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念刘和珍君》必修一

2017-04-16

记念刘和珍君

鲁迅

一、内容

  1、介绍写作缘由。

  2、交代写作目的。

  3、回忆认识过程。

  4、抒写惊愕、义愤。

  5、叙述遇难经过。

  6、总结经验教训。

  7、热情讴歌赞颂。

二、刘和珍:渴求真理 善良和蔼 有事业心

三、感情线索:痛悼烈士 痛斥反动政府、文人(悲、愤、激励)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理解鲁迅先生对“三·一八”事件及烈士死难意义的评价;体会有关重点语句的含义,进一步全面把握文章的中心。


〖教学步骤〗

一、检查作业完成情况

二、讨论分析课文六、七部分

  第六部分内容较深,可主要由教师讲解,着重讲清“煤”的比喻和所引陶诗的含义,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鲁迅是如何从人类历史进程的高度全面评价“三·一八”事件的──徒手请愿不是一种有效的斗争形式,为请愿而流血是不值得的;但是,只要是为人类历史的前进而付出的代价,这血就不会白流。

  第七部分,可引导学生以小组议论的方式,通过讨论第二段的中心、各句间的关系以及关联词的作用,进而联系第三段,理解鲁迅先生如何通过回顾历史高度评价刘和珍等烈士死难对于将来的意义。讨论中应引导学生注意对“中国女子”、“压抑至数千年”等关键词语的理解。


三、讨论有关重点语句的含义

  通过以上的讨论、讲解,学生对课文的中心,作者的感情态度等,已有较全面的了解,下面,就可以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对课文中有关重点语句,各抒己见,互相启发,以求更深入地理解文章中心。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