伸向穹苍, 放射出夺目的精神之光, 在这个风云莫测的世界上, 对于人类的灵魂来说, 这精神的光明比温暖的阳光更可宝贵。诚如罗曼•罗兰所言, 那些年他毫不间断地从一切国家中自由的心灵和被迫害的人们那里汲取最珍贵的滋养, 这最珍贵的滋养不仅深刻地反映了在这个尘世间英雄们不受勒束的性灵与那些“脱僵野马似的偏激狂、暴力和虚伪”之间的搏斗, 而且冷静而明晰地记录了罗曼•罗兰在人生的斗争中所闪烁出的思想的火光。其时, 他决意要为那些具有巨大精神力量的英雄树碑立传, 让世人“呼吸到英雄的气息”。《贝多芬传》是“名人传”的第一部。在所有的英雄传记中, 罗曼•罗兰“把首席给予坚强与纯洁的贝多芬”, 罗曼•罗兰1917 年1 月在《献给马克辛•高尔基》的颂词中谈到,“在精神自由到处受到摧残的日子”, 那位敢于替那些被迫害、被箝制, 被奴役的大众主持正义的高尔基,曾于1916 年12 月致信罗曼•罗兰。高尔基在信中说:“在当前, 没有比青年一代更需要我们关切的了, 我们这些行将就木的成人们正在留给我们的子孙一宗可怜的遗产, 传给他们一种可悲的生活, 这场愚蠢的战争惊人地证明了我们精神的贫弱和文明的腐朽”。高尔基热切地呼吁说:“让我们提醒孩子们吧, 人类并非一直像我们这样孱弱与恶劣。在一切民族中, 曾经有过而且现在还有伟大的人和美好的心灵”。高尔基想通过当今主要作家们的帮助, 出版一套给儿童看的书, 包括几个人类领袖的传记。高尔基向他所谓的“继续珍爱着人类最优秀的原则”的大作家罗曼•罗兰发出了诚挚的请求:“我的亲爱的罗曼•罗兰, 我恳求你写这篇贝多芬传记, 因为我确信没有人比你写得更好了⋯⋯”。正像由于罗曼•罗兰决意要在“摧残艺术杰作和毒害人类精神的恶毒暴政”下勇敢地担荷起保卫“千百年来艺术和思想的神圣方舟”的重任, 正是由于他对于“所有音乐家之上的音乐家”贝多芬的热爱, 正是由于大文豪高尔基热切而诚恳的吁求, 罗曼•罗兰于1917 年1 月底给高尔基回信, 正式担受了这一创作《贝多芬传》的大任。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