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2019-02-16

 一、导入新课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听这首歌可以想象到成片的芦苇独守江边,在风中摇曳。那瘦瘦的筋骨,青青的枝叶,肆无忌惮的张扬着绿的野性,任凭狂风揉摇,任凭暴雨击打。那逆流而上寻找佳人的少年,撑着长篙,荡着轻舟,映衬着茂密的芦苇,造就了三千年文明古国最优美的诗句!
多年以后,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同样在见到芦苇后灵光一现,咏出了“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这样的至理名言

二、走近作者
布莱兹•帕斯卡尔(blaise pascal,1623-1662)是法国十七世纪最具天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他在理论科学和实验科学两方面都做出了巨大贡献。几何学上的帕斯卡尔六边形定理、帕斯卡尔三角形,物理学上的帕斯卡尔定理等均是他的贡献。他还创制了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制作了水银气压计。他同时还是概率论的创立人之一。他一生体弱多病,只活了三十九岁,但在身后却为自己留下了高耸的纪念碑。他的主要著作是《外省通信》和《思想录》,前者常被看作是法国古典主义散文的奠基之作,后者则为哲学和宗教方面的探讨提供了丰富的源泉,成为人因思想而伟大的一个明证。该书又被法国大文豪伏尔泰称为“法国第一部散文杰作”。
1670年《帕斯卡尔思想录》一书在法国首版。该书以其论战的锋芒、思想的深邃以及文笔的流畅而成为世界思想文化史上的经典著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认为是法国古典散文的奠基之作。它与《蒙田随笔集》《培根人生论》一起,被人们誉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三大经典。本书作者以其特有的揭示矛盾的方法,反复阐述了人在无限大与无限小两个极限之间的对立悖反,论证了人既崇高伟大又十分软弱无力这一悖论,天才地揭示了人因思想而伟大这一动人主题。总之,读者从本书不难看到,帕斯卡尔是真正够得上精神的伟大的。下面开始学习课文。

三、齐读课文,感受文章诗意化的特点,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初步理解课文。
1.文章读完了,你觉得哪些句子让你心潮澎湃?帕斯卡尔认为“人”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人的特点是能思想、脆弱。
引导:相较整个宇宙而言,人因身体而脆弱,因思想而坚韧。在帕斯卡尔这里,人只是会思想的芦苇,在它的思想里找不到它的灵魂,它的灵魂不在它的思想能触及的任何地方,它只能在摇摆的风中感知自己。尽管随时有可能被风摧毁,它也只能处于风中以证明自己的存在。
2.举出你熟悉的或者亲历过的事例来证明帕斯卡尔的观点。
明确:霍金的事迹、汶川地震的幸存者们,等等。 

如果整个法国文学只能让我选择一部书留下,我还是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留下《思想录》,它是一个崇高的纯粹法国天才的标本。 ——维克多•吉罗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重在引导学生进入文本,理解核心观点“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并在对文章的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尝试从自己的阅读经验和人生经验出发解答这些问题。
 四、概括作者观点
提问:文章的结构为片段式,语言形式相对散乱,请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文章的主要观点。
明确:思想形成人的伟大。
1.人从生理层面来看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
2.人的全部尊严都在于思想。
3.努力思想是道德的原则。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