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林黛玉进贾府
2021-12-29剖析:“心中料定”,表明黛玉心思的细密。落座之前,还要细心观察,害怕坐错了位置,盘算之后,方“向椅上坐了”。后经“再四”相携,“方挨王夫人坐了”。——连坐在什么地方都如此“留心”,看似繁冗的描写,其实是为了更好地表现出黛玉的步步小心、时时在意的心理状态。刻画人物细致入微。
5.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
剖析:邢夫人因“爱惜”而“赐饭”,本不应推辞。可“只是”“恐领了赐去不恭”,语意轻转,婉言谢绝,这既表明了黛玉对邢夫人的尊敬和感激,又表明了黛玉心里知晓贾府礼节上的“规矩”,言行不敢有丝毫造次,待人接物非常谨慎。既不失礼,又不会被人笑话,更显示了黛玉是很有教养的。
6.贾母正面榻上独坐,两边四张空椅,熙凤忙拉了黛玉在左边第一张椅上坐了,黛玉十分推让。
剖析:贾母正面独坐,“正面”且是“独”坐,显示了贾母特殊的身份和无人可比的特殊地位。四张空椅中的左边第一张乃为上座。黛玉虽是外姓,是客,但有舅母、嫂子在侧,怎肯就坐,因而“十分推让”。贾母解释后,方告了座。这里一方面写出了黛玉“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的谨慎态度,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她知书识礼、言行得体、聪明懂事的性格特点。
7.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剖析:黛玉一“惊”,一方面“惊”的是对宝玉的形象有似曾相识之感,另一方面又与从别人处听到而形成的印象不相吻合,有很大的反差。黛玉对别人给宝玉所下的评语产生了怀疑。但“惊”发于内,显得内敛,这恰是她“步步小心,时时在意”的表现。宝玉一“笑”,笑的是眼前的妹妹很眼熟,似曾相识。“笑”发于外,是因他娇纵惯了,故照直说出,口无遮拦。二者正好形成了对比,突出了二者不同处境下的不同性格。
初次相见,却心有灵犀,似曾相识,正与小说开篇“木石前盟”相照应,也为小说中宝黛爱情故事的进一步发展作了铺垫。
8.(宝玉)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
剖析:当初贾母问她读何书时,黛玉说“念了《四书》”,可当她听贾母说几个姊妹“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之后,这里便改说“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之所以改口是因为她从贾母的三言两语中,一下子便领悟到贾母是在遵从着“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传统观念,便立即改了口,可见黛玉的聪颖机敏,也可见她多虑多思、小心谨慎的特点。
9.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探春笑道:“只恐又是你的杜撰。”宝玉笑道:“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
剖析:儒家经典,本是封建士子求官进禄的敲门砖,众多的读书人头悬梁、锥刺股地苦读,以求宦达,而宝玉认为,除《四书》外,杜撰太多。表明他对儒家经典是极为不恭的,从中也足见他对仕途的厌弃。“偏只我是杜撰不成”,则表现了贾宝玉的放纵、叛逆和乖戾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