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情结》教案

2017-05-17

3、事件:童年的烙印、一部悲欢离合的家史(对文本的细读能力要求较高、难度太大、适时调整)
注:文章的①②两段任何一点都可以作为“思乡情结久远和难解”的理由。例:“乡音”
知识链接: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二)离开家乡的几种情形以及结局
问题设计:
1、作者在第三段中所描写的少年离家的情况有哪几种?请概括说明。
【①不少人富有浪漫气息,为追求理想开创事业去创世界。②多数人是沉重的现实主义格调,为维持最低的生活被打发出家门。
此题已经在题干中告诉考生关键信息在第三段,而从第三段中提炼出“两种情况”应当不会太难。】
a、迫于生活——哀情——串演悲剧
“人一离开乡土,就成了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浮萍的意向可以联想到文天祥的《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文中一连用了四个比喻写游子,有何作用?
“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这四个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远离乡土的游子们漂泊无定、孤苦无依的境遇。
仿写示例:人一离开乡土,就成了无土的种子,断线的风筝,折翼的大雁,随波逐流的无舵航船。
b、闯荡世界——豪情——分几种结果(由学生在文中寻找答案)
①韦庄的“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写出了离乡闯荡的人怕归乡的心态;
【链接】
菩萨蛮
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如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赏析】
这首词写景只有两句,却以写意的画法,画出江南水乡的最大特点,给读者留有极大的想象空间。写江南的人美,只写垆边女的皓腕,而“似月”的美貌,又给读者留有极大的想象空间。开头用“人人尽说”这一侧面描写的手法,令人信服。一般游子总会发出“思归”而不得的感慨,而这首词的结尾又巧妙地呼应开头,反传统而用之,说游人和客居者应老死于此,否则将遗憾无穷,俏皮而极富新意。
②孟浩然的“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写出不得志后的思乡之情和少年豪情的消灭;
【链接】
留别王侍御维
孟浩然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赏析】
这首诗应是作者离长安时的作品,主诉怨悱。首联直接说出自归。颔联则写题意“惜别”,颈联说明自归之故──乃是知音既少,当道不用,此时不走,更待何时。以失意后的牢骚贯穿全诗。语言平淡朴实,近于口语,不讲究对偶,顺其自然。
③项羽的“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闯荡有成,意欲回乡炫耀的迫切心情。
【鸿门宴后,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大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去。此时,有人对项羽说:“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为霸。”(《项羽本纪》)但项羽见秦宫室都被烧残,又急于东归,便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 (《项羽本纪》)那人说:“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 (《项羽本纪》)项王听后大怒,将其烹死。】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