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我给学生设计了教学情境(如准备一些我用电视卡刻录的视频),让他们明白问题就在身边,很自然地发现和提出生活中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
1.明确发现问题的重要性。
2.初步掌握发现问题的一般途径和方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明确发现问题的重要性及主动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难点:能就生活中发现的问题提出问题。
三、教学准备
事先刻录的视频和课件
教学形式:将学生分成6个小组,每个小组讨论后代表发言。
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发现问题的重要性
1.什么是问题?
生活中为我们所不知而需要解答的话题,这就是问题。
2.问题的分类:
问题有科学问题、社会问题、技术问题等。
问:“世界上第一个发明了体温计的人是谁?”这是一个科学问题还是一个技术问题?
学生思考回答:科学问题。
科学问题主要是“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
“怎样测量出人的体温?”这个问题呢?——技术问题。技术问题主要是“怎么办”的问题。
而像“毒品问题、大学生失业问题等”就是社会问题。
这节课我们讨论的主要是技术问题。
3. 发现问题的重要性及问题的来源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说明了发现与提出问题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同样,发现与提出问题在技术活动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在技术活动中,为什么发现问题那么重要呢?
这是因为:设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寻找解决某个问题的途径的过程。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进行设计的前提,如果没有发现问题、不能提出问题,设计便无从谈起。另外,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过程是极具创造性的过程,要想从平常的、已经习惯的事件中发现不平常的因素,这是很不容易的事,它比在现成的问题下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更需要创造性思维。
问题是如何产生的呢?
第一种,人类生存活动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例如,为了解决如何清洁牙齿的问题,人们设计出了牙刷和牙膏。
第二,由别人给出问题,设计者必须针对问题寻求解决方案。例如,怎样测量出人的体温?这个问题是伽利略的朋友向伽利略提出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伽利略于1593年制作出了世界上第一支体温表。
第三种,基于一定的目的由设计者自己主动地发现问题,并试图解决它。
学生活动:阅读案例“电话的发明”并思考:“贝尔的设计针对的是什么问题?这个问题从何而来?”
(二)发现问题的途径与方法
1. 观察日常生活
2.收集和分析信息
3.技术研究与技术试验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第一种途径“观察日常生活”。
(师)日常生活是我们存在的背景和基础,它隐藏着很丰富的问题资源。如果我们用心观察,肯定会发现一个个的问题,然后,才引发了一个个设计和发明的诞生。现在请大家观看视频。大家要注意的是在视频中问题是怎样被发现,又是怎样被解决的。
教师播放事先收集的四段视频“折叠杯子”、“启蒙筷”、“滤毛贴”、“领带架”。
师问:在日常生活中,你有过发现问题的经历吗?
请各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马上行动”
曾经有人发现:
1.当人生病需要躺着用直吸管吸取杯中的饮料时,如果管子弯折了,就喝不到饮料;
2. 人们在喂婴儿食物的时候不知道冷热,会烫着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