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的完善》自主学案

2021-01-13
学习目标
1、通过分析例文,了解造成中心模糊的原因。
    2、通过分析例文,了解造成材料的适当与不足的原因
3、通过分析例文,了解造成局部思路紊乱与重复的原因。
学习重点
了解局部性失误的几种情况
学习过程
导读
一、话题探究 
俗话说:“会做文,还不如善改文.”,古人又说:“世人著述,不能无病”(魏•曹植《与杨祖德书》),“改之又改,方成无瑕之玉”(宋代张炎《词源》),修改文章,是提高写作的重要手段。上一节课,我们通过对文章整体的调整对文章进行进一步完善,这节课我们学习如何对文章进行局部的完善。下面大家阅读话题探究《北京火车站》,找出错误并进行修改
思路点拨:这是一个说明语段,介绍的是一个建筑物,用的是定点写景的方法(在固定的地点进行观察、描绘景物的方法),需要遵循空间顺序。大家先画出关键词,所谓关键词就是车站大楼各部位的名称,还要注意代词、关联词语,这些都对句子的衔接起一定的作用,是合理安排语序的指路牌。找到的关键词分别是:北京火车站、车站大楼、中部和两翼、屋顶、中间顶端、屋顶两旁、钟楼的屋顶、东西两翼的塔楼、每座钟楼上、针和字标、长短针、钟面。现在我们按照空间顺序来重新排序,①讲北京火车站的地理位置应是第一句。②讲正面包括几个部分,属于整体介绍,放在第二句。④介绍中间有钟楼,应承接着第二句来说。④⑤⑦⑧⑨⑩这几句都是在讲钟楼,应放在一起说。再按照由整体到局部,由大到小,由外而内的顺序进行调整。⑥讲两侧,应放在描述钟楼的句子后面。③是对这座建筑物的评价,放在最后。正确的排序是:                    。 
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空间描写顺序的规律,即先总后分(先整体后局部),先大后小,先中间后四周,由远及近,由外而内,也可立足于一点,按东南西北的方位逐一介绍。
描写景物的方法除了上面提到的空间顺序外,还有时间顺序和移步换景。移步换景就是不固定立足点和观察点,一边走一边看,把看到的不同景物依次描写下来。游记一般都采用这种写法。即随着游览、参观者的立足点不断转移,相应描述不同地点所见的景物。作者如同导游,领着读者一个点、一个点地游览、参观。为了使状物绘景更生动、更具体、更形象,还可以采用多种表现手段来丰富描写。
导学、导思
二、阅读例文《可贵的纯情与朴实》、《名与实》、《让生活充满成功的希望》,了解造成局部性失误的原因。。
完篇之后的修改,除了在内容和文字方面进一步完善外,特别要注意局部性失误,局部性失误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中心模糊或偏离
一篇文章要有一个明确的中心,文章中的每一个段落,甚至于每一句话,都必须受中心的管束和统率,都必须为表现和深化中心服务。这个中心可以写出来,也可以藏在心里,但不管怎样,中心必须明确。如果中心模糊,思路就会混乱。如例文《可贵的纯情与朴实》的中心是通过对《父亲》这幅油画的描写表现农民的纯情与朴实,而第二段画线部分却针对“有的人”的观点大发议论,这些议论不能突出农民的纯情与朴实,偏离了中心,所以教材中说这一部分“发出了不和谐的声音”,应该删去,才能保持全文、全段的统一。

1/3