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四首教案

2018-03-27

(3) 第三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命题意图: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辛弃疾的 (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风格、内容都相似,本题的意图是要学生了解两人、二作的同中之异,提高学生的洞察力和鉴赏能力。
参考答案:苏轼《念奴娇》的怀古之情,主要是对历史与现实、古人与自己的联想。作者赞美周瑜的丰功伟业,表明自己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和向往,但现实中的自己谪居边地,抱负难以舒展,古人的业绩无法企及,想忘情世事又不可能。所以苏轼的怀古之情,较多地表现为惆怅和无奈。辛弃疾《永遇乐》借古讽今,追怀刘裕驰骋中原,所向披靡,而刘义隆草率北伐、溃不成军的史实,痛感山河沦陷,南宋统治者无北伐复国之志,有苟且偷安、弄权谋私之实;英雄无用武之地,自己报国无门。因此:辛弃疾的怀古之情,更多地表现为悲愤不平和忧心如焚。
(4) 第四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命题意图: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名句、佳句,从而使学生有意识地对作品进行分析、鉴赏,培养学生的分析、鉴赏能力。
参考答案:第 1 小题, “今宵酒醒何处 ? 杨柳岸晓风残月”两句是设想作者与爱人分手次日酒醒的景况。词句勾画出拂晓江岸的秋景,把词人强烈的思想感情融化在景物描写中。 “杨柳”、 “晓风”、 “残月”这些意象,在古人心目中,都具有离别或相思的意味,用以描绘凄清孤寂的秋景,和词人此时此刻的处境、心情,都非常恰当。景物的凄清、寂寥,正好烘托出人物形只影单的孤零心境。因此,这两句的写景,景中含情,情景相辅相成,耐人寻味,妙不可言,历来被广为传诵。
第 2 小题,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十四个叠字,在情感表达上可分三个层次:第一层 ( “寻寻觅觅” ) 通过写外在动作,表现作者非常空虚怅惘、迷茫失落的心态;第二层 ( “冷冷清清” ) 通过写所处环境气氛,表现作者孤单寂寞的处境和心境,由此反映出作者的晚景凄凉;第三层 ( “凄凄惨惨戚戚” ) 直接写内心感受,表达作者的忧愁苦闷。这样把诗人惆怅迷惘、凄清寂寞、哀愁忧伤的内心感受层层揭示,逐层加深,真切地反映了特定环境下的思想感情。
3 .相关资料。
(1) 《雨霖铃》相关资料。
① ( 柳永 ) “喜作小词,然薄于操行。当时有荐其才者,上 ( 宋仁宗。本书编者注 ) 日: ‘得非填词柳三变乎 ? ' 日: ‘然。'上日: ‘且去填词。' 由是不得志, 日与猿子纵游倡馆酒楼间,无复
检约。自称云:‘奉旨填词柳三变。”, ( 《苕溪渔丛话后集》卷三十九引 ( 艺苑雌黄》 )
②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 (< 避暑录话 ))
③雨霖铃,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为词调。据唐段安节 < 乐府杂录 ) 载,是唐玄宗令乐人张野狐所制。相传唐玄宗入蜀时,霖雨弥旬,栈道中闻铃声,玄宗悼念杨贵妃,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寄恨,由梨园子弟张野狐用筚篥吹奏,于是传世。
(2) 《念奴娇•赤壁怀古》相关资料。
东坡在玉堂 ( 翰林院 ) 日,有幕士善歌, 因问: “我词何如柳七 ( 柳永 )? ”对曰: “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 ( 宋•俞文豹《吹剑续录 ))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