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2019-02-16

理清帕斯卡尔的思路,便于学生进一步深入领会文题,从而进一步理解帕斯卡尔对“思想”与“人”的关系的思考。

五、文本赏析
⒈文章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明确:第一段:思想形成人的伟大。即:人之伟大源于他拥有思想。

⒉作者以“苇草”为喻说明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比喻?
形象写出人的渺小、脆弱,在大自然面前的不堪一击。这样比喻是为了衬托出思想的力量:思想使渺小的人变得高贵和有尊严。宇宙的浩大,能毁灭脆弱渺小的人;人却因为思想,可以概括宇宙,这就是人在宇宙中的全部尊严。

⒊为什么说“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怎样理解“这就是道德的原则”?
明确:作者把思想看作人之所以为人及人超出其他万物的标志。因为人是高于自然的,在自然界中人有着绝对的优势,它的优势表现在精神上,在他的思想上,思想可以超越自然,超越物质,可以通向无限,这使得人在自然中有了尊严,有了主宰世界的能力,所以说:“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提高自己”,要“努力好好地思想”,这就是我们存在于世界的意义,人在自然中的崇高使命。这里作者把这一使命上升到道德层面,换言之,人若不努力思考,就不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即丧失了人之为人的起码条件。同时在进行道德选择的过程中,我们就能体现自己的尊严。

⒋怎样理解“表现为天使的人却表现为禽兽”?
明确:作者认为,人的心灵追求与实际表现是矛盾的。人,即使他堕落了,但也没有完全泯灭心中的灵性之光,所以他才会想表现为天使;但是这个善良的愿望只是人的显意识,而在这一意识的冰山下蠕动的,常常是连禽兽都不如的邪恶,而人又常常由以示或者无意识地漠视这种邪恶。有一句老话:善良的愿望优势八人引导到地狱中去,这些善良的愿望可以用自有、民族、平等、博爱等名之,也可以用幸福、革命、富裕、正义等描绘,但在历史上,有多少罪恶都是凭着这些善良的愿望而大行其道。

⒌“然而,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高贵得多,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 

学情:学生不理解的主要是人为什么因思想而伟大,应帮助学生理解一方面人在自然界面前是弱小的,另一方面人又因为思想超越了自然界中的其他物种,因而能驾驭自然界中的其他物种,显示出人的伟大,人的伟大来源于人思想的力量。

学情:尊严与思想、道德之间的关系是这一部分的难点。学生难以理解为何“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实际上这句话的思想与前几句一脉相承,都体现出正因为客观上人类肉体的渺小无法改变,因此才需要用思想来体现尊严,而保持思考的习惯就是人类道德的原则。

 解读:教师可以举例解释人与其他生命的区别在于:人知道自己渺小,也知道自己不可能抵抗宇宙的力量,但是其他生物对于宇宙的力量却不能正确认识,对于自身的渺小也缺乏认识。因此,正是在人与物思想能力的区别中体现出人的高贵。人从而超越了肉体的渺小,实现了精神的伟大。

⒍“由于思想,我却囊括了宇宙。”
解读:
(1)南宋陆九渊(象山先生):“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