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的完善》自主学案

2021-01-13

产生局部性紊乱的原因往往是头绪太多,结果纷杂交错。表述紊乱的主要特征,一是句与句之间缺乏明晰的逻辑顺序,如下面一段文章的原稿和修改稿。
笑,也是一种运动,不断地变化发展。笑的声音有大有小;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粗有细;有速有慢;有真有假;有聪明的,有笨拙的;有柔和的,有粗暴的;有爽朗的,有娇嫩的;有现实的,有浪漫的;有冷笑,有热情的笑,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是笑的辩证法。
[点评]笑的声音、聪明、浪漫等都不是什么笑的运动。笑的真假、现实也不是什么变化和发展的理由。显然,这篇文章的逻辑是混乱的。不过当我们把段落稍作变化后,情况就不一样了。请看:
笑,也是一种运动,不断地变化发展。
笑的声音有大有小;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粗有细;有速有慢;有真有假;有聪明的,有笨拙的;有柔和的,有粗暴的;有爽朗的,有娇嫩的;有现实的,有浪漫的;有冷笑,有热情的笑,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是笑的辩证法。
(高士其《笑》)
稍作改变以后,引文中包含了三个意思:(1)笑是一种运动;(2)笑的形式(3)作者对笑的变化及其形式的评论。这样,读者可以得到一个比较清晰的观念:笑的不断变化发展和笑声的各种不同都是笑的辩证法。把段落稍作变化后,就可以解决原来思维混乱的矛盾。
二是有些内容前后重叠;这两种情况有时候可以并存,而且相互影响。针对前一种情况,我们采取的办法除了调整句序以外,还常常要适当分解,使纠缠不清的头绪条理化;针对后一种情况,我们常常采取的办法是同类归纳,把重复出现的相关内容加以合并。因此,调整后可以是一段分成几段,也可以是几段合成一段。如一位同学写作《驳学理科何用语文》一文,一连举了六七位我国现代科学家的例子做论据,来论证学理科需要语文。其实这就是重复的,只要保留一二位最有代表性的,其余都可删去。
总之,作品是在从整体到局部的不断修改中完善的。一部《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巴尔扎克写作,少则改五六次,多则改十五六次;海明威把《永别了,武器》最后一页修改了三十几遍,然后才满意。中学生作文当然不需要也没有条件如此打磨,但也要重视修改,因为在修改中,我们不但可以加深对事物的认识,磨练我们的思维能力,而且可以积累我们在一次性写作中所无法获得的宝贵经验。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