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走进技术世界—— 一 技术的价值
一、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江苏出版社出版的《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这本教材由通用技术课标组推荐使用,由课标组长担任主编。
本节课是有关“技术及其性质”中“技术的价值”的学习,力求以通过一个个“案例分析”、“阅读材料”和“讨论”为主线,从一个个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出发展开教学,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地参与讨论和分析,去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和概念,在完成教与学的过程中,适时地了解有关的概念与思想,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
2、教学目标:
本节课授课类型是新课授课。针对高中学生的知识水平及年龄特征,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知道技术的基本概念和来源;
b、理解技术对人类生活、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2)、能力目标:
鼓励学生提出各种问题,能对有关技术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在探究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态度和情感:
培养主动探究技术,学习技术的乐趣。
(4)、重点和难点:
技术概念的来源和理解;技术对人类的生活、经济、社会和环境的价值和影响。
3、教学手段:
本节课使用通用技术专用教室进行教学。
因为本节课的内容以案例阅读分析和师生互动交流为主,如果单纯的口头语言讲授很难让学生理解和接受,而直观图片和教具、详实的技术资料的使用可以辅助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降低知识难度,加快节奏,增大课容量,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的。
4、教学方法:
新的课程改革改变了原来的讲授式、注入式等传统教学。教师角色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为充分体现老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师生互动探究式学习等教学方法。教师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二、教学过程(主要过程)
1、组织教学:
2、复习导入:
这节课我们开始学习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中的走进技术世界的第一课:技术的价值。(其他导入语略)
3、出示教学目标:
让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
知识目标:
a、知道技术是人类位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
b、理解技术对人类生活、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4、讲授新课:(讲授、阅读案例、提问和讨论相结合)
新课内容:
一 技术的价值
(1)技术与人
(2)技术与社会
(3)技术与自然
详细过程:
(1)、技术与人:
首先,技术是人类位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技术是因为人类的需要而产生的。(在这里,并不需要给技术下一个严格确切的定义,只是要让学生知道技术产生的原因。这里的大自然包括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
【阅读】(学生快速阅读)
“案例分析”-“从火到灯——人类走向文明的历程”
【讨论】(师生互动进行,教师提问,学生作答)
如果人类没有控制和利用火、没有发明灯,我们的世界将会是怎样的一幅景象?我们人类对光明的需求,是如何推动了照明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其次,技术的产生实现了对人的保护、解放和发展。(让学生举出具体的技术和案例来说明有哪些技术,它们是如何实现对人的保护、解放和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