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三首学案
终老:度过晚年,直到去世。
子:对对方的尊称。
悠悠:长久的样子。
掇:拾取,采取。
契阔谈 :久别重逢,欢饮畅谈。 ,通“宴”。
吐哺:吐出口里含着的食物。
误落尘网:文中是比喻说法,指随俗当了官。
守拙:守住愚拙,这是谦虚的说法。
暧暧:昏暗、模糊。
依依:轻柔而缓慢地飘升。
青衿:是周代读书人的服装,文中指有学问的人。衿,古式的衣领。
沉吟:原指小声叨念和玩味,文中指对贤才的思念和倾慕。
去日苦多:苦于过去的日子太多了。有慨叹人生短暂之意。
月明星稀:月亮明亮,星星少。后比喻伟大的人物出现,才能小的人相形见绌。
山不厌高:比喻品德越高尚越好。
天下归心:天下的英才都心悦诚服地前来归顺。
2.通假字
契阔谈 (“ ”通“宴”)
3.一词多义
四、特殊句式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宾语前置句,“何以”,即“以何”)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状语后置句,按现代语序应为“深巷中狗吠,桑树颠鸡鸣”)
误落(于)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省略句,省略介词“于”)
开荒(于)南野际,守拙归园田(省略句,省略介词“于”)
五、文学常识
1.曹操(155—220),字孟德,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重要诗人。“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由于他爱好音乐,又深受乐府民歌的影响,因此创作了许多歌辞。他现存的二十几首诗全部都是乐府歌辞,这些乐府歌辞虽然用的旧调、旧题,却一扫两汉以歌功颂德为主旨的腐朽诗风,而代之以新鲜的现实内容。其中绝大部分或描述丧乱时代兵祸的惨状,或书写对苦难人民的深切同情,或表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与宏伟抱负。曹操又是继《诗经》以后重振四言诗的第一位作家,他的五言诗也颇具乐府民歌的色彩,文章写得更是简约严明、不拘旧格。鲁迅先生曾经把曹操誉为“改造文章的祖师”。
2.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晋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遗世独立的大诗人。二十九岁时,出任江州祭酒,不久就辞官归隐,此后又作过几任参军一类的小官,时间都很短。因家庭经济状况不佳,到39岁时,他曾亲自参加农业劳动。后来又出任彭泽令。郡里派督邮到县里来,县吏叫他束带迎接。他说:“吾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就离职回乡。这年,他41岁。以后就没有做官,死时63岁。他的作品现存的有诗120多首,散文六篇,辞赋三篇等。陶渊明的诗歌具有高超的技巧和独特的风格。其诗朴素、自然,看起来作者似乎全不费力,然而却包含了高度的匠心。3.《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的选集,最早见于南朝梁代萧统《文选》。东汉桓帝、灵帝时,宦官外戚勾结擅权,官僚集团垄断仕途,上层士流结党标榜。在这样的形势和风气下,中下层士子为了谋求前程,只得奔走交游。他们背井离乡,辞别父母,然而往往一事无成,落得满腹牢骚和乡愁。《古诗十九首》主要就是抒写游子矢志无成和思妇离别相思之情,突出地表现了当时中下层士子的不满不平以及玩世不恭、颓唐享乐的思想情绪,从这一侧面真实地反映了东汉后期政治混乱、败坏、没落的时代面貌。诗作表现了动荡黑暗的社会生活,抒发了对命运、人生的悲哀之情。深入浅出的精心构思,情景交融的描写技巧,如话家常的平常语句,丰富深刻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形成曲终情显、含蓄动人的艺术风格。刘勰的《文心雕龙》称之为“五言之冠冕”,钟嵘的《诗品》赞颂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