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这土地

2017-05-05

2、可能出现的问题:

(1)、鸟是怎样歌唱的?它歌唱的内容是什么?

(2)、土地为什么被暴风雨所打击?河流为什么悲愤?风被什么激怒?

(3)、林间无比温柔的黎明又代表什么?

(4)、诗人为什么写“我死了。”?

(5)、诗的第一节有什么特点?

(6)、诗的第一节的破折号起何作用?能否去掉?

(7)、诗的第二节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四、教师鼓励、引导学生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引导落在诗歌的象征意义和诗歌所抒发的思想感情上。教师以服务者身份参加,对学生鼓励的方式要富有变化性。

教师明确:

1、诗中的象征意义:土地是养育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的象征;河流与风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反抗精神的象征;黎明是充满生机与希望的解放区的象征。

2、诗的第一节以鸟生死眷念土地作比,表达诗人对祖国的挚爱,为第二节作渲染铺垫;第二节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对土地的眷念和为祖国献身的愿望。

五、学生自行总结本节课的收获与疑问(每小组选一人,班上交流。)

注意被传诵的名句:“为什么我的眼里长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六、请学生谈本诗的特点

教师明确:1、诗歌的意象及其内涵。

2、抒情方式的巧妙。(把“我”虚拟成一只鸟)。

3、富有弹性的语言。

七、布置作业。

学会比较阅读。做课后练习题四。

附:板书设计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