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情结》课前预习学案

2019-07-18

学习目标:1、识记文中重要字音、字形、名句。
                 2、整体感知文本内容。
预习内容: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搭讪(  ) 悠邈(  )     谪居(  )       田塍(  )
 屹立(  )  魂牵梦萦(  )侘傺(  )         蕞尔(  )    
忐忑不安(  )  翰苑(  )  桑梓(  )        篱角三匝(  )
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予以改正。
愁肠百节(  )    纹身(  )     秋篷(  )      良晨美景(  ) 
功拜垂成(  )     发韧(  )       儒染(  )      根深帝固(  )
3.成语积累。
(1)指失意或失败,灰溜溜地回来。是一个贬义词。(  )
(2)比喻留恋本土,不愿意轻易搬迁。是一个中性词。(  )
(3)事物正在兴起、发展,没有停止。常用于新兴事物。(  )
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唐•王维 《杂诗》)
(2)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唐•宋之问《渡汉江》)
(3)国家兴亡, ______________。(明末清初•顾炎武)
(4)______________,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5)________________,池鱼思故渊。(晋•陶潜《归园田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6题。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得意时想到它,失意时想到它。逢年逢节,触景生情,随时随地想到它。海天茫茫,风尘碌碌,酒阑灯灺人散后,良辰美景奈何天,洛阳秋风,巴山夜雨,都会情不自禁地惦念它。离得远了久了,使人愁肠百结:“客舍并州数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又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好不容易能回家了,偏又忐忑不安:“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异乡人”这三个字,听起来音色苍凉;他乡遇故知,则是人生一快。一个怯生生的船家女,偶尔在江上听到乡音,就不觉喜上眉梢,顾不得娇羞,和隔船的陌生男子搭讪:“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辽阔的空间,悠邈的时间,都不会使这种感情褪色:这就是乡土情结。
5.“良辰美景奈何天,洛阳秋风,巴山夜雨”这三句话或引用或化用了古典诗词,请写出原句、出处及作者。

6.本段引用了大量的诗文,意图是什么?起到了什么作用?

合作探究学案
学习目标:1、乡土情结的含义是什么。
2、本文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一)分析文章第一段:点明什么是乡土情结。

2、运用积累的思乡诗句,想象补充含义分别是什么。。

(二)分析文章第二段:童年烙印对“乡土情结”的形成至关重要。
1、从文中看,乡土都给人们打下了哪些“童年的烙印”?(不超过28个字)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