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主义》

2021-12-20
师:从上学到现在,大家学过的鲁迅的作品应该有十几篇了,我做个调查,大家喜欢读鲁迅的文章吗?
   生1:不喜欢,读不懂,也没意思。
   生2:基本上老师讲,我们记,谈不上喜欢不喜欢。
   生3:跟读经书似的,太僵化了,每句话都有深刻含义,没劲。
   师:说实话,我上学的时候也不太喜欢鲁迅的文章,但后来却越来越喜欢读鲁迅,而且还写起了杂文。原因很简单,就是我学会了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脑子去思考,这样的读书才是快乐的。今天我们就用这样的态度读鲁迅的《拿来主义》,好吗?
   请大家先认真地默读一遍。(生读5分钟)
   师:哪个同学谈谈自己对这篇文章的理解?你来。
   生1:反对送去主义,提倡拿来主义。
   师:概括得挺简洁的。能具体说说吗?
   生1:前半部分是批判送去主义,说送去主义后果很严重(生笑);后半部分阐述拿来主义。
   师:后半部分阐述拿来主义了吗?我怎么看不出来呢?
   生1:从譬如吧往后举例子说明怎样拿来。
   师:你说的很不错。其他同学有什么意见吗?
   生4:老师,穷青年得了大宅子,是举例还是比喻?
   师:你怎么看?
   生4:我觉得应该是比喻。
   师:说说理由。
   生4:一般举例子应该是实实在在很典型的事,可是这个譬如好像是虚构的一件事,根本就不存在,怎么能做例子呢?
   师:有道理。你怎么就想到这是比喻呢?
   生4:凭感觉。
   师:哪个同学能解答这个问题?
   生5:这篇文章是谈如何对待文化遗产的,大宅子与文化遗产两者之间有相似点,所以构成了比喻。
   师:你从哪里读出来鲁迅在谈对待文化遗产问题呢?
   生5:我这本辅导书上就这样说的。
   师:你这也是“拿来”的,只不过有点机械照搬。我觉得,读书最好先不要看什么辅导书,还是要从文章中去找答案。有一个问题要先解决,就是鲁迅所谈的“拿来主义”是针对什么而谈的。请大家再仔细读课文。
   (生读书)
   生6:好像不是谈对待文化遗产问题的吧。
   师:依据?
   生6:前半部分批判一味地送去,像送古董,送古画,送梅兰芳,鲁迅对这些“送”,很反感,语言很有讽刺性。而且这些“送”都是送给外国,是讨好外国人,他认为送去是遗害子孙的做法,所以要拿来,按常理,应该是从外国“拿”。
   师:从外国“拿”什么呢?
   生6:说不好,也应该是“学艺”上的吧。
   师:大家看书,看能不能从课文里找到答案。……好,你来。
   生7:最后一句:“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卒章显志,鲁迅是从建设新文艺的角度,谈要借鉴外国先进的文艺思想、文化成果。
   师:也就是只有借鉴外国先进的文化,才能更好地建设我们的新文艺。说的太好了。大家鼓励一下。(生鼓掌)
   生8:前半部分批判送去主义,所举例子也都是学术文艺即文化方面的。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