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三首学案


六、名篇名句
1.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2.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3.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4.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句段剖析
一、疑难妙句
1.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剖析:再三吟咏,才会发现这“单纯”寓于颇微妙的婉曲表现之中。夏秋之交,正是荷花盛开的美好季节。在风和日丽中,荡一叶小舟,穿行在“莲叶何田田”“莲花过人头”的湖泽之上,开始一年一度的采莲活动,这可是江南农家女子的乐事!采莲之际,摘几枝红莹可爱的莲花,归去送给各自的心上人,难说就不是妻子、姑娘们真挚情谊的表露。何况在湖岸泽畔,还有着数不清的兰、蕙芳草,一并搁置袖中,插上发际,幽香袭人,岂不要教人心醉?这就是“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两句吟叹所展示的如画之境。倘若倾耳细听,想必你还能听到湖面上、“兰泽”间传来的阵阵戏谑、欢笑之声哩!
2.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剖析:采莲的欢乐美好情景,刹那间被充斥于诗行间的叹息之声改变了。镜头迅速摇近,你才发现,这叹息来自一位怅立船头的女子。与众姑娘的嬉笑打诨不同,她却注视着手中的芙蓉默然无语。此刻,“芙蓉”在她眼中幻出了一张亲切微笑的面容——这位女子苦苦思念的丈夫。“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长长的吁叹,点明了这女子全部忧思的由来;当姑娘们竞相采摘着荷花,声言要送给心上人时,女主人公思念的丈夫,却正远在天涯!她徒然采摘了美好的“芙蓉”,此刻又能遗送给谁?接着的两句空间突然转换,出现在画面上的,似乎已不是拈花沉思的女主人公,而是那身在“远道”的丈夫了。
3.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剖析:这里写的是借酒浇愁,表面上似写个人行为、个人感慨、个人心愿,其实是对整个人生的最深刻的感悟。流露出对于生命短促的浓浓感伤,对人生苦短的悲叹,这是诗意的发端,为下面诗意的展开作铺垫。
4.“青青子衿”“呦呦鹿鸣”。
    剖析:“青青子衿”是《诗经•郑风•子衿》中的诗句。原诗为:“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桃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后人多认为,这是一位女子思念情人的诗。衿,衣领。周代读书人穿青色衣领的服装,曹操用“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表达自己对贤才的渴盼。
     “呦呦鹿鸣”是《诗经•小雅•鹿鸣》中的诗句。原诗为:“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这是一首叙述贵族宴会宾客的诗。曹操信手拈来,表示自己对贤才的渴盼和热诚。
5.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剖析:这两句集中描写诗人做官时的心情,表达身在宦海而心系田园的心情。“羁鸟”“池鱼”两词,让我们感受到诗人在官场中的种种束缚下痛苦不堪、失去生机的形象。鸟在空中飞、鱼在水里游,这两种景象最易唤起人们对于自由的向往。此句从上文转接下来,语气顺畅,毫无阻隔。因为连用两个相似的比喻,又是对仗句式,便强化了厌倦旧生活、向往新生活的情绪。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